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吳淡如
圖片 : shutterstock
傳統媒體是鐵達尼號。很多行業都面臨夕陽西照。
事實上,不少精英,比我早看到這個問題。已經有許多比我優秀的傳統媒體精英,看出傳媒終究是無可挽回,雖然還沒有死亡,但必然在慢慢消頹,他們很早就跳出來,成為自媒體的大鱷。
他們在跳出來創業前,也都備受質疑:原來不是很好嗎?開電視都看得到啊!如果他還來自農村,那麼家鄉父母一定會覺得他根本是「吃飽了換餓」。
有不少人現在都是新行業的大鱷了,這當然也經過更辛苦的絞盡腦汁、不眠不休、無數次的與時俱進,還有好幾回的資金斷鏈威脅。
他們的共同特點是:對過去的「沉沒成本」毫不留戀,對於那些實在還很模糊、卻必定成趨勢的將來,懷著強烈的好奇心,堅持著意志力,來為自己的未來轉型。這也可以稱為「預期思維」——就跟投資股票一樣,看重的是未來價值。
不管你有多少資歷,都必須讓你的未來比過去更有趣。只要你活著,想要活得好,其實沒有真正的「退休」,那麼當你把這個願望達到之後,沒有願望了,不就剩下混吃等死而已?
有關於退休,有許多老觀念,都是經不起細思的。我曾經聽過一個線上演講,來自大陸知名的媒體人袁岳。他說:「據統計六八%的人有環遊世界的夢想,但沒一個人會實現的!」
至今都還沒有任何一個人,遊玩了全世界一百九十多個國家。因為大多數人的夢想就只是夢想,沒有行動,不會制定計畫,為自己的目標分配金錢和時間(其實一百九十多個國家要全部遊玩完畢,標準也太嚴苛了。美國有人做過統計,退休後真的開始認真執行環遊世界夢想的,只有三%,這個衡量標準比較寬鬆,退休後有持續性的出國就算)。
這個演講中還有一句實話:「和理想主義者相比,更多的人是亂想主義。」我們把美好的退休當成目標,也常常只基於「亂想主義」。
你把未來的自己當成別人,隨便安排一個模糊的、和別人沒什麼不一樣的目標給未來的自己,跟候選人在開空頭支票一樣:「我沒有故意騙你,不過我也沒想過如何具體實現,就且走且看吧。」
退休,如果意謂著不用工作,那麼一定會陷入某種無聊,某種不被社會需要的空虛。甚至,當你不是一個為家庭帶來收益的人,回家還為家裡找麻煩的話,你就變成了家庭的負面資產。
一般人怎麼看待自己的中老年?的確非常消極。我最常聽見的,中年之後,兒女各自婚嫁,老夫老妻換房子的原因,都是想要換到一個「離醫院比較近」的房子。
誰都知道為什麼,「老了就會生病啊!」人們都是這麼認為的。那麼,誰的生命也都會結束,怎麼沒有人要就近住到離安葬更方便的地方呢?
你會說,當然沒有。因為如果沒救了,就不用急著送過去。但是,如果你的身體已經搞差了,也不會有生活品質可言,那麼急著送急診把自己救回來,真的有意義嗎?
我們可以讓自己不要太早失能,在離開之前平均躺了快八年嗎?我的許多朋友,在中年之後都扛起照顧親人的責任。能不能長命我們未必能決定,但能不能讓自己還能跑能動,醫學證明只要你早點鍛鍊自己,我們的努力應該有些用處。
有關於退休,我們必須有除了「亂想主義」之外的理解。你不必工作了,但是你想做些什麼?
別讓任何人告訴你顛峰已過
現在,每個人大多知道所謂的「被動收入」,這幾年來,被動收入也是詐騙集團拿來吸金的甜蜜誘餌之一。請理解,被動收入只是好好退休的必要條件,但不是充分條件。光有錢是不夠的。
一般人從很年輕就會想到要將「被動收入」當「退休金」,並沒有深究被動收入真正的涵義。其實,你要的是不受限於人的自由,也是一種選擇的自由。
金錢能夠買到的最好東西,是選擇的自由。你不會再為了食飽穿暖或養育家人而失去選擇。但它絕對不是目的。如果退休金成為工作的目的,那麼人生的目的等同在求得一生吃喝拉撒的滿足而已。
不管你努力或不努力,你的人生畢竟會走向終點,雖然殊途同歸,但是要走什麼路、如何走這條路、走得高不高興,都是你的選擇。有限人生,就當來地球體會一遭,那你也該負責讓自己用想要的方式過得好,何況只有你能負責。
身為人,我們都是被「折舊」得很厲害,不過,在這個被折舊的過程中,你還有可以增加的無形資產——你的能力資產。
楊紫瓊在奧斯卡盛會領獎時說:「女士們,千萬別讓任何人告訴你顛峰已過。」在那個以外貌當成最重要資產的演藝圈,這句話饒富深意。
就算你二十五歲時紅極一時,如果只是靠顏值,那麼三十歲時你也可能被安上過氣兩字。輸了青春,什麼都輸。
論財富,她早就不缺了,但她不斷的在為自己找難的路走,在各種挑戰中想要看見自己還能走到哪裡。
鍛鍊自己的路、提升自己的路,都是難走的路,但當中必有一種被幸福感充滿的悸動。
是不是顛峰,只能你自己說了算。就算某個生涯領域已過顛峰,你的眼前必定還有別的山峰,並不是下了一座山之後就無山可爬,這是活在這個變動社會裡,最有趣的地方之一。
不要只想到老了要住在醫院旁邊!救護車的聲音,真的不是太悅耳啊!
點我加入幸福熟齡FB粉專,健康快樂每一天
(本文摘自《這一生值得好好活》,天下文化出版,吳淡如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