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

翻轉校園建築美學 交大浩然圖書期刊空間 │ UPGA瓦建設計

瘋設計
更新於 2018年05月29日04:02 • 發布於 2018年05月29日02:40

大學圖書館向來是師生獲取知識與閱讀學習的場所,但台灣早期的校園建築較著重使用機能,空間美感略為不足。隨著數位時代來臨,人們對傳統書面紙本的需求降低,習慣透過網路蒐集資訊,大學圖書館的角色定位也備受檢驗,開始重新整建,試圖規劃新的空間機能,並提升閱讀環境的視覺美感。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國立交通大學浩然圖書期刊空間。圖/ UPGA 瓦建設計提供。

浩然圖書期刊空間重新設計後,作為閱讀美學與翻轉教育的起點。圖/ UPGA 瓦建設計提供。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為了創造新時代的閱讀場所、推動校園建築美學,國立交通大學委託UPGA 瓦建國際設計許偉揚總監重新設計浩然圖書館三樓的期刊閱讀空間,期盼能融合當代科技藝術與互動學習概念,激發師生的創意交流,作為閱讀美學與翻轉教育的起點。

在許偉揚總監的巧思下,三樓期刊閱讀空間建置橢圓廣場,透過弧形意象與書架構成的矩陣動線,勾勒空間的軸線關係。同時,也回應浩然圖書館既有的空間結構,試圖整合大廳入口與期刊區的尺度,連結新舊共存的公共閱讀場域。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橢圓廣場的弧形意象。圖/ UPGA 瓦建設計提供。

書架構成的矩陣動線。圖/ UPGA 瓦建設計提供。

橢圓廣場的中央處還設有一座光影柱體,外觀運用電子紙作為顯示看板,展示圖書館過去的歷史與交大出身的學術人才。同樣位於三樓的語言教學與研究中心附設自習中心,則以金屬與木質素材排列組合,呈現空間細膩多元的質感。

橢圓廣場中央的光影柱體,用電子紙作為顯示看板。圖/ UPGA 瓦建設計提供。

語言教學與研究中心附設自習中心,以金屬與木質素材設計。圖/ UPGA 瓦建設計提供。

「我嘗試翻轉大學圖書館傳統的設計模式,注重建築尺度與空間規劃,創造類似誠品書店或蔦屋書店,讓師生流連忘返、互動交流的場所。」許偉揚總監表示,大家過去都是坐在桌子前讀書,但閱讀型態隨著時代逐漸改變,他希望能創造全新的場域,強調實體互動,並定義不同的閱讀模式。

浩然圖書期刊空間改造後,成為師生流連忘返、互動交流的場所。圖/ UPGA 瓦建設計提供。

他也提到,期刊閱讀空間目前提供三種閱讀模式,包含小組共同討論與激發創意的區域,隨興閱讀與休閒放鬆的沙發區,以及能獨自專心閱讀、私密型的吧檯區。而桌椅多數採用活動式家具,可以按照人們需求,任意拼組使用。

休閒放鬆的沙發區。圖/ UPGA 瓦建設計提供。

獨自專心閱讀、私密型的吧檯區。圖/ UPGA 瓦建設計提供。

根據其公共性與互動性,許偉揚總監將浩然圖書期刊空間命名為「知識埕」(Knowledge Agora)。他說明,「埕」在閩南語中有空地、廣場之意,廟埕過去是眾人聚集、溝通交流的場所,「Agora」則是古希臘雅典城的廣場名字,蘇格拉底曾在此談論哲學,同樣有集會的意涵。

「圖書館不可能只改造一個空間,讓某一層樓變得特別美,交大已經訂定計畫,未來會翻修整座圖書館。」許偉揚總監表示,圖書館頂樓預計成為大型展覽場所,作為Workshop成果展、學校內部創作展或就業博覽會的地點,而原本的藏書將移動到地下室。

許偉揚總監將浩然圖書期刊空間命名為「知識埕」。圖/ UPGA 瓦建設計提供。

翻轉大學圖書館傳統的設計模式,創造類似誠品書店的閱讀空間。圖/ UPGA 瓦建設計提供。

身為交大建築所93級校友的許偉揚總監,對於翻轉校園美學與公共工程的感觸良多。他認為,浩然圖書館不僅陪伴交大學子們成長,閱讀本身也是校園內蘊的重釋與再現,更是交大「進入」閱讀美學與翻轉教育的一個起始點。

許偉揚總監也感性地說道,交大校園廣闊,但目前預算有限,只能慢慢改變,從一個點出發,逐漸延伸到線狀。更長遠來講,交大有著翻轉台灣美學的企圖,期盼能透過校園建築的改變,將此影響力擴及到全國各地。

浩然圖書館陪伴交大學子們成長。圖/ UPGA 瓦建設計提供。

透過交大圖書館的改變,將此影響力擴及到全國各地。圖/ UPGA 瓦建設計提供。

攝影:李國民影像事務所

延伸閱讀:跨域學習當道 強調創新與實作的交大ICT工坊
想追蹤更多設計、藝術與生活類報導嗎?點選瘋設計LINE生活圈加入好友,帶你欣賞更多精彩創意!

查看原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