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年輕男子吃美食配球賽卻「長出痛風石」! 醫揭致病原因

台灣健康醫療網
發布於 9小時前 • 健康醫療網/記者王冠廷報導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過敏免疫風濕主治醫師黃柏豪指出,痛風是體內尿酸生成過多或排泄不足,導致血液中的尿酸濃度過高,讓尿酸結晶在關節和其他組織中沉積,引發炎症反應。

【健康醫療網/記者王冠廷報導】國內掀起12強棒球賽熱潮,33歲許姓土木工程師為了緊盯戰況,不僅大口喝啤酒、吃炸雞,甚至還跟朋友相約吃火鍋享受贏球氣氛,沒想到日前突然發現手指關節跟腳趾長出異物,破了之後還流出白色砂狀物,就醫檢查竟是「痛風石」惹禍。患者並沒有相關慢性疾病,但喜好美食而體重破百,雖然過去也曾發病痛到無法下床,但都是靠吃痛藥應急,症狀緩解後也就不以為意,沒想到這次竟然長出「痛風石」,讓他嚇出一身冷汗。醫師勸他務必要忌口,以免痛到要人命!

痛風常於夜間突然發作 沉積久會變成痛風石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過敏免疫風濕主治醫師黃柏豪指出,痛風是體內尿酸生成過多或排泄不足,導致血液中的尿酸濃度過高,讓尿酸結晶在關節和其他組織中沉積,引發炎症反應。而痛風經常在夜間突然發作,典型表現是急性關節炎,最常見是大腳趾,但其他關節如踝關節、膝關節、手指關節也可能受累,並伴隨紅腫、發熱和劇烈疼痛,對日常生活造成很大影響。一旦發作久了,尿酸結晶會在關節及周圍組織中沉積,形成外表可見的痛風石,這些結節狀的硬塊可能會導致持續的關節損傷和變形。

痛風以男性居多 危險因子有這些

黃柏豪表示,痛風以男性患者居多,女性在更年期後發病比例後則與男性相仿,至於高風險原因包括遺傳、嗜吃高嘌呤食物如紅肉、海鮮、內臟,或者喝太多含糖飲料和酒精(尤其是啤酒),都會造成尿酸生成增加,而體重過重、腎功能不全、部分藥物也可能會增加痛風風險。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藥物治療與改變飲食都重要 減少體重需適度運動

黃柏豪強調,痛風可藉由抽血或抽取關節液檢驗得知尿酸指數有無異常,並用X光、超音波等儀器確認痛風石有無存在。除了藥物治療外,患者也要改變飲食與生活方式,例如減少體重、避免高嘌呤食物、增加低嘌呤食物如蔬菜和全穀物的攝入,同時務必限制酒精攝取、增加水分攝入,有助於尿酸排泄,預防腎結石。

黃柏豪也建議,適度運動有助於控制體重和提高全身健康,但應避免過度運動,尤其是在急性發作期間。只要能配合上述作法,多數患者都可以有效控制病情,維持正常生活,避免年紀經輕就成為「痛痛人」。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 健康 相關文章

黃殼、白殼有咩分別?拆解雞蛋3大迷思
活好的 So Fit So Good
上班族久坐久站?5穴道解痛自救妙招,輕鬆擺脫腰痠背痛、肩頸痠痛
康健雜誌
愛吃生魚片!50歲男照胃鏡驚見「5公分海獸胃線蟲蠕動」
中天新聞網
孝順仔|張敬軒為照顧家人放慢工作步伐,不敵壓力體重半年暴跌8公斤:想尖叫。
Medical Inspire 醫.思維
【水餃】天氣寒冷特別想吃水餃?小小一隻 原來熱量超嚇人!
高燒 Gofever
微創水刀解決攝護腺肥大危機,專家強調早期治療防止病變影響生活
Heho 健康(台灣)
情緒低落、食慾改變、失眠!趕走季節憂鬱,補充 1 營養素擺脫壞心情
Heho 健康(台灣)
面對更年期挑戰? 改變生活方式助荷爾蒙回歸平衡
台灣健康醫療網
手腳冰冷是「假冷底」? 1分鐘自我檢測,中醫4招調體質
康健雜誌
獨居得靠「一群人」!袁瑋醫師:建立「部落」,一人住不孤單
康健雜誌
球場意外|費倫對國米腰斬!22歲新星保維Bove比賽途中,心臟驟停險死急送院!
Medical Inspire 醫.思維
肝癌沒開刀!83歲嬤「吃地瓜葉」竟奇蹟痊癒 腫瘤消失
中天新聞網
「冬天減肥」效果比夏天好?8招告訴你為什麼冬天是燃燒脂肪最好的季節 | Women's Health
Women’s Health
小腿是人體第2個心臟 下肢壓力過大影響全身血液循環
NOW健康(TW)
膝蓋受傷不可輕忽!醫示警「痛到站不起」恐要換人工關節
中天新聞網
腦癌不一定要「開顱」!取腦瘤也能用微創手術
Heho 健康(台灣)
全球1成醫院即將轉型「智慧化」 台灣如何站上浪潮之巔?
台灣健康醫療網
婦人肚子痛以為腸胃炎…一查竟卵巢癌 癌細胞全在腹壁上
中天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