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W健康 陳郁茹/新北報導】61歲的許女士2年來一直覺得吃完東西後口腔有明顯異味,就算調整刷牙頻率、更換牙膏及漱口水都沒有改善,嚴重影響社交生活。她在親友建議下就醫照胃鏡,結果發現食道異常,進一步食道攝影及電腦斷層檢查才得知,食道中段長出3.5公分大的憩室,導致食物殘渣掉入後,受細菌分解發酵進而產生異味。許女士後來動手術將膨出的憩室切除,才順利解除口臭困擾,術後隔日進食也不再受異味影響。
食道憩室發生率低! 國外統計:10萬人中僅2、3例
台北慈濟醫院胸腔外科主任謝旻孝表示,食道憩室發生率低,且沒有特別的好發族群,根據國外文獻統計,約10萬人中有2至3人可能會出現!人體的食道是條細長的管狀構造,主用功能是將口腔咀嚼後的食物分段輸送至胃部,其管壁結構由內而外可區分為黏膜層、黏膜下層、肌肉層及纖維性外膜層。
食道憩室的形成主要是因為食道壁肌肉在吞嚥時受到食物外推的壓力,形成1個突出的空腔,按照發生位置的不同,可分為上段、中段及下段食道憩室。患者會出現吞嚥困難、嗆咳、胸痛、口腔異味等症狀,若遲遲未處理,憩室可能反覆發炎,或因嗆咳造成吸入性肺炎等併發症。
▲婦人接受食道攝影檢查後,結果顯示食道中段有3.5公分的憩室。(圖/台北慈濟醫院提供)
食道憩室一般透過胃鏡檢查進行初步確認,如有結構異常的狀況,則會進一步安排食道攝影及電腦斷層,找出準確位置及憩室大小。謝旻孝指出,食道憩室依位置有不同手術選擇,若醫師評估憩室較小,可採取整形手術,將憩室推回食道後縫合,在不傷害黏膜層的基礎上,補強食道壁結構,使其不容易再復發;但若是憩室太大,則須透過手術切除。
胸腔鏡手術切除食道憩室 預後效果佳降低復發率
憩室太大該如何手術治療?謝旻孝說明,以中、下段食道憩室為例,傳統治療方式需要執行開胸手術,在側胸壁劃出約15公分的傷口,撐開肋骨後進入肋膜腔將憩室切除,而現今胸腔鏡手術則是在肋間透過約2至3公分大的孔洞抵達病灶,並在胸腔鏡及胃鏡的輔助下完成憩室的定位及切除。
謝旻孝表示,胸腔鏡手術不僅傷口小、病人疼痛度較低,且預後程度良好,復發率趨近於零,但過程充分考驗醫師經驗,切除過多可能使食道狹窄,切除過少則可能讓憩室再生。他也提到,現今胸腔鏡技術成熟,能精準切除更複雜的食道癌、縱膈腔腫瘤及淋巴結,考量胸腔左側有升、降主動脈等重要血管及神經,即使憩室出現在食道左側,醫師通常也能選擇從右側肋膜腔進入執行手術。
最後,謝旻孝提醒,食道憩室雖然不常見且沒有一定好發族群,但基於可能的造成原因,仍建議民眾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如細嚼慢嚥、適量飲食等,以免食道粘膜、肌肉因吞嚥時的壓力長期不平均而形成憩室。此外,如果發現有吞嚥困難、胸悶胸痛或口腔有明顯異味且無法去除等情形,建議前往醫院進行檢查,尋求專業醫師的診斷。
# 首圖來源/Freepi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