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香港出版學會獲得新鴻基地產慈善基金及新閱會的贊助,委託新青年論壇就市民的閱讀習慣進行調查,由 2024 年 3 月 3 日至 20 日以音頻電話方式隨機抽樣,成功訪問了 1,006 名 10 歲至 84 歲香港市民,以了解他們的閱讀情況。此外,調查機構在初步分析調查結果後,進行焦點小組訪談,參加者為 30 名不同組別市民,包括中學生、大學生、中小學生的家長、60 歲或以上長者及一般在職人士,更深入地收集他們對於培養閱讀習慣的意見。
在早前舉行的「2024 香港全民閱讀調查報告」發布會上,新青年論壇研究院吳偉銘公布調查結果,他說有紙本閱讀習慣的受訪者與電子閱讀者比例相若,而值得欣喜的是,超過六成 18 歲以下受訪者有閱讀習慣,有紙本閱讀習慣的更達 73%,高於前兩年。
有紙本閱讀習慣的受訪者中,近三年閱讀數量中位數在五至八本之間,情況頗為穩定。66% 受訪者表示有購買印刷書籍或刊物,比率連續兩年下降。當中有五成受訪者表示每月花費 50 元以上購買紙書,比率較去年微升。
有電子閱讀習慣的受訪者佔七成,與去年相近,而其中近六成認為使用電子媒介增加了他們的閱讀時間,比率較去年有所下降。當中,一半受訪者每日在電子閱讀上花多於一小時,三成六受訪者每日花一至三小時,每日花多於五小時以上的比率僅為 7%,情況均與去年相若。
此外,對於各方在推動閱讀風氣的成效,過半受訪者認為學校及家庭最為重要;而認為政府、書店及出版業界亦有重要成效者各佔約一成,兩者合計為 21.8%,比例不低,反映政府和業界在推動社會閱讀風氣方面亦擔當重要角色,但仍有繼續加强和努力的空間。
就著閱讀調查結果,立法會「體育、演藝、文化及出版界」議員霍啟剛特別指出,今年的調查除了以出版業界為主導外,還得到新鴻基地產慈基基金及新閱會的支持,商界的參與意義重大,相信有跨界別互相協作,定可把閱讀風氣帶入千家萬戶。同時,霍議員也認爲應將推動全民閱讀視爲一種社會使命和責任,通過閱讀去幫助民衆尤其是年青一代建立文化底蘊,呼籲政府應在未來的發展藍圖中將推動閱讀作爲一個重要議題來看待。
多位出席嘉賓以「全城聯動,全民閱讀」為題座談,其中新地執行董事馮玉麟表示:「新地自二十年前已經開始推廣閱讀,由集團主席郭炳聯親自倡議,主要向青少年推廣閱讀,希望他們透過閱讀擴闊視野,建立品德。」他續指,新地多年來籌辦多項閱讀相關的項目,包括自2008年起資助基層青少年到香港書展購買書籍;2013年成立「新閱會」,走訪學校舉行閱讀講座及工作坊;2019年又推出網上平台《點讀》等。
香港流行圖書出版協會會長李偉榮認爲,政府應幫助出版業界,去更好利用高科技 AI 技術等,並實現跨媒體合作,大灣區協作,群策群力,相信香港在在不遠的將來會成爲亞太地區的閱讀之城。優質圖書館網絡主席熊銘表示非常認同學校和圖書館是推動閱讀的重要角色,也贊同有關向學生設立圖書券的建議。同時,就如何更好推動閱讀風氣和培養閱讀習慣,他提出應針對不同年齡學生的特點,以及在舉動活動的時間、節奏安排上,宜更有策略、有規劃地去推進。閱讀推廣人莊國棟認爲全民閱讀日是一個很好的開始。同時他指出推動閱讀不能忽視少數族裔以及一些身體有殘障的小朋友,應讓閱讀風氣惠及更多人。
綜合調查結果和各焦點小組的意見,香港出版學會會長尹惠玲提出以下多項建議:
1. 設全日制學生圖書券
關於推廣全民閱讀日的措施,焦點小組各組別一致認同較有效措施為「設立圖書券」, 讓全日制學生可隨心購買喜歡的圖書,從小養成健康的閱讀習慣。受訪者建議, 圖書券可參考醫療券形式,每年向學生派發定額書券;出版學會並建議該券只可用作購置圖書,不可用於購置文具、參考書或補充練習。初期可先發放予低收入家庭,使資源不足的基層學童也能享受擁有書籍和反覆閱讀書籍的樂趣,亦有建議政府撥款經學校採購,讓學生在書單上自行選書。
2. 加快公共圖書館設施更新
有受訪家長在焦點小組表示,孩子已培養了閱讀興趣,會去兒童閱讀區揀選圖書,在圖書館閱讀比在家中更能專心。家長普遍滿意公共圖書館的環境,但期望公共圖書館加快採購新書。不少家長喜歡圖書館舉辦的親子講故事活動,亦表示公共圖書館的親子設施能有效吸引孩子。出版學會建議政府加快更新傳統社區圖書館的設施,並設立更多玩具圖書館,相信此舉將有效增加親子時間,幫助孩子培養閱讀習慣。
3. 設立社區閱覽室資助計劃
出版學會建議政府增加圖書館數量,並設立社區閱覽室資助計劃,讓地方團體在全港各區 73 間社區會堂設置小型社區閱覽室,讓附近居民有充足的閱讀空間。較之現有的圖書車服務,社區閱覽室將更能滿足平日長時間留在社區的長者和基層市民的需求,同時鼓勵團體善用政府場地。
4. 舉辦商場書展及親子閱讀嘉年華
焦點小組建議可在大型商場舉辦嘉年華來推廣全民閱讀日,方便市民購書。除商場書展外,受訪者亦建議商場同時舉辦活動鼓勵家庭親子共讀,培養下一代的閱讀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