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港媽,又是老師,也遇過很多老師。我教子女的其中一課,是做人不能忘本。好老師,要一生感謝。恩師,可遇不可求。
三名子女快將開學。甫開學,又會遇上九月十日的教師節。我除了感謝子女的老師,提醒三隻小可愛寫卡、寫字條答謝老師外,我更會想起影響我一生的老師們,內心感謝他們,包括恩師盧偉力博士。
盧偉力老師,我稱他「Dr. Lo」,是我唸大學本科時的老師,教我符號學 (Semiotics)。我唸傳理時, Dr. Lo當時由紐約攻讀戲劇博士畢業回港不久,年青有熱誠,上課不停解釋signified及signifier 外,十分關心學生。
我最初不太明白他的課,於是間中「走堂」。他在其中一堂,盛讚我的功課有進步,請我站立並接受掌聲鼓勵。由於我缺課,場面非常尶尬。當時沒有手提電話或電郵,下課後老同學們紛紛在校園搜捕我,告知我闖下的小禍。
九十年代,學生很純;上課聽不明白,絕對不會投訴老師,只會認為是自己不好。翹課被發現,我們又會如做了壞事一樣,之後惟有補救「每堂必到,逢到必早」。
Dr. Lo在課堂上,除了教書,分享了很多他在紐約生活的故事,好像他做義工探訪露宿者,露宿者身上傳來惡臭,他忍着不敢表現出任何想吐或難聞的樣子,以免他們覺得尊嚴被踐踏。他的故事深深吸引着我,也啓發我多年後短住紐約。
Dr. Lo過去幾十年,曾教授過無數的傳理系畢業生,桃李滿門,光是我同屆的就有來自電影系、著名編劇或導演莊文強、胡耀輝、何緯豐等同學。他跟我不少電影系的畢業生,多年以來一直保持來往,一有機會就會提攜他們。
我亦記得Dr. Lo一直深深尊敬着他的恩師——已故林年同博士,努力促成不同的活動或基金,表揚林博士對藝術及學術界的貢獻,那正正是一種尊師重道的身教。
Dr. Lo除了教學、研究等,在戲劇、廣播界等均享負盛名,活躍地擔任不同崗位,亦不時有幕前的演出,所以本地的文化藝術界對「Dr. Lo」不會陌生。現在,他除了是香港浸會大學創意藝術學院的榮譽駐院作家外,今年四月,「Dr. Lo」接任新域劇團藝術總監,為迎接新域劇團成立三十周年紀念,九月份在高山劇場,推出舞台劇《豐子愷》,親自為劇作擔任編劇及導演,並成功邀請他的老朋友張達明飾演豐子愷一角,不容錯過。
聽聞豐子愷,這位散文家、畫家、文學家、美術家與音樂教育家,一生中遇過至少兩位良師,才成就了後來的他,可見教育工作者對培育人才的重要性。
在不少港爸、港媽心中,較注重理科或經濟等較賺錢或較容易到世界其他地方工作的科目,而忽略文科。「Dr. Lo」卻一直認為藝術及戲劇這類人文科學,可以啓發受眾思考人生,我非常同意,也十分期待恩師的最新力作。
《豐子愷》劇照(張達明飾演豐子愷)
由新域劇團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