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總覺得生活無力?「精神內耗」正在悄悄吞噬你的能量

台灣健康醫療網
發布於 11月17日09:00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
所謂精神內耗,也叫作心理內耗。它指的是我們對自己的自我控制本身會消耗我們的精力,當精力資源不充足時,我們就會處於一種內耗狀態。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隨著「二舅治好了我的精神內耗」、「八十一歲院士談精神內耗」的話題頻頻衝上熱搜,「精神內耗」一詞也一躍成為二○二二年的「十大流行語」之一。

什麼是精神內耗?自我消耗的無形壓力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所謂精神內耗,也叫作心理內耗。它指的是我們對自己的自我控制本身會消耗我們的精力,當精力資源不充足時,我們就會處於一種內耗狀態。換句話來說,如果你並不是因為身體勞動感到疲憊,也不是因為工作加班、腦力勞動感到疲憊,而只是覺得一種莫名其妙的累,那十有八九就處於精神內耗中。

舉個例子,你剛畢業,找到了一份待遇還不錯的工作,但是工作內容本身很無聊,可能偏向於機械重複。你一邊覺得自己很年輕,不應該把時間浪費在這種沒有上升空間的工作上,你一邊又知道憑藉自己現在的能力,根本找不到待遇又好工作又有趣的工作。於是你想透過備戰考研來提升自己的學歷,增加競爭力,但又陷入了兩難之中,如果在職備考,每天工作之後回到家只想休息,很難再看進去書;如果脫產全心備考,萬一考不上自己豈不是浪費一年時間,而且還要忍受父母的白眼與指責……日復一日,你每天都會陷入到這個思考循環中,「辭職還是不辭職」、「考研還是不考研」、「換行還是不換行」,這些問題像一個無底洞一樣,吸走了你所有的熱情與能量,你每天哪怕什麼都不做也會覺得十分疲憊。長此以往,這種來自內心的消耗不僅會讓你對生活失去熱情,更會對自己失去自信。

這是從社會經驗中得出的定義,如果從醫學角度來看呢? 上其實「精神內耗」既不是心理學的專有名詞,也不是醫學術語。它只是反應當青年人普遍存在的一種心理情緒,簡單來說,就是想得太多。結合臨床案例來看的話,精神內耗其實覆蓋了很多的情緒問題,比如焦慮、擔憂、迷茫、害怕、不滿等等,多為負面情緒。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其實不管是從社會經驗還是醫學角度,精神內耗就是一場自我對抗的比賽。你的心中有兩個你,一個安於當下,想吃吃喝喝玩玩樂樂;一個嚮往遠方,想擁有更多的體驗和美好。兩個你在日常生活中不斷拉扯,想往前邁,有人會拽住你,讓你找不到方向;想往後退,依然會有人拽住你,讓你無法後退。在這種對抗中,因為你的敵人就是你自己,所以越對抗越消耗,最終陷入閉環之中。

成就與精神內耗的悖論 成功人士更容易感到痛苦?

我曾經有次去醫院看病,在候診的時候見到一位女生在哭,哭得很傷心。我掏出一張紙遞給她,她或許是實在太難過了,竟然對我一個陌生人開始講她的困擾。其實她很優秀,海外留學背景,又去了一家既體面薪水又高的公司,說句老實話,碾壓我們90%的普通人。但是她過得卻特別痛苦,她不僅覺得自己的工作沒有意義和價值,甚至覺得不如自己過去的一些好朋友,儘管那些朋友在世俗定義中可能並不算成功。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精神內耗的兩難抉擇 想要更多卻無法脫身

這其實也解釋了精神內耗的來源,它其實並不和你的客觀成就有關係,而是純粹的心理壓力,而且或許更有可能出現在那些看起來更優秀的人身上。比如,很多年輕人可能在成長過程中,一直按部就班實現著父母的期望,考個好大學、找個好工作、嫁個好男人,但走著走著,可能會忽然開始迷茫,自己到底想要什麼?

比較心態引發內耗 我們都渴望與他人一樣好?

比如,我們作為普通人覺得自己已經很努力了,但是上網一看,這個世界有那麼多家境本來就好,自己又特別努力的人,就像你努力一生抵達羅馬,而有些人的起點就是羅馬,這之間巨大的落差讓我們的內心生出莫名的焦慮感,難道我的一生就這樣了嗎? 再比如,有些年輕人其實很有想法,想去創業、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但這些在父母眼裡可能都是不切實際的空想,當自己的選擇與父母產生衝突,與之而來的迷茫與困惑,也會讓我們反復去和自己對抗。

精神內耗從何而來? 源頭仍然是我們的內心,我們想要實現的與我們的現狀之間的一場巨大的撕扯。其實,我們想要的永遠在變,兩者之間良好的差距本應該會成為一種良性的動力,去激勵我們不斷努力,不斷挑戰,但如果過大,便會形成這種內在的消耗。

本文來源:《財富的底層邏輯》,高寶書版。

查看原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