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回想去年同樣時間,垃圾徵費正籌備得如火如荼,怎料最終暫緩推行。有指香港環保教育嚴重不足,小不點學堂最後一課來上「廚餘課」,小主角們下農田,反應卻大不同。開始前先揭曉有小不點對這課的總結:「臭!」
簡介:「乜乜乜學校」不教中英數,邀來各界教師,傳授關乎社會議題的價值觀。新欄目「小不點學堂」與明愛莫張瑞勤社區中心合作,跟隨5名高小學生上課去,旁觀體驗學習,探索價值觀教育的可能。
【上課模式】
走到田中去
廚餘回收教育機構「零剩研究所lab0ver」共同創辦人覃必添(Timmy)擔任廚餘課的客席老師,課程設計參考他以往帶領的一次親子活動,原意是讓參加者快速感受食物輪迴,把家中帶來的廚餘轉化成堆肥,投入農田中,最後協助農作物收成。「農田的魅力已經很足夠」,Timmy並不打算多談家中廚餘如何處理,而是「在農田中呈現給大家,講食物、餘物和自己的關係」。
在小三人文科「環保生活」學習主題,涉及廢物處理的篇幅不少。學生須學習減少廢物、節約資源等保護環境的方法,建議學習活動包括調查自己家庭一天產生固體廢物數量,擬定減廢計劃等。Timmy認為,現時小學大推STEAM教育,不少校園有蝴蝶園甚至是種植區,學生對種植或不陌生,「但對於傳統農業可能就距離遠了,現在的小朋友還會不會幫媽媽買菜?」
【課堂剪影】
廚餘「下馬威」
10月中這天出現雨後太陽 ,Timmy形容是適宜下田的好天氣。3位小不點與明愛莫張瑞勤社區中心社工一行人,由堅尼地城千里迢迢來到錦田一個農場,甫抵達便傳來一陣強烈的惡臭。Timmy後來解釋,那是未經發酵的廚餘擺放了兩周的氣味。廚餘臭味恍似打了個下馬威,小不點學堂這課注定是場惡仗。
■活動:參觀農田
流程:
‧Timmy介紹農田環境,再由農夫介紹農作物及種植過程。
記者觀察:
‧Wanderer對農耕毫不陌生,能沿路指出不同農作物的名稱、特性,原來她曾在鄉下農田幫忙。她率先從農田摘了不少莧菜,興奮地說要拿回家煮食。
‧相對Wanderer的積極,唔知(暫名)打從一開始已表現不耐煩,不斷抱怨天氣太熱,反覆說想回家。田邊雜草長得高挺,眾人走過時草會輕掃小腿,唔知(暫名)顯然不喜歡這種刺刺的感覺。
‧Timmy提到農場沒有冲水馬桶,只有旱廁。原以為小不點會嫌棄骯髒,怎料IMO逕自走向旱廁,回來後一副老神在在,似乎沒有被衛生情况嚇倒。
■活動:廚餘處理體驗
流程:
‧Timmy介紹廚餘用途後,參加者協助處理工序包括砸碎蛋殼、往從餐廳集得的廚餘添加發酵菌;其間參加者可倒進從家中帶來的廚餘。
記者觀察:
‧Timmy先問大家,知不知道廚餘有何用途?IMO答施肥,Wanderer貌似純熟,說可倒進廚餘機換積分。參觀農田時表現最抗拒的唔知(暫名)則說:「倒落垃圾桶,送畀垃圾桶食。」
‧桌上放着已曬乾的蛋殼碎和橙皮製成的天然酵素,Wanderer形容酵素味道像柑橘汁的味道,IMO幾經鼓勵才願意嗅一嗅。要把家中帶來的蛋殼倒進桶時,只見IMO用指尖掂着膠袋邊緣,單手伸直保持距離,可見他對廚餘的厭惡。
‧Timmy搬出一桶前一天從餐廳收集的廚餘,內含咖啡渣、果皮等,氣味像咖啡,沒什麼異味。「平時進食都是用手和口,這些都是食物而已。」他着小不點嘗試徒手觸碰,不過沒一人願意。
‧Wanderer和社工按指示把咖啡渣轉移至另一空桶,分批加入發酵菌,過程有點像製作蛋糕。最初IMO和唔知(暫名)完全不肯參與,但「尋寶遊戲」漸有趣味,眾人一同猜測桶中黃色的是梨皮還是檸檬皮,剷一剷又找到不應出現的咖啡濾紙。IMO和唔知(暫名)也靠近,拿起小鏟子幫忙舀起咖啡渣。
