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及2021年財金官員提議狂加港股印花稅30%,初哥在此方案未通過前已撰文指出弊端,當世界各地減收或不收股票印花稅,而香港與之背道而馳,猶如搬起石頭砸破「國際金融中心」這隻金蛋。初哥立即約見立法會議員,痛陳利害,強調實施後稅收會因加得減,高頻交易轉投其他市場。香港經濟與股市處於水深火熱之際,宜盡量讓市民休養生息,推出之政策應以廣大市民利益為依歸。
現實證明,初哥當時所講的理據充分。狂加印花稅後,港股成交長期處於1,000億港元以下,指數大升或大跌,也未能推動成交超越1,500億元,市況淡靜,了無生氣。經過各方力勸下,當局終於面對現實,今年在施政報告中宣布下調印花稅至0.1%,還原本來的面貌。措施實施後,恒指現時每日平均成交量均較之前高出甚多,高峰期更誇張至逾5,000億元。印證政策制定或改動需要多方面考慮,並認真諮詢「紅褲子」出身之行內人士,而非象牙塔內的意見。
言猶在耳,聯交所上市科上周又推出新股進行改革計劃,諮詢期至明年3月19日,美其名是提升香港上市證券市場競爭力,優化首次公開招股(IPO)市場定價及公開市場規定建議,然而細看之下,部分建議值得商榷。
新股分配至公開發售方面,當局建議現有國際配售不足額,可回撥20%至公開發售部分。此建議應取消,因散戶財力有限,亦不知國際配售情況,回撥20%容易令孖展客失去預算,迫於無奈進行斬倉行動,拖累股價。公開發售部分應該維持最多10%,國際配售不足額顯示大戶對此股無甚興趣,那剩餘的集資額度可予以撤銷,起碼不會強行大量分配給散戶。
靈活定價方面,當局建議允許上調定價較發售範圍上限高不多於10%,此為極不公平,因定價屬於預知範圍,認購者覺得訂價合理才會入飛,入飛後卻「肉隨砧板上」,隨意被迫加價接貨,哪有這樣的道理?除非調高定價,可以容許選擇「退飛」則可以考慮。
場外交易市場方面,現時只得3間證券行進行新股暗盤交易並不公平,應該取諦或全面開放合法化。
公眾持股方面,基本回撥應有50%,除非集資額巨大之巨企,回撥亦應有20%或以上。現時建議如少於或等於60億元市值,公眾持股才需達致25%是行倒車,對廣大散戶認購並不公平,變相傾斜於國際配售者。
不患寡而患不均,政策應以各方利益為依據,取得平衡點,太傾斜某方面,對社會整體不是好事。初哥以上反建議只是拋磚引玉,望有能之士提出更好方案,帶領香港股票市場走出陰霾。寫到此處,初哥想起近年港股飽受沽空盤蹂躪,有關當局應推出諮詢期,檢討本港的沽空制度,及如何挽救低迷的股市重出生天,才是當前急務。
資深股評家 鄧建初
(縱橫香港金融圈近三十年,看透股壇光怪陸離,經歷多次「缸湖」浩劫,人稱「初哥」。)
東網網站 : https://on.cc/東網Facebook專頁 : https://www.facebook.com/oncc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