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郭美懿
圖片 : 嫺人提供
過去任職金融業的「嫺人」,曾揣想也許55歲、兒子大學畢業後退休,展開脫離職場的新生活,未料退休卻提早6年到來,她一夕間從統管4~5個部門、朝8晚9的高階主管,成了一介「閒人」。
歷經失落、尷尬與自我調適,她以退休為題開設部落格,分享過來人經驗,期許自己不只是個「賦閒之人」,而能創造價值。
疫情來了,日常彷彿被限縮在方格子裡頭,走來走去都在一個房子裡,本以為身為退休族的嫺人,早該習慣窩居在家,沒想到她卻苦笑生活儀式被打亂。
將自己設定為「上班的退休族」
原來,她設定自己是個「上班的退休族」:周間3天到咖啡館閱讀與寫作,1周至少寫1~2篇網誌;餘下空出1天爬山,1天回娘家探望老父,周末則徹底放空,專心陪伴先生與兒子。
看似閒散的退休生活,依然有著方向與秩序,然而在她告別職場之初,日常節奏並非如此寫意。
退休前,嫺人在金融業擔任副總經理,燒腦爆肝換來一路晉升,年年被老外主管加薪拔擢,怎知金融整併浪潮來襲,原由外資主導的公司,組織調整為本土體系。「我一直在外商,習慣直來直往的企業文化,突然換到本土(體制),環境整個不一樣。」
其中最大差異是薪資結構,她身為公司元老,薪水已逼近本土屆退的董、總階級,「對他們來說,我年齡也不怎麼大,那個薪水就覺得很高。」加上金融業利潤削薄,每回檢討成本,總面臨無形壓力。
不想人生空轉,決定自動退場
最後1年,愈發感到職場氛圍詭異,「工作超級不順,做什麼都不對。」意識到人生只是空轉,她在薪水與心情中選擇好聚好散,主動找人資談退場。
那是她49歲之際,退休太年輕,覓新職卻也不容易。曾有獵人頭公司找上門,不料30多歲就當上副總的漂亮資歷,反倒成了職場進擊的門檻,她苦笑:「如果以前職位不要這麼高,在金融業40、50歲再去找工作也不見得很難。」
即便願意降格屈就,對方也有壓力,「欸~她當過副總,會不會很搞怪?會不會意見很多?」她站在管理者角度思考:「如果有別的選擇,我也寧可選一個從下面上來的人,而不是一個從上面下去的人。」
只是,發生當下就是覺得過不去:「我對工作付出努力這麼久,為什麼會遇到這個狀況?怎麼會比別人早陣亡?」但事後再回想,那關卡也不是只有我會遇到。
「那時唯一念頭就是逃避,我只想弄一個殼把自己包起來,有段時間家庭聚會只要能不去就不去。」甚至被「退休症候群」打擊到,在家爆哭整整2周。
「也沒有什麼不好,就讓自己強大一點再去面對。」現在的她語氣淡然、頓了頓又笑。
面對鬱悶,選擇說出來、逃出去
她事後以日劇《月薪嬌妻》原劇名「逃跑雖然可恥,但很有用」為題,在部落格寫下那段陰鬱:「處於退休症候群中的我,想要講出心事,講完之後就可以釋放壓力,老公上班不免有心煩的事,下班只想安靜…。當雙方沒有溝通的時候,持續一陣子就爆發了。」。
最後的解決方法,是「說出來」、「逃出去」,她與老公溝通後,便一個人飛到東京旅行,回來後心情平復許多。嫺人說:「很多包袱是自己給自己,有一些衝突點也未必不好,清楚表達你的意思,對方也可以去想他要如何因應。」
同時間她多方嘗試:研究理財、寫部落格、學日文、考導遊證照…,做一些讓自己覺得有價值的事情。「一般人入社會之前念4年大學,那我在進入人生下半場時,探索個4年也不為過啊!」
花4年布局,被動收入已增2-3倍
像退休族最怕坐吃山空,所以她開始鑽研投資,重新調整資產配置,2017年底台股萬點時進場,如今5成資產佈局股市,另一半則是債券與定存,股利收入已是第1年的2~3倍,足以支應全年開支。
4年來,她將退休後遭遇的困惑、探索與學習,灌注在自己經營的部落格「嫺人的好日子」中。「前面就是努力和沉潛,還是會有一些寂寞的時候,但是當那些是你自己想寫的東西,就不會考慮是否有實際效益。」
今年開始有企業機關找她演講上課,也受邀上podcast分享退休心情,她難掩驕傲:「這件事不在於金錢價值,即便有,收入也不多,但那是自己赤手空拳做出來的。」
受訪前一日,又有獵人頭公司私訊,這回她沒有懸念:「我已進入另一個生活的軌道,不會想再回頭。」
放不下的面子,就當喝過孟婆湯
她建議,退休族若擔心財務問題,不妨效法斜槓青年,「日本比台灣早進入超高齡社會,50世代去超商、超市打工,是稀鬆平常的事情。」
至於放不下的面子、身段,就當喝過孟婆湯,「以前有多少豐功偉業,全部忘掉吧!人生下半場務實一點,能打理好自己就是一件很棒的事情,不要再介意別人的看法。」
人生半百也許仍有焦慮與困惑,但也代表著還有前進與成長空間。嫺人說,以前會覺得50歲很老了,但壽命延長改寫「老」的定義,「永遠不要設限自己的年齡,學新事物永遠不遲。」
(原文刊登於2021/9/24,更新時間2022/2/17)
點我加入幸福熟齡FB粉專,健康快樂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