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腸中風症狀 | 李帝勳腸缺血緊急開刀!持續肚痛服藥不減痛 外科醫生:腸缺血死亡率高達9成 原因與血管病最相關

生活易ESDlife
發布於 2023年11月24日02:48

李帝勳上月因腸中風而缺席釜山影展。(圖片來源:李帝勳IG)
十月份的釜山影展前夕,傳出39歲韓國男星李帝勳因腸缺血需緊急入院施手術的消息,報導指他因肚子嚴重疼痛而前往醫院就醫,結果被診斷為俗稱「腸中風」的「急性腸繫膜缺血 (Acute Mesenteric Ischemia)」,幸而手術後只住院一週,現已全面復工。好像李帝勳這樣的病例,外科專科老兆雄醫生坦言每天都在醫院發生,腸中風的死亡率可高達九成,不及時送院或會在數小時內喪命,為外科腹部急症之一。「腸道每天由動脈及靜脈輸送血液以支持運作,一旦供血的血管栓塞了阻礙供血至大腸及小腸,會直接導致腸道組織壞死、腹膜炎,嚴重更會誘發敗血症,病菌入血而最終搶救無效。血管栓塞『向上』可造成腦中風,『向下』則導致腸中風,兩者病理相似,皆為致命疾病。」要知道腸中風的病因,便需先了解誘發缺血的病症及徵兆,非高危一族亦存在急性腸中風的風險,早期介入治療有助提升存活率。

肚臍位置持續疼痛 服止痛藥無效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很多人認為肚痛乃家常便飯,即使是劇痛,亦會以為是由盲腸炎、腸胃炎引起,大眾對腸中風的認知度明顯不足,但其實兩種疼痛是有很大分別。老醫生形容盲腸炎病發時,肚子很「實」,而腸中風患者的肚子卻沒有很「實」,疼痛的範圍集中在肚臍附近大範圍的位置,持續疼痛連服止痛藥、打止痛針都無助減痛之時,醫生便有理由懷疑患者是腸中風病發。「早期病發肚痛會伴以心跳加速、發燒、脫水等症狀;晚期會出現腹膜炎、血壓低,心跳得很快,必須立即處理。」腸中風病發時,肚臍附近位置會感到劇痛。

血管病患者屬高危 急性腸中風可奪命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腸中風重中之重的病因是因為供血給大小腸的管道 ── 動脈或靜脈血管栓塞,而導致阻塞正是由血管疾病引起,如:冠心病、心律不整、紅斑狼瘡症、血管炎、血友病及其他凝血功能障礙等。「急性腸繫膜缺血分為四大類,動脈栓塞佔了約一半的個案,部分病人曾有心律不整或其他栓塞病史,腹痛得很突然且急速變化,有時會伴隨血便。第二種是動脈血栓,死亡率高達70-100%,幾乎都發生在慢性嚴重動脈粥樣硬化、有三高病史的患者身上。至於靜脈血栓則較常發生在凝血疾病、腹內癌症/感染或胰臟癌的病人,死亡率約為30-40%。最後一種是非阻塞性腸繫膜缺血,因低血容、低血壓等影響,造成器官血流下降,常發生在接受過心臟血管手術或腹部手術的人,死亡率接近100%。」醫生指示負責供血給大腸及小腸的動脈(如圖所示紅色血管)及靜脈(如圖所示藍色血管)位置。

老醫生進一步解釋:「心血管粥樣硬化會促使血塊形成,血塊繼而阻塞通往腸胃的主要血液通道,若血塊面積小,醫生還可透過去除血塊打通血管搶救病人;萬一血塊大到無法即時處理,而病人年紀大,血管質量很差,小腸組織大面積壞死,醫生即使想施救亦愛莫能助。」老醫生續指,一般情況下腸中風病人需要進行兩次手術,第一階段切除壞死的腸組織,打通受阻血管,需要觀察約二十四小時,倘若腸道自我修復情況理想,才有條件進行第二階段手術,駁回切除了的腸道,整個過程必須留院深切治療部,心臟供血量、血壓、炎症都要嚴密監察,患者才有機會復原。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腸中風患者康復過程漫長 一輩子住院

老醫生曾跟進一個病例,患者只有三十多歲卻患上嚴重的紅斑狼瘡症,因血管發炎而引致腸中風,「切除了很大條小腸,大腸也切了,只剩一至兩米的小腸,日後要靠造口生活。」老醫生回想,這位病人因服用類固醇經常感覺肚餓,而她本身也「為食」,每天要輸四、五公升的營養奶,又輸出幾公升的腸液,這種情況令她根本無法出院,為生活造成極大困擾。在醫院住了一段很長日子,最終也因為感染併發症而去世了。「紅斑狼瘡症無法根治,若不好好控制病情,可引致腸發炎、血管炎、腎炎等病症,後果可以很嚴重。」老醫生表示。

