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青少年心理健康卡關!台美專家齊聚分享經驗 盼建立完善制度

台灣健康醫療網
發布於 9小時前 • 健康醫療網/記者王冠廷報導
根據衛福部統計,15至24歲的自殺率逐年攀升,2023年每十萬人中有10.9人自殺,情況不容忽視。

【健康醫療網/記者王冠廷報導】「青少年情緒障礙問題」近年來引發社會關注,諸如憂鬱、焦慮、自殺、校園青少年犯罪等行為皆有增加趨勢,令家長與各界擔憂。對此,亞東紀念醫院與台灣認知功能促進協會聯合舉辦「青少年情緒障礙國際研討會」,針對近年社會關注的青少年情緒問題,邀請美國專家分享專業經驗與解決方案。

台灣15-24歲自殺率攀升 情緒照護不容忽視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根據衛福部統計,15至24歲的自殺率逐年攀升,2023年每十萬人中有10.9人自殺,情況不容忽視。台灣認知功能促進協會理事長、亞東紀念醫院神經醫學部醫師甄瑞興說,希望透過這場國際研究會提供有力參考,並呼籲未來應建立專門針對青少年需求的照護中心,以提供更完善的支持與協助。

新北市教育局局長張明文表示,基層學校面臨的最大挑戰是學生的情緒照護,若能整合資源,協助家長與教師學習應對情緒問題,將有效促進孩子身心健康,進而打造具韌性的台灣。

現任健保署副署長、前心理健康司司長陳亮妤則表示,去年有1萬名高風險對象需要心理協助,今年擴大服務量能,以照顧更多需求者。對於網路原生世代,心健司已推動多項針對青年及年輕成人的心理健康專案,讓有需求者能及時獲得支持。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情緒問題為「神經多樣性」 強化社交有助改善

美國猶他州的家庭治療師Tony Mosier指出,台灣和美國同樣面臨高自殺率問題,且男性比例較高。他強調,美國採用連續照護體系,提供從日照到住宿機構的整合性支持。對於反覆情緒問題的個案,環境控制與專業住宿型治療能有效促進情緒治療及社交訓練,而青少年的療程多以活動導向取代談話治療。

另一名醫師James Palmer表示,美國已將自閉症與過動症視為「神經多樣性」,而非疾病,尤其疫情加劇了孤獨感和情緒疾病,他強調社交連結對心理健康有其重要性,且「腦部韌性」有助於情緒調節與關係修復。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美國專家Anthony Hansen也分享荒野治療經驗,透過自然環境與活動導向療法,能幫助青少年遠離科技,建立自信與社交網絡。在專業團隊支持下,結合家庭參與以及全人治療,有助於治療持續鞏固並達到長期效果。

盼推廣正確認知 加強國家資源投入

北榮陳牧宏主任表示,15-24歲年輕人自殺率攀升,顯示心理健康議題亟需重視。北榮與教育局合作推動「醫院上學模式」,由多專業團隊協助精神重症青少年,並呼籲各地醫院設立符合青少年需求的照護中心,加強國家資源投入。

國教行動聯盟理事長王瀚陽則提到,作為家長代表,最重要的是推廣對「神經多樣性」的正確認知,讓孩子能獲得精準的治療與健康發展。他期望不再將神經多樣性視為疾病,也希望家長與孩子在治療、康復過程中不再受到異樣眼光對待,營造更具包容性的社會氛圍。

推動綠色照護、冒險治療 提升心理健康水平

亞東紀念醫院精神部心理健康與綠色照護科主任陳俊霖表示,亞東醫院已引進多種「綠色照護模式」,根據不同年齡層設計專屬療程,包括園藝治療、動物輔助治療、自然環境活動等,能協助患者提升心理健康與生活品質,促進心身平衡。

此外,陳俊霖指出台灣也積極推動「冒險治療」,亞洲體驗教育學會將於2025年主辦第十屆國際冒險治療研討會,屆時來自各國專家學者將分享最新實務經驗與研究成果,期待社會各界一同參與,共同關注冒險治療發展及其對心理健康的貢獻。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 健康 相關文章

【栗子】秋天來臨 栗子當造 一天可以吃多少顆?當中營養價值是多少?
高燒 Gofever
【鼻塞】不止敏感傷風 成因有多種 長期鼻塞不容忽視
活好的 So Fit So Good
流感季節來了! 營養師教你如何「吃」出免疫力
台灣健康醫療網
99歲人瑞「少7根肋骨」見證歷史!醫解答:現在還活著的病人太少見
中天新聞網
生命鬥士|患罕見病大女Isabella再創奇蹟成功行走,在運動會沒有助行器下完成賽程!鍾麗淇感動落淚:是我堅強的動力。
Medical Inspire 醫.思維
女性注意!愛吃「4大類食物」害子宮肌瘤狂長 白麵包、咖啡都中
中天新聞網
AirPods Pro 2能當助聽器?美國已核准,台灣能使用嗎?
康健雜誌
紅茶、綠茶哪個更好?醫提出「5分析」:適量飲用都能為身體帶來益處
中天新聞網
死亡率比常人高出5倍! 老年衰弱症恐讓身體隨時垮掉
NOW健康(TW)
愛吃紅肉「腎功能惡化」風險高40%! 醫揭「四隻腳動物的肉」都算是紅肉
中天新聞網
父子同患心臟病 前後「冠狀動脈繞道手術」共患難!
台灣健康醫療網
乾燥症不只眼睛乾!中醫教你按壓穴位 遠離惱人乾燥症
NOW健康(TW)
外泌體熱潮席捲醫美!選購前不可不知的三大醫師提醒
台灣健康醫療網
不是針眼!他眼瞼長小顆粒...經切片後才知罹罕見「皮脂腺癌」 醫示警了
中天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