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形善長】香港尖沙咀一名賣糭小商販「張杰」,日前因心臟病發去世,享年95歲。但這位看來名不經傳的老人,他的離世卻引起內地大眾,特別是「浙江」紹興上虞的民眾關注及緬懷,到底原因何在?撰文:CK@Medical Inspire │ 圖片來源:人民日報
隱形善長│尖沙咀「糭佬」張杰心臟病發離世,享年95歲。半世紀捐1,500萬助家鄉教育
原來因為這位張杰,在尖沙咀一個樓梯鋪做賣糭小生意,卻以捐助浙江家鄉教育為畢生目標。在近半個世紀默默捐出1,500萬扶助家鄉教育,不但出資贊助建成18幢教學樓、32間教室或圖書館、設立逾200萬元資助貧困童的教育基金,更有統計指過半上虞50歲以下的人,都曾受惠過張杰的資助教育。
張杰因心臟病發逝世的消息,瞬即在家鄉上虞傳開,日前(18日)有不少當地市民趕到上虞梁湖鎮華光居委的一幢老房子,獻上鮮花鞠躬,緬懷行了半世紀善舉的張老。甚至有不少內地媒體,以及《人民日報》亦有報道張杰的離世及生平。1928年,張杰出生在上虞梁湖鎮,幼年時因家境貧困,小學未畢業便要出外謀生,後輾轉去到香港,做過幫工、當過夥計。1978年,他在九龍一帶的街上,租下一不足6平米樓梯鋪,做起了小本生意,主要是賣蟹、賣糭子、賣茶葉蛋。雖然在香港的生活算不上富裕,但張杰卻對家鄉助學情有獨鍾。1979年,張杰捐給上虞中學一台價值3,000元的彩色電視,從此他便捐助停不了。每次回鄉張杰都要去各個學校走走看看,發現有困難的學校就出資建校舍、添裝置。
上世紀80年代,在上虞中學,張杰發現學校的實驗室、圖書館設施老舊。他即慷慨解囊,先後為學校捐建了教學樓、圖書館、宿舍樓,還捐贈了彩電、樂器、面包車等。同時,他還設立了1萬元的獎學基金。上世紀90年代初,張杰特地來到上虞的四明山區,走訪了當地的中小學,從校舍到食堂,從廁所到實驗室。當時,國家已開始實施「希望工程」,張杰感悟於此,也制定了一個計劃,他拿出100多萬元,興建了皂湖、覆卮兩所中學,以及梁湖、湖西兩所小學
後來,他又來到上虞最偏僻的陳溪鄉紅橋村,捐資20多萬元建了紅橋小學。對於家鄉的教育發展,張杰捐助從來慷慨,但對自己的生活則非常吝嗇。他曾笑說,「別人叫我老闆,其實我睡的是地板」。1997年,有人到香港張杰家做客,發現他家30多平方米的房子一隔為二,裡間是臥室,外間當客廳。碰上家裡來客人,張杰就得打地鋪。張杰並非無力改善自己的住房條件,而是把辛辛苦苦積攢下來的錢,大都捐給了家鄉興教辦學。張杰遠遠算不上富豪,要實現自己的夙願,只有「省」,吃粗茶淡飯,穿廉價衣衫。有一年他生病了,治療花了不少錢,為了繼續捐資助學,有幾十年菸齡的他硬是戒了煙。對自己馬虎慣了的張杰,對建學校卻十分講究,每一次張杰總是親力親為,選校址、查質量、促進度……,乃至謀劃一個廁所的佈局和方位,樁樁件件他都勞心費神、不敢怠慢。2023年8月,張杰度過了自己的95歲生日,曾經子女們張羅著要給他過70壽誕,老人卻把過生日的5,000元,全都捐給學校買書。這一次,張杰終於過上了人生中頭一次生日。宴會上張杰說,有人問他長壽秘訣是什麼?他回覆那人:
「我一生節衣縮食為家鄉捐資興學,心裡很開心,長壽大概就是上天對我的回報吧!」
心肌梗塞(Myocardial infarction)是指通往心肌的冠狀動脈血管發生堵塞,血液無法被送至心肌,而導致心肌缺氧或壞死、心臟功能受損,嚴重可致猝死。急性心肌梗塞是大部分突發性心臟病的主要成因,病發時可能毫無先兆,最常見的徵狀為強烈胸痛,疼痛感會延伸到肩膀、脖子、甚至後背等,伴隨呼吸困難、冒冷汗、暈眩等症狀,即使休息也無法緩解。隨著病況惡化,患者可能會失去意識、甚至休克;亦有患者在發作期間不會察覺到任何徵狀,稱為「靜息心臟病發作」,常見於糖尿病病人或年齡超過75歲的長者身上。因心肌梗塞可導致嚴重心律失常以致有生命危險,甚至猝死,所以當自己或身邊的人出現懷疑症狀,應立即召喚救護車,不可遲疑,以免扼殺救治的成功率。若能盡快為患者施行心肺復甦法(CPR)或使用自動體外心臟去纖顫機(AED去顫機)去顫,可有效提高患者存活機會。可按以下4個步驟進行急救:
- 嘗試叫醒患者,確認其呼吸意識及有否心跳;
- 請旁人協助呼叫救護車並取得公共自動電擊器(AED);
- 為患者施予心肺復甦術(CPR);
- 取得AED後將其電擊片貼到患者胸前,依指示執行電擊救治。
RayRay 好人
02月29日09:39
煜 RIP🙏
02月23日08:56
nobody 叼,又係大劣人貪污貪返來扮捐
02月23日07:24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