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

知器而用,在任性中品味飲食日常——葉怡蘭

瘋設計
更新於 2019年07月15日09:45 • 發布於 2019年07月15日09:45

「這一年多來,只要人在家中,我總是不斷地、如泉湧般時時感覺到幸福。」葉怡蘭在《家的模樣》這樣描述新翻修的家,烏托邦似地讓人嚮往。德國頂級廚電Gaggenau邀請十年瘋設計,一同探訪這位能在日常飲食與居家生活中,尋出特別滋味的職人。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Q1.你是誰?請簡短介紹你自己
我是葉怡蘭,我以寫作與研究飲食、旅行及生活為業。我有一個食品雜貨舖、個人網站,公司也有出版方面的經營,經常有各種演講跟採訪,總之是以圍繞飲食生活為工作,內容非常多元。
Q2.請描述自己的創作風格
我的所有創作都是圍繞在認認真真吃飯,以及認認真真生活。
Q3.像和不像自己的作品分別是哪些?
所有作品都是反映我個人。但在我人生裡頭,沒有預料到的是會有一間店。以前認為自己是絕對不可能做生意的,但我仍然只管「耍龜毛」,也就是形塑與把關商品內容、品牌風格與品質,其餘都交給同事跟老公,因為我對錢、經營甚至人際都一竅不通。所以那可能是我生命裡最意外的作品,可是裡面賣的所有東西,完全按照非常個人的需求打造出來的,它其實反映了我的生活。
Q4.2009年時你在做什麼?
2009年是我的網站十周年。1999年創立的時候,應該是國內第一個飲食旅行生活主題的個人網站,原來是想辦雜誌的。那時候我離開VOGUE雜誌,想編一本心目中的lifestyle跟飲食方面的雜誌,但門檻好高,剛好網路剛剛開始,就架了自己的網站。2009時,所有人說網站十年就要開趴,但我個性最不會就是辦趴,我也不喜歡,那就做一件最符合個性的事——出版了一本十周年紀念書,因為團隊最會就是編輯跟寫作。
Q5.2029年時你會在做什麼?
老實說很難回答十年後要做什麼,因為我從來不看遙遠的未來。我從來不會立定志向說要有間店,或者是要成為什麼、要賺到什麼,我從來不會去想實質的目標。我的人生最關心的事,就是當下想做什麼──下頓飯怎樣吃好、下杯茶怎樣喝好、迎面而來的工作要怎麼把它做到最好,以及現在想要做什麼─想推出什麼樣的商品、想出怎樣的書。
可是我還是有一個遙遠的模糊的夢想——希望能「兩隻腳踩在土地上」。希望有一天我能直接住在土地上,有個院子和緣廊,然後就可以在裡頭種菜、風乾、發酵、醃漬、煙燻,那是遙遠的夢想,不知道2029年有沒有希望。那時候我快60歲,應該可以吧?

走進葉怡蘭家中,只見一盡的無香無色。不是說有著時興的那種冷冽極簡北歐氣息,或是明謹日式風格,而是因為親近的柔白棉麻與淺木家具,不刻意喧嘩或低調,自自然然地安處在這個29坪的空間。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所有欲與求,全數歸入在家飲食

性喜雅淡的葉怡蘭,禁不起熱鬧喧嘩的世界。她為新修的住宅安裝氣密窗,於是在室內聞不到一絲戶外的風聲。採訪當天穿著白衣的她說,她也承不住繽紛鬧騰的顏色,縱使自己從不刷洗鍋碗瓢盆,一瞥眼就能看見的菜瓜布也不能妥協,只能是白或灰。而一般女孩喜愛的艷亮彩花乃至馥郁粉香,對她而言同樣過於濃烈而刺激。再問她對於未來如何想像,她卻只說最關注的是現在。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如此寡欲且清靜,但其實,只是因為要把色、聲、香、觸、法都收攏起來,讓所有變化的可能都奉給飲食,或者說,浮生六欲,葉怡蘭都只願從口舌領受。飲食之豐厚多變來自四方,在她踏遍世界,嚐盡各地美食後,最喜歡的,竟是在她那小小地、能不斷領受到幸福泉湧的一方家屋裡,好好吃頓飯。

