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聽到父母表示要孩子自動自覺十分困難。爸爸媽媽總是抱怨孩子不把父母之言聽入耳,往往做一件事都要三催四請,甚至最終起爭執,有損親子關係。有見及此,兒童心理學家Dr.Rosa郭博士便帶來5招,培養自動自自覺好孩子,爸媽不用再勞氣!
撰文:郭博士 Dr.Rosa |圖片:Shutterstock|編輯:Ruby
郭博士日前分享一篇文章,有關很多家長因同一個問題,向她請教。情況是他們的孩子總要三催四請才能完成要做的事,孩子又不按照父母的指示,總要父母說幾次,才施施然去做事。於是郭博士分享5招,並附有應對方法,讓爸媽教出自動自覺的孩子!
第1招:孩子不聽指示、不自動自覺 因孩子未知指令的重要性
孩子並不會明白為什麼他洗不洗澡對父母而言是如此重要的,孩子可能這一刻有他正在做的事情,而這件事對於他來說是更加重要(但對你來說並不是那麼重要)。對於孩子來說,他享受玩耍,能通過玩耍來學習。當你留意到孩子正在自己玩耍時,反而爸媽心中應感欣慰。因為孩子正在自動自覺去娛樂自己,而非依賴父母長期陪伴。
應對法:
首先,了解一下孩子,觀察一下這一刻孩子的行為,並且提及他認為重要的事情。
「嘩!你依家起緊一個非常好嘅城堡!你能解釋畀我聽佢點樣運作㗎?」
然後給孩子一個提示,讓他知道你有一件事想要告訴他
「小明,現在是洗澡的時間,你希望現在我陪你去洗澡,還是你想先玩耍多5分鐘?好的,你希望多玩耍5分鐘。好的,那你要答應我,我們握個手, 5分鐘之後你便會去洗澡。」
第2招:幫助孩子準備好接下來要做的事
家長有否留意,當專注電腦螢幕上工作時,很難把專注力移到你的孩子身上。其實每天孩子也有相同的情況,當孩子聽到指示,而當他正在專注做其他事情,他們並沒有足夠腦部空間來聆聽父母所說的話。
應對法:
家長宜先給孩子一個提示,然後在5分鐘之後進入孩子房,先與孩子做一個溝通!「嘩!你的城堡越嚟越高喇!」
然後提醒孩子你們的約定
「寶貝,已經過了5分鐘,你記得我們的約定嗎?我們說好了, 5分鐘,然後你就會去洗澡,現在是洗澡的時間了。」
同時,也教導孩子經歷這個轉接期,我們可以對孩子說
「我們可以把城堡中的王子和公主帶到去浴室,來,你那一個,我拿一個。」
第3招:孩子唱反調是因感到親子關係不親密
孩子會希望在父母身上得到關懷和教導。當孩子能感受到我們是他們的隊友,並且我們是站同一方的,孩子便會願意聽從父母教導。因此,當你留意到孩子經常與你唱反調,又或者孩子經常與你捲入鬥爭,這就是一個警號提醒我們需要與孩子增強親子間的連結和關係。
應對法:
盡量每一天花15分鐘,與孩子單獨交流。很多家長也低估了與孩子單獨的相處時間,在我多年與不同的家庭相處的經驗,沒有問題是不能通過好好一對一、有質素的交流來解決。當你願意花時間在孩子身上,你正在以行動來向孩子表示你願意照顧他,和聆聽他的內心需要。
笑聲也能增加你和孩子之間的關係,每一個孩子也需要在每天的早上和晚上與你有快樂的時刻,這能幫助孩子感受到他和你之間的緊密關係。因此,當你感受到你和孩子之間的關係有些張力,與孩子做一些愉快的事情是最快能加強你們之間的親子關係的秘訣。
第4招:感受不到父母的關心 成唱反調動機
父母無法強迫孩子接受家長的意見,如果我們要教出負責任的孩子,必須要是孩子打從內心想與爸媽合作。幸好的是,如果父母願意聆聽孩子內心需要,孩子會更加願意遵從父母的教導。
應對法:
試著理解孩子,如果可以的話,給孩子一個選擇
「我聆聽到你,你說得非常清楚,你真的打從內心完全不想洗澡,我相信如果你可以自己選擇,當你長大後,你一定不會洗澡的。但今晚,我們真的需要洗澡,不如你來選擇,你想浸浴,還是洗澡?」
有時,聆聽到孩子的心底話,可能會令你願意今晚不強迫孩子洗澡,這也是可接納的。你可以向孩子解釋,你知道今晚對於孩子來說,他真的十分累,你願意今晚先讓孩子休息,同時我們也可以讓孩子找到一個雙贏的解決方法。這會讓孩子知道我們願意聆聽他的心底話。
第5招:大家都是人 沒有人喜歡被呼來喝去
人與生俱來就不喜歡被別人呼來喝去,我們的孩子也一樣。當我們的孩子感受到整天都被我們命令他們做不同的事情,當然我們的孩子就會想反抗,因為他們覺得自己對這個世界並沒有影響力的,而且我們也不願意聆聽他們的心底話。
應對法:
首先,我們要讓孩子知道我們是他的隊友,並且我們也給予孩子不同的選擇。當我們與孩子溝通時,我們也要注意我們的語氣,不要以命令的方式來跟孩子溝通。
現代家長很多時候也擔心教出一個被寵壞的孩子,當我們把專注力放在我們有沒有寵壞孩子,於是我們會把專注力放錯在強迫孩子服從並接受我們的命令。
但我相信你希望教出一位有自律的孩子,並且願意與別人一起合作的一位孩子,對嗎?
單單要求孩子服從我們的命令並不能教出一位自律的孩子。自律與服從是兩件完全不同的事情。
自律是不管有沒有人觀察我們,我們也打從內心選擇做我們認為對的事情。
服從是不管這件事是不是真的是正確的,我們也做這件事情。
原文刊於:drrosakwok.com/|資料授權:Dr.Rosa Kwok【郭博士-兒童心理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