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你有第四高嗎?控制「高腎壓」,才能延緩腎功能惡化,擲出人生好腎杯!

華人健康網(台灣)
發布於 2022年03月09日08:11 • 記者黃曼瑩/台北報導
當大量血液通過腎臟時、血管內壓力上升,形成「腎壓(腎絲球內壓)」,若血壓、血糖、血脂控制不佳,腎臟代謝功能負擔加重,就可能導致腎壓過高,造成腎臟損傷。若能早期發現並及時控制「高腎壓」,才能從源頭做起,延緩腎功能惡化。

三高患者關心三高防治還不夠,尤其要小心慎防「第四高」,即「高腎壓」,一旦出現高腎壓症狀,需要提高警覺,以免錯失早期腎病變黃金治療期。台灣每8位成人就有一位發生腎臟病變,20歲以上成人的慢性腎臟病盛行率已逾12%,且有超過9成(96%)的腎臟病患者罹病卻不自知。由於腎臟無痛覺神經分布,初期腎臟病症狀不明顯、難以察覺,病人容易錯失黃金治療時機,導致腎功能無法恢復。

3月10日是世界腎臟日,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攜手台灣腎臟醫學會、財團法人腎臟病防治基金會、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社團法人台灣高血壓學會、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台灣老年學暨老年醫學會、中華民國診所協會全國聯合會,共同呼籲國人重視早期慢性腎臟病防治,勿輕忽第四高「高腎壓」。同時呼應今年世界腎臟日主題「全民腎康」:增強對於腎臟的照顧及填補腎臟健康的不足,在國健署的指導下,台灣腎臟醫學會發起「2025台灣腎力」計畫,結合產官學力量,期望從定期執行篩檢、早期介入照護、廣擴照護量能等三大面向,提升大眾及患者的「腎臟健康識能」,一起擲出人生好腎杯!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健康署吳昭軍署長表示,慢性腎臟病容易伴隨許多併發症,防治推廣一直是各界努力的目標,健康署將持續推動早期診斷,早期治療,期望透過不間斷的健康觀念教育,減少國人腎病變發生的機會。台灣腎臟醫學會黃尚志理事長分享,慢性腎臟病防治除了控制三高外,更要留意第四高「高腎壓」。

什麼是「高腎壓」?當大量血液通過腎臟時、血管內壓力上升,形成「腎壓(腎絲球內壓)」,若血壓、血糖、血脂控制不佳,腎臟代謝功能負擔加重,就可能導致腎壓過高,造成腎臟損傷。腎臟病防治基金會吳麥斯董事長呼籲,若能早期發現並及時控制「高腎壓」,才能從源頭做起,延緩腎功能惡化。

三高族群應及早檢測尿蛋白、eGFR,關心自身腎臟功能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病患林先生分享,平時自覺身體狀況控制得宜,只是常感到疲憊、 出現泡泡尿,在醫師建議下進行檢測,才發現竟已即將邁入慢性腎臟病第三期,所幸發現及時,及早接受治療並調整生活型態,得以延緩腎功能惡化。

吳昭軍署長提醒,特別是三高族群,更容易併發腎病變,民眾應保持良好生活作息,均衡飲食、規律運動,40歲以上民眾可善用政府免費提供的成人預防保健服務,其中三高族群更應定期透過尿蛋白與腎絲球過濾率(eGFR)檢測,了解自身腎臟功能狀況,以便早期發現、早期治療,避免或延緩疾病惡化。

慎防「第四高」!發現異常趕快就醫、積極控制「高腎壓」,阻緩腎臟惡化速度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黃尚志理事長說明,早期慢性腎臟病需要針對起始及惡化原因進行控制,民眾對三高警覺性強,卻不知須特別留意第四高「高腎壓」。其實血壓、血糖及血脂控制不佳時,皆可能增加腎臟代謝功能的負擔,導致「高腎壓」。

黃尚志理事長解釋,「腎臟就像是身體的污水處理廠」,一旦流入的污水過量、含有太多廢棄物,就會使得污水處理廠故障出問題,即是出現「高腎壓」。腎臟藉由過濾血液來排除體內代謝廢物,當血液通過時,會讓腎臟血管內壓力變大、形成腎壓(腎絲球內壓),由於腎臟每天要處理大量血流,無法承受過高的腎臟壓力,因此,當身體長期處在高血壓狀態下,腎臟將無法有效過濾身體中的廢物,使得腎壓升高。;若是處在高血糖狀態時,也易導致腎絲球硬化或腎元破壞,造成腎臟損傷。

每個病人腎臟功能惡化速度不一,只要定期篩檢、早期發現、透過生活型態調整與治療介入,及早控制「高腎壓」,便有機會顯著改善或延緩腎功能持續惡化。黃尚志理事長也提醒民眾,如發現身體不適或異常,應及早就醫、尋求專業建議,並遵循醫師指示、勿信偏方,以免忽略實際病灶而誤用止痛藥,反而忽視了罹患慢性腎臟病的可能性,且濫用藥物反而更傷腎,加速腎臟惡化的速度。

