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翁「放射線直腸炎」血便、大腸鏡檢查滲血 醫:不是癌症

中天新聞網
更新於 16小時前 • 發布於 16小時前

一名72歲老翁因解血便就醫,除了便秘外並無其他症狀,不過曾接受過攝護腺的放射線治療,醫師為其安排大腸鏡檢查,所幸無發現惡性腫瘤,不過直腸卻有一處在滲血,確診為「放射線直腸炎」。

一名72歲老翁因解血便就醫,除了便秘外並無其他症狀。(示意圖/Pixabay)

收治該名老翁的胃腸肝膽專科醫師張靖表示,老翁除了便秘外,沒有腹痛、食慾變差、體重減輕等症狀,不過已數年沒進行大腸鏡檢查,所幸經過檢查,整段的大腸皆無發現惡性腫瘤,不過在靠近肛門口附近的直腸,發現脆弱的黏膜與微血管增生,為典型的「放射線直腸炎」,這種發炎經常有滲血的可能,尤其是當糞便太硬而摩擦時,導致老翁出現血便的問題,且檢查的當下還有一處血管正在出血,於是立馬使用止血夾將傷口穩定而成功止血。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張靖說明,「放射線直腸炎」來自攝護腺、膀胱、子宮頸和卵巢等骨盆腔器官,因癌症緣故,在長期接受放射線治療後所產生的併發症,因在放射線治療過程中,除了將腫瘤細胞消除外,於附近的直腸黏膜也可能遭受波及,導致微血管擴張與增生,而此時太硬的糞便摩擦到此處的黏膜,就可能出血。

有高達30%曾接受骨盆腔器官放射線治療的患者,遭受放射線直腸炎所苦。(示意圖/Pixabay)

張靖指出,根據統計表示,有高達30%曾接受骨盆腔器官放射線治療的患者,遭受放射線直腸炎所苦,而除了血便外,可能還會出現腹瀉、裡急後重、糞便黏液等症狀產生。其診斷需要透過大腸鏡先排除其他原因造成的發炎與血便,尤其是惡性腫瘤,再加上病史有接受過放射線的治療,才能確認為放射線直腸炎,而大腸鏡檢查的同時也可確認發炎影響的範圍和嚴重程度。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在治療方面,有像是藥物治療、高壓氧治療、內視鏡治療、手術治療等,在不同的嚴重度上給予相對應的幫助。張靖提醒,血便原因千奇百種,大多是良性的腸道問題所引起,如痔瘡、肛裂、發炎、潰瘍等,少部分則為惡性腫瘤所誘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