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評測】Sonos Arc Ultra + Sub 4 開箱評測 設計更簡約 + Era 式操控不易誤觸 + 音質媲美戲院 + 低音量表現理想 + 加價加得有道理

Unwire.hk
發布於 12月06日13:38

Sonos 早前就推出了全新的家庭影院新產品,包括了電視 soundbar Sonos Arc Ultra,以及超低音喇叭 Sonos Sub 4。究竟使用起來的體驗如何?新版本與上代相比又有何突破?是否值得入手?就讓試用了一段時間的 Edward 為 unwire.hk 讀者們分享一下用後感吧。

Sonos Arc Ultra + Sub 4 開箱直擊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在為大家分享 Sonos Arc Ultra 及 Sub 4 的使用體驗前,同樣地先讓 Edward 為大家分享一下它們的開箱直擊吧。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首先筆者為 Sonos Arc Ultra 開箱,大家可以見到它依然採用紙質包裝盒,不過因為它十分長,所以包裝盒亦十分巨形。

▲打開包裝盒,就已經見到 Arc Ultra 真身藏於布袋內。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拿走喇叭,就會見到底層的淺啡色紙盒內藏電源線、HDMI 線及 3 份說明書。

▲最後撕走 Arc Ultra 貼紙,再從布袋取出喇叭,就可以開始進行駁線及設定了。

▲至於低音喇叭 Sub 4 的包裝盒,同樣與上代差不多。

▲盒面寫著 Sub 4 就代表是最新一代的低音喇叭。

▲撕走封條就可以打開包裝盒。

▲頂層依然見到內藏電源線及 3 份說明書的紙盒。

▲而底層就會見到 Sonos Sub 4 真身。

▲同樣地,撕走 Sub 4 貼紙,再從布袋取出喇叭,就可以開始進行駁線及初始設定了。

改啞面設計風格更修長

先說設計吧,在風格上,無論是 Arc Ultra 還是 Sub 4 基本上都維持上代風格,當中後者 Sub 4 甚至與上代十分相似,而前者 Arc Ultra 就改為更修長的設計。另外,無論是 Arc Ultra 還是 Sub 4 均由上代拋光面改為啞面設計,風格更低調亦更能融入家居設計,至於這種改動大家是否喜歡就見仁見智,反正筆者自己就覺得頗為討好。另外筆者個人使用體驗,雖然官方表示 Arc Ultra 適合配合 50 吋或以上的電視使用,但正如前文所說,今代由於採用更修長的設計,所以真的配合 50 吋或 55 吋電視使用,感覺會有點太長,筆者覺得如果配合 60 吋以上電視使用會更加得體合適,而 60 吋以下的電視,筆者覺得配合 Beam 2 使用會更理想一點。

▲新一代 Arc Ultra 相比 Arc,機身設計更加修長。

▲大家從上圖可以見到與筆者之前使用的 Beam 2(上)相比,Arc Ultra 確實長得多。另外,相比上代採用橢圓柱體設計,今代 Arc Ultra 後方多了一條窄窄的白色圓角柱體,Sonos 將所有操控均移至該圓角柱體頂部,而前方就完全被各單元霸佔,當中自然包括今次新增的 Sound Motion 低音發聲單元啦。

▲這設計初看可能會覺得有點突兀,但優點是左右兩側、頂部更多部分及喇叭背左、右兩側均可擺放發聲單元,並透過網面輸出音效,正是這個新設計,令 Arc Ultra 體積未有增加太多,但發聲單元相比 Arc 足足增加了 4 個(連 Sound Motion 低音單元)。

▲喇叭前方中央位置依然設有 LED 指示燈。

▲喇叭背除了 10/100Mbps LAN 插槽外,亦設有藍牙開關 / 配對鍵及咪高風開關撥鍵,尤其後者採用實體撥鍵設計,如果大家不用語音控制,就可以將它關閉,更穩妥保障用家私隱。不過如果大家想使用新的 Trueplay 調音的話,就必需要開啟咪高風。