響應2022世界腎臟日,啟動2025台灣腎力計畫,提升大眾「腎臟健康識能」

呼應今年世界腎臟日主題,台灣腎臟醫學會發起「2025台灣腎力」計畫,期望從三大面向提升患者的「腎臟健康識能」:

1.定期執行篩檢:增進高風險族群定期篩檢率,期盼與基層及相關學會合作,宣導三高族群應定期檢查腎臟功能。

2.早期介入照護:國民健康署與台灣腎臟醫學會攜手編製「早期慢性腎臟病照護手冊」,提供基層醫師作為臨床診斷的參考指引,以推動早期介入與治療,阻緩腎臟惡化速度。

3.廣擴照護量能:持續招募專科與非專科基層診所投入腎臟病健康促進機構的認證行列,以精進並擴充基層醫療單位在早期慢性腎臟病的照護量能,提供患者更好的腎臟照護品質。

2022年世界腎臟日獲得各界支持響應,不同科別學會也各提出一項「護腎之道」,期待能從多元面向提升台灣民眾的疾病意識。

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表示,糖尿病患者應每日監測血糖,並建議每年需檢查一次腎功能。

台灣高血壓學會提醒高血壓患者定期紀錄血壓、追蹤腎功能,才能清楚掌握身體健康狀況。

台灣老年醫學醫學會提醒,民眾應遵從醫囑、規律回診的重要性。

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提醒民眾可以藉由日常規律的運動來幫助促進健康。

中華民國診所協會全國聯合會則呼籲,基層診所加入腎病健促機構的認證,共同強化腎臟照護量能。

加入華人健康網LINE@好友,健康資訊不漏接!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 生活 相關文章

49歲林志玲曬高抬踢腿照驚艷網民!靠4招維持112cm逆天長腿:每天做10分鐘V字抬腿、吃一種食物!
she.com
【LINE你睇】他愛上一個泳池 她嫁給一個泳池
LINE TODAY
場景真實呈現!入住《怪奇物語》Will的家「Byers’ home」,將你帶入1983年左右的Hawkins
PopLady
小黑熊活捉大魚找媽媽炫耀! 不小心認錯了「兩隻大熊竟然打架了」
Styletc TW
【記者生涯】媒體鬥影吸睛靚相年代 靚女Model好相與 (Part 1)
報紙佬
【婚姻大事】準新人交往兩年已籌備下月結婚 婆家卻因女方一個背景突然極力阻止
MamiDaily
太古坊糖廠街市集限定美食預告 崩沙腩波浪麵/焙茶麻糬蛋撻/粉紅芥末青檸雪糕
am730
小主人不小心踩到貓尾巴! 「貓咬人、狗嚇貓」掀起一連串反應
Styletc TW
麥當勞加推$36脆香雞翼套餐全新登場 優惠延續四天/指定套餐減$5
am730
【LINE你睇】我的老婆是初音 日男踏入幸福的結婚六週年
LINE TODAY
星期日現場:懷舊以外,老派廣東歌帶來的想像可能——記倫敦「鹹魚白菜也好好味」展覽
明報
盤中食事:泰式蟹肉奄列 看城市空間的善惡
明報
什麼人訪問什麼人:專訪游乃海 電影創作是什麼?(後篇)
明報
無定向學堂:尋抑鬱成因 帶長者走出低谷
明報
社會實驗:怪獸大廈裏的可能性 「城舍」小店連結社區
明報
{逍遙達人}薯伯伯 旅行是一場修煉
明報
ifva的29+1 唔搞好過搞的「裂口」危機?
明報
星期日文學‧激情世界與文學理念:殘雪筆談
明報
她成功「脫貧」卻變得身心俱疲!楊倩琳選擇放過自己、環遊世界:50後迎接最美時刻
幸福熟齡(台灣)
通識導賞:提哈節起舞 照亮異鄉人 尼泊爾儀式因地制宜 團結家人最重要
明報
無名周記:特朗普2.0:複製匈牙利模式?
明報
編者話:歐爾班是誰?
明報
【LINE你睇】共享寵物烘乾機 離譜生活小智慧
LINE TODAY
未來城市:常識科拆人文、科學 自然環境變教學素材 學校如何預備?
明報
新店關注組|UNIQLO全港第二大分店11月29日太古城開幕 首設UNIQLO COFFEE/兒童圖書區
am730
走繩索已經難不倒牠! 超狂德牧在家後院上演極限體能王:成功完賽
Styletc TW
7-Eleven推出全新Chiikawa生活精品 餐具/隨身鏡/卡套/拉鏈袋/咖啡杯
am730
【育嬰貼士】未出牙仔BB都需要清潔口腔 防舌苔更培養一個重要習慣
MamiDaily
#1《普通人的財富自由之道》|普通人通往成功的「平凡之路」
10minscoffeechat_hk
假日好去處最後機會│ 蘇富比現當代藝術拍賣登場:羅斯科與亞洲名家鉅作亮相 公眾開放參觀
青山漫步
蘑菇吞拿魚包
Cook1Cook 煮一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