生活

【CA考察筆記】到九華徑去

風火山林
發布於 2023年10月27日14:39

「四十年代要去九華徑,在尖沙咀搭6號巴士到荔枝角終點站美孚油庫,沿海灣邊的海堤,直進山窩裏的小村子便是了。」(1) 藝術家黃永玉在近五十年後,回憶在荔枝角九華徑的生活時,仍然記得這麼清楚。他曾任《大公報》的美術編輯,當年每天下午坐巴士到尖沙咀,乘天星小輪渡海上班(當時《大公報》報館在中環)。時間再向前滾動20多年,時至今日香港變得不再一樣,但仍可以坐6號巴士到九華徑舊村,而當年黃永玉和南來文化人(從內地來到香港的作家或文化人)的居所,除了在年中遭拆卸的22號外,絶大部份建築仍然存在,彷彿在等待已不可能再回來的過客。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據1951年出版的《新界指南》,當年的6號巴士由尖沙咀到荔枝角,途經疏利士巴利道(現稱梳士巴利道)、彌敦道、大埔道和青山道,戰前以九龍城為終站。以前和現時的路線相近,但車資和班次差遠了,當年只要兩毫,5分鐘一班車;現在為5.6元,8至20分鐘一班車。

我在9月25日,在尖沙咀總站走上一輛6號巴士,坐上層的最前。車在早上9時35分開動,我望着窗前的景色,想像一下和黃永玉當年所見的有何不同:當時天星碼頭尚未改建;香港文化中心是火車總站;1881仍是水警總部,半島酒店仍未加建。黃永玉身處的九龍,是由單層巴士轉為雙層巴士的時代。九巴早在1939年便向政府提出引入雙層巴士,但幾經波折,到1949年4月17日才有第一批雙層巴士,投入1號巴士線,來往尖沙咀到九龍城。黃永玉乘坐的6號線,要到1950年中才改用雙層,而他1953年才離港移居北京,估計他也曾乘過雙層巴士。我乘坐的巴士,拐過半島酒店到彌敦道,穿過兩旁的榕樹。在五十年代,這些榕樹已是大樹,為了保護榕樹,當年在樹間劃上白線,雙層巴士要在線外行駛,而站頭設在樹木之間。

我到達荔枝角總站時,是10時18分。沿着荔景山道走到九華徑舊村村口只需5分鐘。不過這次我沒有從舊村進入,改由新村去,好處是路較闊,又不用上樓梯。從新村牌匾入村,左邊有已荒廢的路德會復活堂,順着入村的路一直走,看到燈柱AC 0587後轉入右面的小路,不多久便可以看到舊村29號B屋,即內戰時期的「文青村」。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九華徑22-29號B,是內戰時期的文青藝術村。

29號B屋是以前畫家朱鳴岡的住處,現時外牆雖然鋪了瓷磚,但保留了金字頂,結構似沒有多大改動。再往前走到26號A屋,是馮玉祥舊部余心清曾暫居的饒公祠。面積較大的25號,是作家兼報人嚴慶澍一家的居所。嚴慶澍沒有隨其地南來文化人在解放後回國,而是留在香港,成為《新晚報》副刊的負責人。《新晚報》是最先連載金庸和梁羽生武俠小說的刊物。外表完全不起眼的24號,先後住了端木蕻良、方成、單復、蒂克和雷石榆等文化人。在旁的24號A屋原先只是用來放飼草,到了三十年代,非常有名的大畫家陸志庠住在樓上。黃永玉對陸志庠非常佩服,陸志庠在1992年過身,黃永玉寫了一篇長文《不用眼淚哭》,述說兩人之間的故事。黃永玉在今年再版的《沿着塞納河到翡冷翠》的後記上再次提起陸志庠,說「他是個毋庸置疑的真正大天才」。

再往前走就會到達23號,即黃永玉在九華徑的另一故居,他在此居住的時間比今年年中拆毁的22號更長。而作家巴人、巴波及樓適夷曾經的居所,現在已是平地一幅,只餘旁邊的水井,見證他們曾在此生活。前面還有數間排屋,穿過任何一條窄行也是出路。這些排屋的某些屋號為三級歷史建築,實地看一下便會發現只保留其中已評級部份,作單幢保育是近乎不可能的。走過這些屋便是村的主要道路,向上走可看到文化人楊晦曾住過的10號,往下走有數間和10號風格類似的西方建築大屋和養正家塾(雖名為家塾,但這書塾實為第一間於1922年教授英語的政府津貼村校)。經過兩旁較殘舊的房屋,到村口的左邊,可看見詩人臧克家住過的「小橋流水人家」,還有原用作放牛草的兩層小屋。出村後,可沿路走到荔枝角巴士總站或附近的美孚站離開。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九華徑22號已於今年年中拆毁。
文化人楊晦曾住過的10號屋。
穿過排屋間的窄行,可以了解「單幢」保育根本不可能。

黃永玉在《不用眼淚哭》中說:「我們曾經有一個陸志庠!」現在我們尚有這些國寶級文化界前輩在香港的故居。百年後我們的後代,可會問一句,為甚麼現在消失了呢?還是可以說一句:走,我們到九華徑去!