不吃重複菜色,貪婪之島上嚴苛的任性

如果說,家能如實反映居住者的模樣,那麼這回大刀闊斧整修後,占據整個家四分之一空間的中島廚房,即大大彰顯葉怡蘭以飲食為重心的生活,而她在當中感到舒適且流暢。

這個她喻為「貪婪之島」的廚房,不僅有見多識廣的裝潢工班都不能理解的占比,說自己「真的很愛吃,從早到晚都在想著要好好地吃」的她,更給自己下了近乎苛求的禁箍咒——不吃重複的菜、不喝重複的茶。看似苛刻無理的條件,對葉怡蘭來說,由來都是「任性」,僅僅是因為自己無法接受飲食上的乏味。

任性多麼不易。得多了解自己,並且接受自己的真實模樣,才能走向舒服自在的隨心所欲。而知是一回事,每個身懷絕技的高手都知曉,這又得靠如何深厚的專業支持。例如外在看似隨意無拘的葉怡蘭,面對喜愛的紅茶,能細緻品辨產地品種、海拔地形、季節氣候等等細節。

飲食與書寫,共構享樂人生

她在飲食的日常未曾懈怠,朝九晚二,每日每日地研究食材、跋山涉水熟悉風土,真尋不到原料的,更有乾脆自己製作的行動力。因為任性,於是執著投入,最終能在飲食嘗到真正的快樂,才是她「享樂人生」的定義。

葉怡蘭知道,文字能深化飲食經驗,並結成永恆,而為了寫成文字,得更具意識地去理解消化主廚思想、食材風土、地方文化等細節,並反芻自己跟這頓飯的關聯。寫作與飲食相輔相成,將她的生活結構得更為緊實完整。她也以這樣的底氣,足具熱情地燃燒著——每年一本書、三個專欄、一個PEKOE雜貨鋪、一個出版部門,還有演講、採訪、課程等等塞滿她飲食人生的每個縫隙,過著日本藝術家小野節郎說的「工作就是生活,生活就是工作」的無下班日子。踏實的她,清晰而平靜地對我們說:「我願意為熱愛的事物,跟那些醜惡的現實的、艱難的挫敗的,用盡全力去跟他們對抗或圓熟地去平衡。」

燃燒熱情,有夢想成真的最佳輔助

因為熱愛,也因為生活是這樣的滿載,葉怡蘭做菜極講效率——午餐十分鐘、晚餐四十分鐘。而要能完善效率,她集結長年飲食心得的新廚房深具玄機:兼有洗滌、備料、烹調功能的中島廚房讓動線同一,做菜一目瞭然、管理容易,也不再需要天旋地轉;整個廚房空間不設門片,全以抽屜收納,再也不會有看不到、摸不著、如黑洞般吸納什物的神祕空間;秉持著少即多、用即美原則挑選出來的烹飪器具全數露出在外,隨手就能抓取,而收納位置看似甚無玄機,卻也都是葉怡蘭依據自己的習慣,深思熟慮精細安排的結果。最重要的是,她有Gaggenau的四口爐台——一口瓦斯爐、兩口電陶爐,以及終於來到身邊的檯面式蒸爐。她依菜餚烹飪速度思索工序,多爐齊開,這是她做菜能如此具效率的主要原因。

蒸爐讓飲食清淡的葉怡蘭能專心致力於水煮,她對它一見鍾情,遇見便知「今生一定要有」。爐上的計時器,更是她能確切掌握時間、在煮食過程中安心遊走於廚房與書房的秘密武器。瓦斯爐收邊整齊、一體成型,讓清潔變得十分容易。再加上火力穩定等細節,體現了一個懂得廚房工序,並經過精細思考設計的品牌模樣。能知物善用的葉怡蘭,每一餐的準備都是安穩踏實的。

與物相知,在當下創造未來

葉怡蘭說到Gaggenau,滿是知心人的讚賞。曾經的設計雜誌編輯經歷,讓她見了多少豪華絕美的品牌廚具,但看久了難免萌生距離感,過盡千帆,她仍能在這個戀慕二十幾年的品牌上頭看到自己的影子:「它勤勤懇懇地專注在每個東西的功能上,一直精進,也是我對自己生活的追求。」

葉怡蘭告訴我們,人從來不是孑然一身,至少有物相隨。在飲食這條路上,在懂得自己之後,去選擇、使用適合自己的器物,讓它在自己的生活裡發生關係,十年、二十年甚至一輩子,在和物的相處中,為逐日積累而成的「享樂人生」帶來最堅實的倚靠。有了夢想的厚實倚靠,葉怡蘭認真當下,讓未來自成未來。

圖片提供/Gaggenau

  • 買藝術、玩設計、聽課程,成為<瘋設計會員>,美學素養立刻Level Up!
  • 想追蹤更多設計、藝術與生活類報導?加入<line好友>,帶您欣賞更多精彩創意!
查看原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