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肺癌檢查】不煙不酒也會患癌!專家籲建立肺癌篩查計劃提升治愈率

UrbanLife Health
更新於 2023年08月11日15:20 • 發布於 2023年08月11日11:19 • UrbanLife 健康新態度

肺癌是香港最常見的癌症。在2020年,肺癌新症共有5422宗,佔本港癌症新症總數的15.9%。與西方國家相比,亞洲非吸煙肺癌患者的比例更是較高。有專家指出,要降低肺癌死亡率,應提高篩查的普及性及改變篩查的方式,以確保及早診斷。

2020年在香港錄得的肺癌新症有超過5000宗。

專家:肺癌篩查應改成LDCT(低劑量電腦掃描)篩查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全球約有五分之三的肺癌病例發生在亞洲,代表全亞洲總計有超過130萬名肺癌患者4 。2020年在香港錄得的肺癌新症有超過5000宗,按每十萬標準人口計算的年齡標準化發病率分別為男性的39.3及女性的23.5,肺癌是男性癌症發病率之中最高,同時是男女性致命最多的癌症5。根據一篇發表於《胸腔腫瘤學期刊》集結亞洲19位專家的最新共識1建議,應由傳統肺部X光檢查轉向更先進的LDCT(低劑量電腦掃描)1篩查,採取低劑量X光的電腦掃描生成影像,進而檢測出肺部異常,包括腫瘤2 。美國一項超過 5萬名受試者參與的臨床試驗也顯示,與肺部 X 光檢查(每十萬人年有309 宗死亡)相比,LDCT 篩查(每十萬人年有247 宗死亡)的肺癌死亡率相對降低了 20%,證明這是更有效的早期癌症篩查方式3。

台大醫學院內科教授楊泮池表示,此項共識呼籲亞洲各國應盡速啟動肺癌高風險群組的LDCT篩查計劃,且應廣泛介紹這項更精密的篩查方式,不僅能及早發現肺癌,也有更高的機會提升治癒率。

根據專家共識建議,接受常規健康檢查發現異常且持續暴露於危險因素的患者,應每年進行LDCT篩查,而像長期吸煙者這類高風險群組則應每年進行兩次LDCT篩檢1 。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在大部分的亞洲國家, LDCT篩查仍未在常規肺癌篩檢計劃中施行1,多數因為成本、資助、缺乏設備與專業人員、高風險群組不願接受檢測、無明確準則等問題1。專家們建議應制定一套跟進LDCT篩查的準則並考慮納入政府常規的醫療方案,例如推動國家級的篩查計劃1,使肺部篩查計劃及後續照顧普及化。

此項共識集結香港、印度、印尼、日本、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韓國、台灣、泰國、越南等地專家廣泛討論的成果,並獲國際肺癌存活倡議聯盟 (Lung Ambition Alliance,LAA)的支持。專家們也進一步呼籲改善將戒煙計劃納入肺癌篩查計劃的措施1。

即睇更多人氣文章:
【81歲盧海鵬近況】心臟通波仔後養成運動習慣 跟發哥慢跑健康好轉、腳痛改善
【濕疹治療】嚴重患者或涉基因突變 港大醫學院證新藥有效 21歲試藥後皮膚變滑長高20cm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全球約有五分之三的肺癌病例發生在亞洲,代表全亞洲總計有超過130萬名肺癌患者。

醫生:早發現,治癒機會更高

香港大學臨床醫學學院內科學系臨床副教授林志良醫生表示,在香港和亞洲,早期發現肺癌是降低死亡率的關鍵,讓醫療團隊及早為患者提供最適合的治療對策。越早發現,治癒的機會也更高。在亞洲,如果我們要於早期偵測到肺癌及盡快拯救肺癌患者的生命,關鍵在於低劑量電腦掃描可作為主要的篩查工具,適用於平均吸煙30*包年的吸煙者,或者50歲至75歲的非吸煙者或相同年齡組別但直系親屬有肺癌家族史的人士。

即使吸煙是主要的肺癌風險因素,但非吸煙者罹患肺癌仍佔多數,尤其是在亞洲女性中更為顯著6 。研究顯示,與歐洲和北美相比,亞洲非吸煙肺癌患者的比例更高7-10 。此外,相較於現在和以往的吸煙者,亞洲非吸煙的肺癌患者有更高機率在更早的年齡被診斷出來9,11 。因此,專家們一致認為有需要支援高風險群組進行篩查,不論其吸煙與否,設定篩查對象時應考慮遺傳和人口統計等因素1。

專家們指出,記錄針對從未吸煙者的風險因素的國家特定數據,包括年齡、肺癌家族史、其他癌症史、二手煙以及暴露於室內(煮食和加熱煙霧)和室外空氣污染,也有助獲取當地政府支持,建立肺癌篩查計劃1。