▲至於電源插槽及 HDMI 線插槽就移至左、右兩側。

▲雖然官方表示 Arc Ultra 適合配合 50 吋或以上電視使用,不過筆者覺得以它如此修長的設計,配合筆者家中的 65 吋電視使用也只是「剛剛好」,筆者覺得如果電視尺寸比 60 吋細,喇叭會有點「喧賓奪主」的感覺。

至於超低音喇叭 Sonos Sub 4,設計除了改用啞面外,基本上與上代 Sub 3 沒有任何分別,就連端子及配對方法亦一模一樣,所以在此筆者亦沒有太多感受想分享了。

▲至於 Sub 4 低音喇叭(上圖右),大家可以見到與上代 Sub 3 低音喇叭(上圖左)相比,兩者幾乎是一模一樣!

▲前方依然設有 LED 指示燈及配對鍵,位置亦是差不多。

▲不過相比 Sub 3(上圖左)採用拋光表面設計,今代 Sub 4(上圖右)就改為啞面設計。

▲在反光情況下觀看 Sub 3(第一張)及 Sub 4(第二張)的表現,就更加看到兩者外殼的分別。

▲至於喇叭底部,Sub 4(上圖右)與上代 Sub 3(上圖左)一樣,依然設有電源插口及 10/100Mbps LAN 插槽。

▲不過如果大家細心點看,會見到 Sub 4 的機底坑槽(第二張)比上代 Sub 3(第一張)淺了最少一節手指的深度。

▲另外,喇叭腳亦由上代 Sub 3(上圖左)的「」」腳變為橢圓形腳。

▲至於配對方法就與上代一模一樣,也是將手機的 NFC 配對位觸碰 Sub 4 喇叭前方近配對鍵的位置即可。

▲如果大家同時入手 Arc Ultra、Sub 4 及 ERA 300 喇叭 x 2,筆者會建議大家先接駁及設定好 Arc Ultra,之後再加入 Sub 4,完成後 APP 就會詢問用家是否將它連接到一個產品,之後按指示設定即可將它與 Arc Ultra 配對在一起發聲了。

改類 Era 操控更順手終加入藍牙

至於操控方面,今代 Arc Ultra 改動最為明顯,由上代位於喇叭頂部中央位置的輕觸式按鍵設計,改為今代類 Era 式的風格,按鍵由上代設於頂部近中央的位置,改為今代設於更頂部的位置,並分佈於左(語音控制)、中(上一首、播放 / 暫停、下一首)、右(音量控制)三部分,而音量控制亦改為類似 Era 系列的微微向內凹陷,並可向左、右拉動調校音量的設計,令整個控制部分獨立出來,操控更直覺化。另外,整個控制部分向頂移動,亦令喇叭可以騰出更多空間放入更多單元,亦是這個原因今代發聲單元不但由上代的 11 個增至 14 個,更可以在中央加入 Sound Motion 這個低音單元,加強低頻方面的表現。另外,今代除了依然支援 HDMI eARC 接駁外,亦終於支援藍牙接駁,方便用家隨時連接流動裝置並欣賞音樂。當然值得一提的是,終於可支援 Wi-Fi 6 制式,亦令連接更穩定及快捷,使用上亦更加就手,對較新的路由器支援亦更理想。

