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電影曾經在東南亞很受歡迎,但過去十多二十年間,當地觀眾已經改變口味,香港電影彷彿與他們愈走愈遠。早前「香港電影巡禮」於柬埔寨金邊站舉行,來自東南亞不同國家的片商相聚,分享對香港電影發展的看法。他們覺得最重要的是,香港電影從業員可以多到東南亞與他們交流。
馬來西亞電影買家、GSC Movies總經理鄧友光被一眾片商稱為「大哥」,擁有幾十年的買片經驗的他,直言以前在馬來西亞,每部香港電影都很受觀眾歡迎,但近十多年愈來愈多荷里活電影,香港電影就開始走下坡。「當年《無間道》曾掀起一個新的熱潮,之後沒有太多香港電影,整體開始一直走下坡。香港監製都為了大陸市場而拍片,大家的味道都不同,直至去年的《毒舌大狀》,有個新的希望,今年《九龍城寨之圍城》亦有一個新趨勢。」
《毒舌大狀》在馬來西亞大受歡迎,鄧友光透露,因為不少東南亞觀眾都有看過黃子華之前的電視劇,因此已經對他很熟悉,覺得他夠「粗」。「雖然《毒舌大狀》並不是笑片,而且亦沒有很『粗』,但大家都已經知道他是誰。加上劇情講述社會公義,觀眾看完會覺得即使被欺負,都會有人幫自己。」柬埔寨最大的發行商蔡世豪透露,本地人都是看TVB長大,因此TVB的藝人,例如黃宗澤、陳豪等,在柬埔寨有很多本地人的粉絲,比電影明星更受歡迎。」
由大馬到緬甸工作的發行商葉敏兒表示,荷里活電影比較大眾化,因此當地觀眾較易接受。「緬甸年輕一代比較留意內地的影視作品,但他們仍然認識成龍,稱呼他為Uncle Jackie。他們的家長那一代都已經熟悉成龍,如果Uncle Jackie現在有片上,上一代的觀眾都依然會支持,更會帶家人去看,因此新一代觀眾覺得《功夫瑜伽》都可以接受。不過整體而言,他們對香港的製作比較陌生,反而對大陸演員比較熟悉。」
近年香港政府積極在外地推廣電影業,馬來西亞電影買家鄧友光表示,近年不少香港電影都是關於社會題材,東南亞的觀眾沒有甚麼共鳴。他直言如果香港電影工作者想發展東南亞市場,應該多到當地與片商見面交流「明白內地市場是『大佬』,所以過去十多年大家都忘了跟我們交流。之後要過來多傾偈,過去傾得太少了。」馬來西亞電影監製許美玲和越南發行商Phong Duong均表示,香港有關機構近兩三年才積極開拓東南亞市場,「只是剛開始,還未知道成效。」柬埔寨最大的發行商蔡世豪認為,現在的電影市場不再是傳統的買和賣,互相了解是很重要。「香港電影巡禮柬埔寨金邊站於上月舉行,本地製作商都很感興趣,積極參與交流活動。」
撰文、部分攝影:機
Xue Wei 一個無創作自由嘅地方你仲想要求啲咩呢??唔通拍腳𩣑大fat之萬佛朝宗呀!?🤣
08月07日14:25
洛子楓 「功夫瑜伽」😳😐😶
他直言如果香港電影工作者想發展東南亞市場,應該多到當地與片商見面交流「明白內地市場是『大佬』,所以過去十多年大家都忘了跟我們交流。之後要過來多傾偈,過去傾得太少了。」
既然佢哋東南亞都話內地市場先係「大佬」
又何必仲要香港呢邊同佢哋傾呢🤷🏻♂️
搵「大佬」啦
同埋上面高票房嘅新聞成年先一兩部;翻炒嗰啲,咩万刀甲、黃一山再版唔知《九品芝麻官定》點秋香,唔奶晒蟹都唔會有新聞
可能只有仆直、得幾十數百,頂盡上千("千"咋,後面無"萬")票房先有報道
中港兩地嘅片大收上百萬千萬億嗰啲太過「謙虛」完全唔報啦
08月07日16:14
G Chn 記得呢齣戲係”唔同結局”嘅開始‼️
08月07日15:20
667942 香港電影只懂得揾那些有名氣但又不識做戲的所謂紅人來演,根本就是倒米。
08月07日14:43
Manfred 請查一下香港電影產量及政府政策的關聯
08月08日01:20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