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長於深部不易察覺!慢性腹部脹痛、食慾不振 當心是罕見腹膜後腫瘤

Heho 健康(台灣)
更新於 2022年05月19日03:33 • 發布於 2022年05月19日04:00 • Heho編輯部

腹膜後腫瘤占所有腫瘤不到 1%,是一種相當罕見的腫瘤,好發於 50 歲左右的民眾。如果發現有長期的慢性腹部脹痛,或是食慾不振,當提高警覺、及時就醫檢查。

1 位 57 歲的阿伯,因為上腹痛了好幾個月,還時常伴隨噁心感,在自行用藥後症狀仍然持續,所以接受內視鏡檢查,發現除了有胃潰瘍和良性大腸息肉,腹部超音波並沒有明顯的異常。

後來在相關藥物治療後,他的症狀並沒有改善,因此安排進一步的斷層掃瞄,發現他的胰臟後方有 1 個 4 公分大的腫瘤,經診斷為「腹膜後腫瘤(Retroperitoneal tumor)」。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罕見不易發現 且多在變大後才有明顯症狀

腹膜是指在存在高等脊椎動物腹腔中的一層黏膜,主要由間皮細胞所構成,是藉由結締組織的支持所形成的一層膜狀組織。腹膜包覆大部分腹腔內的器官,能分泌黏液潤濕臟器的表面,減輕臟器間的摩擦,具有吸收撞擊保護內臟的效果。

腹膜後腫瘤是指發生在「腹膜後間隙」的腫瘤,腹膜後間隙是腹膜後與脊柱旁筋膜之間的空隙,它的範圍頗廣,上達橫膈,下至盆膈。它處於體內非常核心的位置,內容物包含脂肪、結締組織、大血管、以及部分重要器官。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腹膜後腫瘤占所有腫瘤不到 1%,是一種相當罕見的腫瘤,好發於 50 歲左右的民眾,但 80% 的腹膜後腫瘤,屬於惡性的肉瘤或淋巴瘤。它的生長速度很慢,通常在腫瘤變很大的時候,才有顯著症狀,可能以慢性腹部脹痛,或食慾不振表現,身體檢查有時會察覺到有腹部腫塊或是腹圍增加。

由於腹膜後腫瘤往往是意外發現的,沒有任何抽血數據,或是癌症指數可以用來參考,像文中的阿伯抽血報告都很正常,所以必須藉由腹部超音波(但易受腸氣干擾)、電腦斷層、以及核磁共振,加上正確的病理結果,才能確定診斷。

照片檔 ID:639009368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病灶位置不易開刀 現以電化療或標靶藥物治療

腹膜後腫瘤可以透過外科手術切除病灶,且能提供完整的標本來做病理化驗,是黃金治療方法;不過因為腹膜後間隙位在體內較深的位置,手術有一定的風險,因此目前以化療、電療、或標靶藥物來治療,但效果並不顯著。

文中的阿伯後來決定放棄治療,分享這個罕見案例,是希望民眾不要忽視身體的不適,當有腰腹部脹痛不適時,應該多所警覺;同時能聽從醫師建議,接受適合的檢查與治療,並能保持樂觀正向的態度,勇敢面對各式各樣的疾病。

文/吳明駿醫師、編輯/賴以玲、圖/蘇鈺婷

※ 本文授權自東勢農民醫院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吳明駿。

>>追蹤最新疫情!馬上點擊加入 Heho 健康好友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 健康 相關文章

如何區分鼻竇炎、感冒、鼻過敏?鼻息肉「春風吹又生」怎麼辦?
康健雜誌
健康是財富|香港高盛商界女強人Cassindy Chao為癌母離港,棄300萬年薪厚職、堅持照顧病母10年
Medical Inspire 醫.思維
女子半夜喊痛...腿一張開「狂噴黃綠色濃汁」 醫問真相傻了
中天新聞網
血壓藥要食一世?微創導管手術一次性治療高血壓
am730
出現「8大病徵」別拖了!腸病毒強襲全台!國內已88班全停課
中天新聞網
你過勞了嗎?「疲勞臭」的5大特徵,3食物助改善
康健雜誌
年輕乳癌患者高達32%!營養師曝多吃「12種食物」有效對抗乳癌
中天新聞網
58歲婦3公分甲狀腺結節!中醫曝恐和「情緒壓力」有關 有3症狀
中天新聞網
翁愛吃「花生」竟罹中期肝癌!專家曝「4原則」避免將黃麴毒素吃下肚
中天新聞網
陰天也要擦防曬! 皮膚科醫示警:太陽曬久了恐誘發「皮膚癌」
中天新聞網
頭暈以為地震害天旋地轉 原來是耳石脫落所致!
台灣健康醫療網
影響美觀更危害健康!整形醫提醒:4 類型黑痣放任生長恐病變惡性黑色素瘤
Heho 健康(台灣)
【港大研究】太極改善患者睡質質素 提高晚期肺癌存活率
活好的 So Fit So Good
足底筋膜炎|放鬆小腿 助抗足底痛
am730
甲狀腺結節只能開刀切除嗎?「一帖中藥」就能縮小結節,穴位按摩也有效
Heho 健康(台灣)
天氣熱「陰虛火旺患者」變多了!中醫曝「10常見症狀」:看起來很健康
中天新聞網
對蝦過敏!沒碰到蝦卻也險致命 急診醫曝「潛藏奪命危機」
台灣健康醫療網
呵護每個角落!「居家到府聽力照護服務」助縮短城鄉差距 實現聽力平等
台灣健康醫療網
新冠疫情仍不可忽視! 全台4500家藥局今起可領取「免費快篩」
中天新聞網
慘了!她長年吃素竟「炸血便」大腸癌3期 醫嘆:危險因子高油脂加工素
中天新聞網
5月—10月是食物中毒高峰! 「冰箱保存5個小撇步」降風險
台灣健康醫療網
難根除且易復發! 治療「多形性膠質母細胞瘤」藥物有限 研究現曙光
台灣健康醫療網
研究發現:COVID-19死亡風險是流感的8.3倍!「國民阿嬤」陳淑芳籲長者做好3步驟
Heho 健康(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