▲頂部的控制部分,最左為啟動語音控制,當然用家在 APP 設定好後,以語音啟動亦可。

▲而上一首、播放 / 暫停鍵及下一首的輕觸式按鍵就依然設在中央位置,不過相比上代就進一步被移後。

▲而音量控制鍵就設於控制部分最右方位置,並改用類 ERA 式的微微內凹可左右拉動調校音量的設計,操控手感比上代觸控式按鍵更理想。

▲當然,今代最值得一讚就是終於加入藍牙連線功能,而在 APP 中用家更可設定藍牙在空間時自動斷線,以免藍牙連線長開。

低音更明顯配 Sub 3 / 4 更加影戲院化

至於低音方面,今代最大的突破就是加入了全新的 Sound Motion 低音發聲單元,它位於喇叭正中央的位置,令用家即使不用接駁 Sub 3 / 4,也可以享受一定程度的低頻音效。筆者就試過在沒有接駁 Sub 3 / 4 的情況下,單純以 Arc Ultra 輸出音效(連 Era 300 作環繞聲亦沒有),相比上代 Arc,今代的低音輸出確實明顯多了,低音潛得更深亦更實淨,同時聽起來仍算舒服,當然筆者之後加入一對低音喇叭(一邊 Sub 3 一邊 Sub 4)以及一對 Era 300 作環繞聲輸出,配合 Arc Ultra 依然支援 Dolby Atmos 音效,用來睇戲真的可以媲美在戲院的聽感,但如果大家預算有限,或者家居擺位空間不足,單單入手一條 Arc Ultra,對於音質要求不太高的用家其實已經有不錯的效果。

▲Arc Ultra 相比上代 Arc 的最大突破,除了一般發聲單元由 11 個增至 14 個外,更在中央位置(上圖)機內加入全新的 Sound Motion 低音發聲單元,雖然筆者未能打開喇叭內部瀏覽,但根據官方資料顯示,這個低音單元佔據的面積大約與 iPhone 16 Pro Max 差不多,以 soundbar 來說確實是十分大,亦是這原因所以 Arc Ultra 比上代 Arc 長了一點。

▲由於加入了低音單元,Arc Ultra 比 Arc 可以輸出更多量的低頻音效,效果已是不錯,但如果可以配合 Sonos Sub 低音喇叭輸出 bass,再接駁一對 ERA 300 作輸出環繞聲及特效聲,效果會更理想。

▲另外,如果大家家中已有上代 Sonos Sub 3,記著不要放棄舊喇叭!因為今代 Sub 4 是可以與 Sub 3 或 Sub 4 組成雙低音輸出,效果會比單一低音喇叭更加理想。

▲筆者就將 Arc Ultra 接駁到電視,再將一對低音喇叭(Sub 3 + Sub 4)及一對 ERA 300 喇叭接駁在同一套系統,看看用來睇戲效果表現如何。

▲筆者主要用來欣賞串流平台影片,首先欣賞 Netflix 上的「我們的天與地 2」,該紀錄片支援 Dolby Atmos 音效,欣賞起來筆者覺得人聲清晰,動物聲亦在筆者身邊此起彼落,感覺就像真的身處現場般,十分不錯。

▲筆者再瀏覽「GT 跑車浪漫旅」,使用 Arc Ultra 整套家庭影院欣賞這類賽車影片,效果同樣十分不錯,尤其是影片本身亦支援 Dolby Atmos 音效,筆者感覺聽感與迷你戲院體驗到的分別已不太大。

▲當然,它亦支援空間音樂功能,用來欣賞此格式的音樂效果十分理想。

功能依然齊全語音增強效果明顯

至於功能方面,今代 Arc Ultra 作為 Sonos soundbar 系列的最高階產品,依然是最為齊全,除了支援一向也有的 Trueplay 及夜間音效外,亦與 Arc 一樣支援 TV Audio Swap 功能,方便同時擁有 Sonos Ace 的用家輕鬆將音效切換到耳機,以免在夜間睇戲煲劇時影響到家人休息,同時仍可享受到類近 Arc Ultra 提供的音質。值得一提的是,今代 Arc Ultra 的語音增強功能比上代增強了,不但級數新增高、中、低三級,而且效果亦更加明顯,筆者試過欣賞對話而非音效氣氛為主的電影時,開啟了中級語音增強,對話聲已比沒開時「出」很多,開至高級的話就更加理想,不過筆者覺得除非環境聲十分干擾大家收聽對話,否則開至高級多多少少對欣賞電影時的氣氛有一定影響,一般來說中級已「很夠做」。

