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衛福部 112 年 10 大死因統計,癌症仍位居首位;而十大癌症中,頭頸癌就佔了三項,分別為氣管 / 支管癌、口腔癌、食道癌,可見其對國人健康影響不容小覷。
頭頸癌是發生在頭頸區域(不含腦部)的惡性腫瘤,包含鼻咽癌、口腔癌、喉癌、下咽癌、唾液腺癌、頸部淋巴癌等,都屬於頭頸癌。其症狀為持續不癒合的潰瘍或腫塊、喉嚨疼痛、吞嚥困難、聲音改變,甚至臉部腫脹或呼吸困難。
放射治療清除癌細胞,卻有併發症風險
頭頸癌不只是治療就好,即使腫瘤完全清除,仍可能有併發症風險!亞東醫院耳鼻喉部主治醫師羅武嘉表示,越來越多研究顯示,頭頸癌患者在接受放射線治療後,心血管健康可能面臨長期風險,且隨時間推移,可能有惡化趨勢。
頭頸癌治療後,之所以造成心血管健康惡化,源自於放射治療損傷血管內皮細胞而引起血管病變,導致動脈硬化,隨著放射治療時間逐漸拉長,頸動脈狹窄的發生率大幅提高,就可能出現腦部供血不足,甚至導致腦中風。
預防頭頸癌治療所造成的心血管共病
如何預防治療所造成的心血管問題?羅武嘉提到,癌症治療過程中,及早進行心臟及共病監控,有助於提升治療效果與生活品質。
亞東醫院自 2022 年引進「心血管疾病風險評估系統」,治療前,透過腰圍、血壓、血脂、飯前血糖、三酸甘油脂及頸動脈超音波,進行心血管健康檢查;並跨科合作的專業照護模式,全方位穩定共病控制,保障癌症治療的安全性。
積極共病評估照護,提升癌症完治率
羅武嘉說,自從實施新政策後,心血管疾病中高風險個案的跨科照護比率從 2022 年第四季 9.1% 穩步提升,至 2023 年第四季已達到 100%。統計顯示,2023 年共評估了 108 位頭頸癌患者,其中近半數屬於中高風險類別。
在跨科團隊的積極介入下,患者的心血管風險指數皆獲得有效控制。同時,治療中斷的病人數量顯著減少,頭頸癌完整癌症治療的比率,更從 2021 年的 90.7% 提升至 2023 年的 94.5%。
羅武嘉表示,頭頸癌治療目標是幫助患者「活得久、活得好」,不僅讓患者順利接受癌症治療,也及早發現並控制心血管、糖尿病和腎臟等共病,進一步提升患者的生活品質和治療成果。
頭頸癌的發生多與抽菸、飲酒或嚼檳榔等不良習慣有關。他提醒,日常中要均衡攝取各類營養,避免高鹽、高油、高糖的食物,多選擇新鮮蔬果和高纖維食物,保持良好運動習慣,盡量減少抽菸和飲酒,降低罹癌風險,還有助於預防心血管疾病等共病風險。
諮詢專家:亞東醫院耳鼻喉部主治醫師 羅武嘉
文 / 黃慧玫、圖 / 楊紹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