【課後檢討】
感官體驗 牢記所學
「他們竟然會不喜歡戶外活動」,Timmy憶述:「他們話好想涼冷氣,那一瞬間我覺得,咦那麼有趣,之前我未遇過。」以往他推行廚餘教育的對象,要不是學校的環保大使,對廚餘議題有一定認識,要不就是年紀更小的親子,「是看到農田一定很有活力的歲數,不是(像小不點)如此有想法的」。小不點對農田的反應,出乎記者與Timmy意料,這次廚餘課啟發他思考,日後要怎樣引起對農業、環保冷感學生的興趣。
農田體驗的主要目標是呈現食物、廚餘與自己關係,喚起參加者妥善處理廚餘,Timmy點出:「很多香港人和垃圾的關係,是當你見不到它的那刻,就等於解決了問題。」 小不點之中,唔知(暫名)的態度正好符合Timmy的描述,就算他按課堂要求帶來「菜頭菜尾」,那也是家人幫忙準備,在他印象中廚餘是屬於垃圾桶的。
教大社會科學與政策研究學系講師李越民點出廚餘課的困境,個別小不點對廚餘以至農業的概念薄弱,「他不是很理解為何要花那麼多時間,千里迢迢去元朗,示範給他看那種『垃圾』原來可以如此處理」。雖然小不點本應從常識科學過堆填區飽和危機,但李越民說他們未必牢記所學,建議可在廚餘課前回顧固有知識,例如類比香港每天廚餘量等同多少個泳池。此外,導師可邀請參加者比較廚餘剛被丟棄時,以及農田中未經處理廚餘的氣味,後者明顯更臭,引發他們思考廚餘處理的重要。
小不點上廚餘課之際,一群嶺大學生正身處同一片農田默默幹活。他們是嶺南大學文化研究系助理教授(研究)梁仕池的社區服務體驗課程學生,該課程與「零剩研究所lab0ver」合作,學生會在社區學習廚餘分類,然後下田把廚餘轉化成堆肥。梁仕池發現,香港學生在小學以後少有感官學習的機會,而很多參與課程的大學生此前從未下田,他們起初對廚餘的抗拒,無異於兩位小不點。
政府在社區設置的智能廚餘機強調「無臭」,用家甚至不會看到儲存的廚餘,梁仕池認為其便利使人們缺少感官學習,無需理解垃圾及其腐爛過程,因此忽視妥善處理處餘的重要。作為課程設計者,他希望參加者不只是習慣廚餘臭味,而是透過親自參與堆肥,了解自身討厭廚餘的原因,改變他們對氣味的理解。要推動環保,人們常常提到「意識改變行為」;但從體驗學習的角度,梁仕池有另一番理解:「有了行動之後,意識才會改變。」有學生上課後,開始把廚餘分類回收,「他們在農田見過廚餘,(知道)原來這些不是垃圾,也不是那麼恐怖的東西」。
小不點的反應不似預期,但Timmy認為針對這年齡層推行廚餘教育仍有其意義,因他們的思維還未被社會框架完全塑形,「仍是會接受新事物、去思考的年紀」。他舉例IMO不介意使用旱廁,其天真爛漫、不怕骯髒的心態使Timmy相當驚喜;反而大人更注重衛生,或不願嘗試。「其實垃圾議題也是習慣的問題」,人們習慣跟隨社會常規,垃圾眼不見為淨,Timmy希望從小打破這種觀念。
所幸的是,IMO和唔知(暫名)最終願意參與,Timmy形容像獲取他們的認同:「他邁進一步去碰(廚餘),那是很重要的過程——由不願意變願意,可能是對這個議題的接受或者關注。」他期望小不點親身接觸後,會發現廚餘不過是食物的下半生,只要經過妥善處理,不一定會骯髒或臭。
文˙ 朱令筠
{ 圖 } 馮凱鍵、受訪者提供
{ 美術 } 張欲琪
{ 編輯 } 王翠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