▲至於功能方面,Arc Ultra 作為 Sonos 的旗艦最頂級產品,自然最為齊全,過往已有的語音助理、夜間音效等功能自然支援。

▲不過今代最特別的,就是強化了語音增強功能,大家可以見到它不只可以開關,開啟後更設有高、中、低三個級數讓用家選用。

▲而在欣賞電影時,用家透過 Sonos 手機 APP 的電視版面,就可以開關語音增強功能,以及設定等級。

▲筆者首先試睇 Netflix 上的「星夢動物園 2」並瀏覽近片尾的演唱會清唱部分,而我只是開啟中級的語音增強功能,歌聲已比沒有開啟時「出」很多,十分「夠做」。

▲另外,如果欣賞像 Spiderman 之類的動作電影,環繞聲十分多,開啟高等級的語音增強功能確實可令對白更加清晰易聽,不過筆者發現會一定程度削弱環繞聲的表現(魚與熊掌……),所以建議大家取個平衡,最多調至中級就好了。

APP 已修正表現回復正常

最後一項筆者想分享的,就是 Sonos 的全新手機 APP。雖然它已推出了一段時間,但之前改動版面後一直也存在問題,像筆者之前就發現與 Ace 耳機配對時會間或操控不到。Sonos 一早就承諾會盡快解決 APP 問題,而去到推出 Ace Ultra 及 Sub 4 後,Sonos 就同時推出新版 Sonos APP 的更新,筆者試玩過後整體表現確實已回復正常,配對不同喇叭沒有再出現任何錯誤之餘,所有功能都已可使用得到,不過筆者發現如果要用盡 Sonos APP 的所有功能,尤其是如果想使用新版極易設定的 Trueplay 調音,iOS 版本使用起來會更加理想(據知原因是 Sonos 的收音咪與 Apple 在 i-Devices 上採用的收音咪是同一款),而 Android 的話,就仍未用得到可以坐定定即可進行 Trueplay 調音這項功能了。

▲早前 Sonos「新 APP 之亂」(?!),官方經努力一個月後終於推出修正檔,大家更新後就可以如常使用了。

▲開啟後,除了版面改動過要重新適應外(相比舊版 APP),其餘一切之前的問題似乎都已回復正常了。

▲另外 Arc Ultra 亦支援新版的快速 Trueplay 調音功能,不過暫時就只支援配合 iOS 裝置使用。

▲要使用 Trueplay 快速調音,只需要安坐在「皇帝位」,坐定定進行設定就可以了。

▲之後大家只需要按指示進行設定就可以了,整個設定過程十分簡單,不過記著要在超安靜的地方調音(連風聲、冷氣聲都不建議有)。

▲至於其他設定功能在新版本的 APP 中依然設有,使用上只需要重新適應即可。

總結:加價但體驗幾何級數提升值得入手

相信大家在初接觸 Arc Ultra 時,看到定價足足比 Arc 加了 1 千大洋(如果相比初推出時的定價更是不止這數),肯定會感到猶豫,畢竟千多元說多不多,說少不少,如果體驗沒有明顯分別,為何我不買回上代?但筆者體驗過 Arc Ultra 後,不止設計上更加低調簡約更能融入簡約家居設計,Era 式的操控亦令誤觸更少(不過對於習慣使用 APP 操控的用家應該影響不大吧?)。不過 Arc Ultra 的最大優點,就是加入了 Sound Motion 低音發聲單元後,低頻量相比 Arc 提升了最少一倍以上,即使不連 Sub 也可以欣賞到一定程度的低音效果,對於喜歡睇戲但家居擺位空間有限的用家,可以單單入手 Arc Ultra「一 bar 走天涯」確實是十分體貼的配置。所以今代雖然明顯增加了入手成本,但給予用家的體驗是超過這個「加價」幅度,感覺就像「加了價買兩餸飯但畀了大家四個餸」,筆者覺得是十分值得入手的。至於 Sub 4 方面,筆者就覺得整體表現與上代差不多,依然表現出色但只是換了啞面,如果對於低音要求不高的用家,配合現時減了價的 Sub 3 來使用可能是更划算的方案。

