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報告》提出推動遊艇旅遊,初步構思在香港仔避風塘擴建部分、前南丫石礦場、紅磡站臨海用地三個選址,將每個地點遊艇泊位設施與岸上的餐飲和娛樂等串連起來,吸引高端消費。
從事遊艇二手買賣的陳翹標指,12年前初入行時遊艇業仍是起步階段,香港只有不足10間遊艇公司,他要靠周圍參與活動拓闊人脈,初入行首兩年一艘遊艇都賣不出。後來慢慢發展,加上新冠疫情下港人無法外遊,更多人玩遊艇,本港遊艇公司目前增加至約40間。
陳翹標:本港發展遊艇業具優勢
他現時每年可賣出約5至10艘遊艇,主要是400至500萬元的中小型遊艇,今年遊艇總成交價接近8000萬元,客群從香港人,轉以東南亞買家為主。他亦對遊艇業發展感到樂觀,指香港的遊艇業發展成熟,在全球市場亦具備優勢。陳翹標解釋,港人喜歡買新遊艇,亦懂得保養遊艇,吸引東南亞買家來港購買二手遊艇;另外,相較内地購買遊艇需付約40%稅,香港買遊艇能免稅,而且擺放在香港亦很安全;加上香港鄰近內地,方便內地客直接開車來港上船。
陳翹標亦提到,香港處於世界較中心位置,意大利、英國及法國等等地遊艇品牌會選擇香港作為進軍東南亞市場的窗口,一有新型號,就會率先來港展出。他建議政府多舉辦遊艇展覽,可提升香港的知名度,亦能吸引更多海外買家、遊艇銷售員來港,推動遊艇旅遊。
他又說,本港造船業青黃不接,希望政府能放寬輸入外勞,確保有足夠技工負責維修保養遊艇。
造船業:本港大部分船廠以遊艇保養維修為重要收入來源
陳翹標的父親是入行超過60年的南區造船業總會主席陳基,陳基自小在爸爸位於筲箕灣的船廠幫忙,約17歲開始半工讀入行學造舢舨,指本港造船業在六、七十年代,因捕漁業需求發展蓬勃,當時香港仔及鴨脷洲共有100多間船廠,船廠平均一年可造兩至三艘大船;到80年代,漁業式微,對漁船的需求減少;加上許多船廠技工轉行從事建築業,導致造船業人工上升,造價較高的中型漁船多轉向內地船廠建造,香港仔一帶的船廠減少約四分一,船廠亦開始轉型為遊艇維修保養。
不過陳基提到,本港遊艇泊位長期緊張,阻礙遊艇業發展,例如減少客人購買遊艇的意欲,間接影響依賴船廠維生的船廠,希望政府能放寬遊艇停泊於避風塘的尺寸要求,並增加遊艇泊位。
記者:蘇楚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