*平均一天抽煙的包數 x 吸煙年數

資料來源:
1. Lam DC-L, Liam C-K, Andarini S, et al. 亞洲肺癌篩查:專家共識報告。 胸腔腫瘤學雜誌 2023,doi:https://doi.org/10.1016/j.jtho.2023.06.014。
2. 國家癌症研究所。 低劑量電腦斷層掃描。 可在: https://www.cancer.gov/publications/dictionaries/cancer-terms/def/low-dose-computed-tomography.上次訪問時間:2023 年 7 月。
3. 國家肺部篩查試驗研究小組,Aberle DR,Adams AM,等人,通過低劑量計算機斷層掃描篩查降低肺癌死亡率。 新英格蘭醫學雜誌 2011;365:395-409.
4. 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2020年全球Globocan情況說明書:肺。 可用位址:https://gco.iarc.fr/today/data/factsheets/cancers/15-Lung-fact-sheet.pdf。上次訪問時間:2023 年 7 月
5. Hong Kong Cancer Registry 2020. https://www3.ha.org.hk/cancereg/pdf/factsheet/2020/lung_2020.pdf
6. 太陽 S, 席勒 JH, 加茲達爾 AF.從不吸煙者的肺癌 - 一種不同的疾病。 自然評論癌症 2007;7:778-790。
7. Parkin DM, Bray F, Ferlay J, Pisani P. 全球癌症統計,2002年。 CA: 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 2005;55:74-108.
8. 矢野T,三浦N,竹中T等。 從不吸煙的非小細胞肺癌作為一個單獨的實體:臨床病理學特徵和生存率。 癌症 2008;113(5):1012-1018.
9. Toh CK, Gao F, Lim WT, et al. 患有肺癌的從不吸煙者:獨特疾病實體的流行病學證據。 臨床腫瘤學雜誌 2006;24:2245–2251.
10. Zhou F和Zhou C.從不吸煙者的肺癌 - 東亞經驗。 翻譯肺癌研究 2018;7(4):450-463.
11. 周文, 克利斯蒂安尼·東西方相遇:東亞人和白種人之間肺癌流行病學和臨床行為的種族差異。 中國癌症研究雜誌 2011;30:287-292.

延伸閱讀:
【肺癌治療】中大醫學院首創中性粒細胞免疫療法 有望大幅提升抗癌能力、最快5年內臨床測試

延伸閱讀:
【肺癌存活率】香港5大常見癌症之首+頭號殺手!成因+在港發病率+死亡率+不同分期存活率

Text:UrbanLife Health Editorial
Photos:UrbanLife Health Editorial

閱讀完文章,記得追蹤 UrbanLife Health 健康新態度 以下平台,隨時接收更多疾病與健康資訊 !

【Follow UrbanLife Health 健康新態度 IG】

【Follow UrbanLife Health 健康新態度 FB】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 健康 相關文章

讓身體局部腫脹、不適!無法治癒的慢性病「淋巴水腫」是什麼?肥胖、感染...14個原因,專家一次解析
良醫健康網
3G不能用了,4G手機也受影響?3步驟快做避免斷訊
康健雜誌
穿錯鞋傷膝蓋!學骨科醫師「5」大選鞋秘訣,避免關節受傷
Heho 健康(台灣)
定期健檢護胰臟!機械手臂胰臟微創手術有健保給付 減輕癌友負擔
台灣健康醫療網
牛排醬出包?美國「A1牛排醬」驗出一級致癌物,專家教1招自保
康健雜誌
1歲童突高燒癲癇...送醫才知竟染「腸病毒併發腦膜炎」!醫警多留意「4前兆」
中天新聞網
男子「狂確診6次」自以為無敵了!醫示警10人中有8人「篩了就中」
中天新聞網
【BMI】BMI是體態唯一指標?「體脂率」更準確!5秘訣令量度更精準
高燒 Gofever
多發性硬化症-從頭到腳都可能出狀況的罕見疾病!反覆發作恐失能或失智
良醫健康網
手腳變大、視線變模糊 腦瘤影響荷爾蒙症狀難察覺|養和醫院神經外科專科醫生曾振邦
新城健康+
快訊/高雄40歲婦頭痛、肌肉痠痛...確診「登革熱」!疾管署:恐是新一波疫情
中天新聞網
成年仍大爆痘好煩惱! 醫用「這1新型治療方式」戰痘不留疤
台灣健康醫療網
「連呼吸都是恩典」 脊髓性肌肉萎縮症病友盼治療延續生命!
台灣健康醫療網
減重變慢?年紀大機能差?7招加快新陳代謝
活好的 So Fit So Good
疾管署示警COVID-19進入流行期! 預估8-9月才會降溫
台灣健康醫療網
長期糖尿病逼近洗腎邊緣! 中西醫合療助六旬女遠離危機
台灣健康醫療網
暑假將至出國旅遊小心M痘! 1男與外國網友親熱一夜染M痘痛到睡不著
台灣健康醫療網
「日本腦炎」流行高峰期到了!已累計5例確診 衛生局:接種疫苗最有效
中天新聞網
三高慢性病奪走近7萬人性命! 落實3件事有助逆轉疾病
NOW健康(TW)
再生醫療雙法三讀通過 醫美、退化性關節炎都可用?
康健雜誌
留言 1
  • Chan Kin Yi
    唉!係呀!空氣污染都會生肺癌。。。 唔好吸咁多二手煙、廢氣, 人都會健康D喎
    2023年08月12日10:26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