======

加入 unwire thread 傾傾科技背後黑暗事

========

• 不想錯過新科技 ? 請 Follow unwire.hk FB 專頁http://facebook.com/unwirehk/
• 要入手生活科技潮物 即上 unwire store
https://store.unwire.hk/

更多 科技 相關文章

YouTube香港公布2024年度十大排行榜 翁靜晶成熱門創作者、《黑玻璃》大勝
am730
Nvidia RTX 50 系列顯示卡性能大躍進 旗艦 5090 預計增幅達 70%
Unwire.hk
Apple 即將在歐洲下架多款 iPhone!原因竟然係咁,香港有無影響?
Mobile Magazine
陸續取代 iPhone 原生「打電話」功能!WhatsApp 將加入全新撥號器,可致電給任何人
Mobile Magazine
《金庸群俠傳》將以 PC/主機遊戲回歸 AAA 級製作帶你再闖江湖
流動日報
切爾諾貝爾發現抗輻射狗 被遺棄寵物狗後代已適應環境變化
Unwire.hk
讓壞掉的 PSP 變身迷你 PS2 Retro Mod Works 推出 PS Placeable
流動日報
全新平治 EQV 七座電動 MPV 登場 智能科技與豪華舒適兼備
Unwire.hk
「雙截龍再臨」數位版開放預購!預購預告片也一併公開!
Saiga NAK
Sony:不擔心 PSS 玩家轉會 PC PS5 首席設計師:兩個市場存根本性差異
Unwire.hk
DJI 回歸銅鑼灣開店 羅天宇分享玩初代航拍機經驗
Unwire.hk
蘋果 20 吋摺疊式 iPad 設計曝光 將 2 台 iPad Pro 合併
流動日報
美國法院駁回 TikTok上訴 1 月 19 日前出售或在美國關閉
流動日報
今年 9 個月錄 8400 宗網購騙案 損失總額近 3 億
Unwire.hk
ASUS「ProArt」推出木質設計的高級PC機殼!
Saiga NAK
【評測】ROG Phone 9 Pro Edition 開箱評測 打機感覺像出「cheat」
Unwire.hk
SEGA跨年超級優惠活動,「人中之龍」系列最多可享56%OFF折扣!優惠活動第一彈於12月16日開始
Saiga NAK
華爾街日報:超薄設計 iPhone 17 Air 定價將低於 Pro 型號
流動日報
英國警方測試新技術 人面識別程式協助尋找通緝犯
Unwire.hk
調查發現多數 iPhone 用戶認為現時 Apple Intelligence 功能沒有太大價值
流動日報
天氣轉涼聖誕禮物推介 Momax首推輕巧迷你暖風機
am730
Switch 2保護殼洩密? 任天堂新機尺寸及設計曝光
am730
iPhone 17 或將大改外觀 供應鏈消息指相機配置有全新設計
Unwire.hk
傳明年 Apple Watch 將引入高血壓監測功能
流動日報
【教學】冗長文章 AI 變成有趣電台節目 Reader by ElevenLabs「聽」文章不再暈車浪 + 學習外語方便
Unwire.hk
AI 耶穌能聽見你的懺悔嗎? 宗教學者這樣說
Unwire.hk
微信封鎖 209 個帳號 涉利用 AI 仿冒名人促銷
Unwire.hk
2D對戰格鬥遊戲「HUNTER×HUNTER NEN×IMPACT」中「莫老五」正式參戰!角色參戰PV公開!
Saiga NA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