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又熱又濕 4種茶飲助你疏肝去濕補氣血

am730
更新於 04月25日13:16 • 發布於 04月28日03:30
又熱又濕 4種茶飲助你疏肝去濕補氣血

二十四氣節中的穀雨,代表著春季的結束及夏季的來臨,同時也是調養身體、預防疾病的重要時機。隨著天氣進一步轉熱,雨水亦增多, 這時適合多吃綠豆、薏仁、准山、芡實、茯苓及蓮藕等食物,而芒果、荔枝、酒類及甜品等則宜少吃,幫助身體對抗濕邪入侵。

注意濕邪侵害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從中醫的角度,濕度和溫度升高,便要多加注意濕邪侵害,令人容易肩頸痠痛、頭昏腦脹、關節腫痛、全身水腫或皮膚搔癢。中醫所指的濕氣分為內濕和外濕,外濕即環境濕度變化,濕度高會令身體無法有效代謝,使濕邪瀦留體內,而內濕則是體質因素或後天飲食不當,以致體內濕氣偏重。

不過,外濕難以人為控制,但內濕就可以透過飲食調理,薏仁、赤小豆及茯苓等便是利水祛濕的好選擇。

很多人以為濕氣重便要少飲水。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濕氣重少飲水?

很多人以為濕氣重便要少飲水,但其實飲水太少反而更「濕滯」,故此補充足夠水份十分重要,惟飲食不宜過急,每次飲一杯便好,切忌一次過「灌」飲太多。今次小編推介大家可以用菊花茶、枸杞茶來幫助疏肝理氣,若想去濕則可以飲用山楂荷葉茶,黃芪枸杞茶可以補氣血,適合流汗及體力消耗後飲用。

原文刊登於 AM730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睇完新聞,記得追蹤am730以下平台,接收最新、最啱你嘅消息!
Facebook:am730 (https://www.facebook.com/am730hk)
Instagram:am730hk (https://www.instagram.com/am730hk/)
YouTube:am730 (https://www.youtube.com/c/am730video)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 健康 相關文章

營養師推薦「夏日必吃」的5種水果!熱量、功效和營養價值一次看 | Women's Health
Women’s Health
夏季高溫危險!「這個溫度」人體會受不了 熱危害風險簡單算、防中暑
康健雜誌
KP.2不容小覷!他「撐5年」才確診新冠 揭崩潰病程:身體像被砲彈轟過
中天新聞網
【白飯】以為冷飯加熱就食得?處理不當分分鐘患炒飯綜合症!
高燒 Gofever
心血管健康與營養的完美結合! 探索酪梨的優勢與益處
台灣健康醫療網
自律神經失調症狀從頭到腳都可能發生!一文了解自律神經失調原因&如何改善 | Women's Health
Women’s Health
地震後家中貓狗「出現這些情況」恐是憂鬱症! 頻繁進出貓砂、異常舔毛注意
台灣健康醫療網
梅毒、淋病確診數增!嬰兒2個月大也先天性梅毒 一查1家3口都中鏢
台灣健康醫療網
COVID-19 疫情進入流行期!確診暴增 817 例,上升 3 成
Heho 健康(台灣)
60歲後的急躁,是大腦太優越!把「今天別做明天能做的事」作為座右銘吧,維持體力才能快樂老後
幸福熟齡(台灣)
感染HIV等於得愛滋病?雙世代七成沒聽過U=U
台灣健康醫療網
女性更年期在45歲後報到!研究:高脂魚類、豆類有助延緩卵巢老化
幸福熟齡(台灣)
新冠增「2起幼兒重症」! 南部1歲童「腦水腫」住院一周...仍在加護病房
中天新聞網
天氣熱到爆!彰化2患者不耐高溫昏厥 醫示警「早上10點到下午4點」別外出
中天新聞網
傳吃甜食增腸病毒重症風險?醫學會闢謠:可吃布丁冰淇淋防脫水
中天新聞網
10句「健康飲食」指南指引你健康飲食之路的方向,營養師再教你如何吃得健康又不費力 | Women's Health
Women’s Health
HER2陽性乳癌凶猛,早期治癒仍有機會!標靶藥物助攻治癒率達9成,「清光癌細胞」終生不復發
幸福熟齡(台灣)
如何「吃」出天然美肌?營養師教你與痘痘肌說再見!
台灣健康醫療網
【長者健康】80歲不懵懂毋須靈丹妙藥 4大因素保持頭腦精靈
活好的 So Fit So Go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