運動人士大量缺水 需關注腸中風風險

老醫生不諱言,三高人士屬腸中風高危一族,但不代表普羅大眾就不會跟腸中風扯上關係。「腸缺血其中一個病發原因是身體缺水,以馬拉松比賽為例,運動時血液會流向四肢,跑手短時間排出大量汗液,若水份補充不足,有機會引發腸中風。所以我們經常聽見馬拉松比賽中有跑手昏倒的報導。除了腸缺血,亦有機會出現腎衰竭。」老醫生提醒,做運動要量力而為,一旦感到不適便要停下來,運動後更要有充份休息,不要以為腸中風只會出現在年長人士身上,年輕如上列病例亦可能是不幸的病患者。劇烈運動時排汗特多必須迅速補水。

預防腸中風 勿輕視慢性病

提到腸中風的預防方法,老醫生直言離不開控制好已知疾病、控制三高、戒煙、適量運動、多喝水,看似陳腔濫調的「呼籲說話」,卻或可「救你一命」。此外,定期做身體檢查亦能讓我們發現早期病患,愈早介入治療,健康風險便愈低。「把所有健康指數一併檢視,如:膽固醇、血糖、血壓、血液、已知疾病、有否吸煙等,便有方法評估一個人的血管年齡。一個40歲的病人,血管年齡可以是70歲。」不要輕視慢性病可能帶來的後果,畢竟很多健康問題也是環環相扣,每個人都希望可以更好地掌控自己的健康,不是嗎?外科專科老兆雄醫生呼籲市民勿輕視慢性疾病。
Text: Florence

延伸閱讀: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 生活 相關文章

《魷魚遊戲2》|《魷魚遊戲》第2季一連7集今上架 一文睇《魷魚2》分集簡介
明報
2025年預言|南海上半年或有地震海嘯/歐洲捲入「殘酷戰爭」傷亡慘重
am730
【湊仔妙法】小朋友經常扭計買玩具好頭痛?只需1張相即讓孩子笑住放低玩具
MamiDaily
不結婚也很好!「孝順的兒子容易委屈老婆」…人妻心聲掀網友認同:老公的愚孝,讓媳婦墜入痛苦深淵
幸福熟齡(台灣)
杏鮑菇的家庭劇場:讓人下不了手的感人畫面
阿尼尛 Anima
【LINE你睇】為尋找白化企鵝 卻遇見黑化企鵝
LINE TODAY
【LINE你睇】 炸樓也要儀式感 煙火無人機同步表演
LINE TODAY
來客獻計——試為香港電影史策展
明報
英國專家模擬睡眠不足的影響 你可能會變成「哥布林」
阿尼尛 Anima
【LINE你睇】追蹤聖誕老人大行動 北美防空司令第69年特別任務
LINE TODAY
下午茶之選|港威酒店Three on Canton「金華茶藝下午茶」
明報
奢華禮儀兵器 看文化融合千姿百態
明報
穿梭跑馬地不同時空面貌
明報
【巴黎】賈克.普維:影像的夢想家
明報
日美攝影師變裝上鏡 重思性別觀身分構建
明報
觀察介入齊詰問 不止製刊辦展覽 「社會設計」以設計建社會關係
明報
文壇後進伙樂人 回應經典詩人 跨界創作增互知 播「詩性歌詞」種子
明報
士多啤梨忌廉夾餡海綿蛋糕
Cook1Cook 煮一煮
【親子】睡前講故事定傾偈好?研究:小朋友語言能力差異大
MamiDaily
法國文化外交大使Eva Nguyen Binh:文化模式難複製 香港需發揮自身獨特處
明報
談苦,亦談平靜 離散創作相聚廈門
明報
【香港】「造物記」的科技藝術Game Changer
明報
【阿布扎比】應對末日
明報
內向狗狗Maisy 去日托中心學習社交
阿尼尛 Anima
【東京】生而為人
明報
運動服杯套萌翻!樂事 x《魷魚遊戲2》超狂聯名登場,吃洋芋片玩生存戰再抽百萬大獎
愛料理生活誌
實測有效!小紅書三大法令紋按摩手法,輕鬆淡化皺紋,還原年輕美貌!
女生集合Tagsis
中法「兩宮」珍藏一展聚首 見三代君王開四百年交流
明報
在地材料+工藝 隈研吾建築幸福之道
明報
韓國星巴克與《哈利波特》聯名!馬克杯加蓋「分類帽」超Q!倒熱飲就幫你「分類」!
韓星網
【以孩子為本】貼紙貼不對 媽媽總是幫手撕掉重貼? 專家遵循一法則 培養孩子自我控制
MamiDaily
水墨家李津個展 異想天開「食」「色」宴會
明報
抹茶迷你菠蘿包
Cook1Cook 煮一煮
前中央裁判司署「開庭」 畫作演繹百年奇案
明報
Friday Planner:放下手機
明報
海洋公園推出熊貓主題聖誕慶典 設沉浸式光影互動+熊貓打卡位
Yellow Bus黃巴士
台北貴婦藝術商場 NOKE忠泰樂生活 4大看點!
am730
給你床睡還在那邊挑三揀四! 二哈對主人的禮物表達不滿
Styletc TW
邊牧看主人鬥劍!強行為自己升級裝備 瘋狂的事將發生了
Styletc TW
在口吃和口啞之間 ——香港電影,以《寄了一整個春天》和《看我今天怎麼說》再出發
虛詞.無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