後記:九華徑正面臨地產發展壓力,該地段持有人之一遠東酒店,去年向城規會提出改劃申請,擬於當地興建近6,000伙住宅,今年7月獲批。但值得留意的是,申請人似乎尚未整合23至29號的土地業權,或意味政府可能有更多保育空間。長春社建議,應完整保留22號至29號B屋一整排房屋和10號,並希望政府積極考慮收地或換地,因九華徑的歷史價值不限於香港,對中國文壇而言,也是非常重要。除了可以說好香港故事外,更可以說好國家故事。

九華徑正面臨地產發展壓力,該地段持有人之一遠東酒店,去年向城規會提出改劃申請,擬於當地興建近6,000伙住宅,今年7月獲批。

(1) 出自黃永玉撰寫的文章〈往事模糊蘆花岸——香港九華徑的一些回憶〉。

作者:長春社公共事務高級經理李少文

2023年10月23日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 生活 相關文章

【逃學計劃】3歲女童太想念父親 開學日決心逃學 網民憂幼稚園保安系統唔完善
MamiDaily
網上熱話|權發小廚兩餸飯殺入銅鑼灣 $18,000請「𢳂餸員」 另一職位$26,000起
am730
【LINE你睇】研究證實龍蝦可感受痛楚 活煮烹調甲殼類極殘忍
LINE TODAY
【LINE你睇】日本攝影師的貓毛處理術 貓之日學製貓毛氈帽
LINE TODAY
南丫島半日遊 享受美景發掘小店
Linggholic_
2025香港賞櫻好去處 交通方法+開花品種+開花情況一覽
新城八大家
【LINE你睇】為了一碗米粉冒認死親友 貴州殯儀館竟大排長龍
LINE TODAY
香港富麗敦海洋公園酒店 全新推出勁得意熊貓美點與特調 熊貓便當 / 熊貓小食拼盤 / 特調PANDA COLADA
am730
網上熱話|深水埗茶記推$20特價飯盒 6款口味可揀 網民:好過兩餸飯
am730
廚房「海綿菜瓜布」細菌量勘比糞便 專家建議:改用刷子
中天新聞網
【大阪手信推薦2025】10+ 必買零食與精品 | Pocky界LV / 章魚燒餅乾 / 大阪關西世博紀念品
ELLE HK
愛情並非童話 每一段感情都是成長和學習的機會 受傷後會更謹慎選擇適合的人
TopBeauty
【驅魔黑修女】3月6日香港上映!宋慧喬驚悚新作挑戰修女驅魔 值得期待的7大看點
Esquire HK
新娘穿旗袍配什麼髮型?7款旗袍髮型搭配 短髮、中長髮、長髮結婚造型
TopBeauty
這款袋鼠有夠萌! 躺人手掌裡呼呼大睡、還懂擺拍
Styletc TW
日本強推著XXX+厚短襪保暖 連北海道人都同意
am730
亞洲素食展2025 現場片段
癒報 Healpy Post
【生命教育】離別必然但不悲傷 正面教孩子擁抱失去 父母孩子齊上一堂生命教育
MamiDaily
全場球迷為他歡呼!「美國最暖法官」現身球場感動致謝:謝謝大家為我祈禱
趣你的News
【孩子高燒】孩子發燒39°C 家長請假 因老師一回覆 令家長立刻改口説孩子無事堅持上課
MamiDaily
【全新推出】Kinder18種表情牛奶和可可酥餅
Supermami
她因媽媽死纏爛打去相親,竟氣到嘴都歪!「就算我一輩子都不結婚,我也不願意跟你這種人將就」
幸福熟齡(台灣)
湖北隱藏版美景曝光「小狗山」爆紅!
阿尼尛 Anima
導賞釋迦牟尼佛寶 發掘傳奇故事
明報
台灣旅遊|三貂嶺一日遊行程推薦 廢墟隱世咖啡店/蝙蝠隧道探險/澡堂圖書館
am730
慢慢活,是為了慢慢死去!篩選出真正喜愛的事物,剔除讓人內耗的負擔,你就是黑暗中那道光
幸福熟齡(台灣)
香港旅遊博覽會2025開幕 免費派SIM卡/1折入手旅遊裝備/贏沙特阿拉伯雙人來回機票
am730
43歲健康拉警報「命與錢哪個重要?」前台積電高管選擇「放下」享受自由:終於能每周陪媽聊天
幸福熟齡(台灣)
狗狗和水豚玩你追我跑影片爆紅 飼主看影片才發現:這我的狗
阿尼尛 Anima
媽媽鼓起勇氣問:「手機怎拍照、查東西?」長輩想學卻不敢問…我陪你慢慢學,就像小時候你教我一樣
幸福熟齡(台灣)
二哈脫序暴衝! 邊牧幫追回「只求加雞腿」?
Styletc TW
回南天|室內潮濕發霉處理方法 熱水加鹽拖地可降濕?
am730
第一次總叫人刻骨銘心|周靈山
she.com
其他打卡位:文青feel暖色系洗手間
明報
元朗葡萄園2,000呎別墅,實現一家三口的奢華生活
Home Journal 美好家居
名古屋Paul Klee畫展 孤獨與團結中找「不一樣」
明報
天文台開放日2025|尖沙咀總部3月一連2日免費開放 附門票登記申請教學
am730
新鮮斑蘭萃取精華 炮製糕點綠色狂熱
明報
濃香滑嫩~甜蔥炒嫩蛋
iCook 愛料理
深水埗設計地圖 大家齊戳齊貼
明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