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醫療、急救「Team Taiwan」 為國人心肌梗塞黃金治療搶分

台灣健康醫療網
發布於 01月17日09:00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慈恩報導
1月19日台灣心肌梗塞日,持續呼籲民眾保心秘訣「心痛喘、盜冷汗、卡緊叫、救護車」,有胸痛,胸悶,合併冒冷汗和或喘氣症狀,要立即連絡119。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慈恩報導】50多歲的許先生在家中泡澡放鬆時,左胸口與左上臂突然劇烈疼痛,經家人刮痧疼痛稍退後,繼續回到浴室泡澡,但僅僅片刻便失去意識,倒臥浴缸,結果竟是突發心肌梗塞。家人察覺異狀後立即撥打119,救護人員到場後發現心跳停止,立即CPR並使用AED電擊搶救,到院後醫療團隊快速啟用葉克膜爭取搶救時間,並進行緊急心導管手術打通堵塞的冠狀動脈,經數日密集治療與康復計劃支持,病人已康復重返工作崗位。

國人心肌梗塞致死率攀升 急救知識普及是救治環節之一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台灣心肌梗塞學會理事長暨北醫附醫心臟內科黃群耀醫師指出,衛生福利部112年統計心臟疾病是國人第二大死因,其中心肌梗塞的致死率持續攀升,且發病年齡有年輕化趨勢,每年約有1萬7千人罹患心肌梗塞。心肌梗塞發作的黃金救治時間涉及三個重要環節,包括全民急救知識普及、消防救護人員即時取得病人心電圖,提供醫師迅速判讀、連絡後送醫院,透過超前佈署讓病人抵達醫院後,即有萬全準備的醫療團隊順利接手搶救。

急救即時取得病人心電圖 是搶救心肌梗塞重要環節之二

臺北市政府衛生局醫事管理科陳怡龍科長表示,緊急救護是缺一不可又環環相扣的「生命之鏈」,包括儘早求救呼叫119、實施高品質CPR及AED。現場救護部分,臺北市政府消防局建置12導程心電圖即時傳輸技術及心肌梗塞分級送醫機制,成功縮短急救時間,大幅提升救治效率。後續已規劃引進AI協助心電圖判讀,提高診斷速度與精準度,並結合急重症整合系統,即時傳輸病人生命徵象數據予醫院端儀表板,提升急救效率與資源運用。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萬全準備的醫療團隊是搶救心肌梗塞重要環節之三

北醫附醫副院長同時也是臺北癌症中心院長魏柏立醫師表示,北醫附醫高度整合醫院急診、重症、心內及心外各單位動能,積極參與OHCA病人救治,並在病人資訊串聯方面,參與救急救難一站通IIC計畫。北醫附醫急診醫學科趙君傑主任指出,院內結合急診、心臟內外科及護理等多專業團隊,導入高效溝通與判斷機制,成功縮短從入院到完成心導管治療的時間,並將成果發表於國際期刊《JCMA》。

保心秘訣「心痛喘、盜冷汗、卡緊叫、救護車」 莫忘119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屏東基督教醫院副院長暨台灣心肌梗塞學會黃偉春榮譽理事長表示,105年起推推動1月19日台灣心肌梗塞日,持續呼籲民眾保心秘訣「心痛喘、盜冷汗、卡緊叫、救護車」,有胸痛,胸悶,合併冒冷汗和或喘氣症狀,要立即連絡119。亞洲大學附設醫院內科部主任暨台灣心肌梗塞學會秘書長王宇澄也強調,平日掌握急救技能並提高健康警覺,是守護生命的第一步。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 健康 相關文章

諾羅病毒太猖狂!醫無奈:有噁心嘔吐…診所「直接發碗」
中天新聞網
16歲妹子手長小水泡以為汗疱疹 醫一驗驚「是二期梅毒」
中天新聞網
40歲女玩大胃王遊戲「肚子都是胃」 慘住院5天才消化完
中天新聞網
天冷易誘發「偏頭痛」!醫:疼痛頻率增 伴隨「3類症狀」要當心
台灣健康醫療網
「這8種人」比一般人更容易得到慢性腎臟病! 醫教護腎守則
台灣健康醫療網
深度睡眠時大腦正在「大掃除」!研究:安眠藥可能干擾排毒過程
台灣健康醫療網
冬天來碗蘿蔔湯!料理要選對部位 湯品才能甘甜不苦澀
NOW健康(TW)
益生菌大揭密!有助調整體質的益生菌有哪些?7 挑選技巧教你挑對舒敏益生菌
Heho 健康(台灣)
愛吃又怕胖?中醫師教你四招聰明吃不發胖!
VOCO News
心房顫動治療新突破!「1技術」30分鐘改善心悸困擾
台灣健康醫療網
常放臭屁小心身體發出的警訊!!醫:最嚴重恐是大腸癌
中天新聞網
「你的心靈不需要課程」? 心理諮商前你該知道這些事
NOW健康(TW)
老婦椎間盤突出飽受「坐骨神經痛」 「1微創減壓」手術緩解疼痛
台灣健康醫療網
不一定是青春痘!妙齡女「臉部泛紅、大爆痘」竟是玫瑰斑
中天新聞網
56歲男血便揪不出病因 吞「膠囊」內視鏡解出血危機
台灣健康醫療網
糖尿病會好嗎?血糖多久恢復正常?一篇告訴你控制糖尿病前期方法 | Women's Health
Women’s Heal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