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突胸悶、心絞痛好轉別大意!醫曝潛藏危機 這樣做避免惡化

台灣健康醫療網
發布於 2024年10月16日11:00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慈恩報導
朱永譁指出,根據統計,發生心絞痛最常見有四個常見時間點(4E):分別是運動(Exercise)、吃飯(Eating)、情緒波動(Emotion)以及天氣變化(Exposure to cold weather)。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慈恩報導】35歲陳姓新手爸爸日前抱著剛出生孩子上樓換尿布,結果才走到二樓就感到胸悶、心絞痛,休息後狀況雖好轉,但妻子仍催促就醫,一開始心電圖顯示正常,但醫師安排運動心電圖檢查後發現波形現異常,進一步檢查後建議安排心導管支架手術,順利打通阻塞80%的「左後迴旋支」血管,讓他放心享受親子時光。

心臟缺氧「冠心病」 嚴重恐猝死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心臟內科醫師朱永譁指出,心臟表面有多條動脈血管(冠狀動脈)負責供應心臟血液與養分,一旦血管發生狹窄或堵塞,血液與養分就不易通過,連帶就會造成心臟缺氧而引發心絞痛,甚至發生急性心肌梗塞,進而導致心臟肌肉壞死、心臟衰竭甚至猝死,也就是所謂的「冠心病」。

心絞痛年齡層降低 常在運動吃飯、情緒及天氣易發生

朱永譁指出,根據統計,發生心絞痛最常見有四個常見時間點(4E):分別是運動(Exercise)、吃飯(Eating)、情緒波動(Emotion)以及天氣變化(Exposure to cold weather)。而原本應該這屬於50歲以上中高年齡族群的心血管疾病,近年來隨著飲食習慣、個人作息以及抽菸等因素,導致出現心絞痛的年齡層有降低趨勢。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胸部緊縮感或疼痛快就醫 藥物治療無效再手術

朱永譁提醒,心絞痛的典型症狀包括胸部緊縮感或疼痛,有如被重物壓迫一般,經常也會伴隨著呼吸困難、胸悶等症狀,這些症狀通常在靜止狀態下會有所緩解,但隨著病情的加重,症狀也可能變得更頻繁和持久,必須由醫師綜合病史和症狀評估後安排檢查判定,例如心電圖(ECG)、運動心電圖、心臟灌注掃描、冠狀動脈造影等,檢查血管是否有阻塞。

不過,朱永譁強調,並非有心絞痛症狀都必須安排手術,若血管阻塞小於70%時,會建議先以藥物治療為主,除非藥物治療效果不佳,或者患者本身體況難以改變,才會建議安排做心導管檢查,後續再評估執行心導管氣球擴張術或放置心血管支架,避免病情持續惡化。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減少攝取高飽和及反式脂肪 持續規律有氧運動保健康

朱永譁呼籲,平時應該減少攝取高飽和脂肪及反式脂肪,多食用新鮮水果和蔬菜,規律地進行有氧運動(每週5-7天至少30分鐘的中等強度運動),以改善血壓控制並降低心血管疾病死亡率,每次持續運動時間應超過60分鐘,但血壓控制不良患者(收縮壓>160 mmHg)則不建議進行高強度運動,同時務必戒除抽菸及過度飲酒,以及維持情緒穩定,降低生活壓力,必要時不妨安排定期體檢早期發現潛在問題。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 健康 相關文章

40歲以上男性最常見!泌尿道結石發作 痛起來懷疑人生
NOW健康(TW)
皮膚「4異狀」恐是糖尿病徵兆 醫示警:不是沒洗乾淨
中天新聞網
【性別】2歲童一直當公主養 驗血才知擺烏龍 網民:究竟邊個錯?
MamiDaily
胃癌最愛A型!B型小心肝癌 4血型「對應高風險疾病」曝
中天新聞網
氣爆後出現創傷心理反應 心理師教用「五字訣」緩解焦慮
台灣健康醫療網
阿茲海默症新療法!「磁性奈米粒子」有效清除毒蛋白
中天新聞網
更年期女性「5大代謝警訊」報你知!「飲食心法」助力對抗人生新挑戰
台灣健康醫療網
台中新光三越氣爆傷患增至39人!11人住院5人還在加護
中天新聞網
死亡率高達50%!他「主動脈剝離」突胸痛昏迷…清醒已在加護
中天新聞網
【精神健康】節日食多了感罪咎 4招應付食物焦慮
活好的 So Fit So Good
降血壓藥一吃就是一輩子?血壓正常可否不吃藥?醫籲遵醫囑勿自行停藥!
台灣健康醫療網
花蓮41歲民代主動脈剝離逝世!醫揭:恐跟遺傳有關
中天新聞網
皮膚有異狀恐是身體在求救!醫曝:不是沒洗乾淨
中天新聞網
中廣身材小心!胖肚子比胖全身還要致命 這樣做可預防
NOW健康(TW)
抗流感這樣吃!營養師:豆漿、黑巧克力助增強免疫力
中天新聞網
睡眠有助激發靈感! 一覺醒來記憶重組瞬間得到新啟示
NOW健康(TW)
越南旅遊注意!峴港爆發麻疹疫情今年已245例
VOCO News
只靠運動不夠!他「堅持不打疫苗」染流感併發重症進加護
中天新聞網
吃檸檬+薑+醋能通血管? 錯!用2飲食法、4招護心減少心血管疾病風險
台灣健康醫療網
中老年注意!他「半邊屁股痛半年」 竟罹多發性骨髓瘤
中天新聞網
嘴破痛到想哭!營養師曝:吃奇異果、鹽水漱口恐更嚴重
中天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