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子宮肌瘤不到1年長大1倍 婦人接受子宮全切術重拾健康

NOW健康(TW)
更新於 11月15日09:12 • 發布於 11月15日06:53 • 陳郁茹 報導

【NOW健康 陳郁茹/台中報導】47歲廖小姐近2年飽受膀胱炎、血尿和下腹疼痛所苦,在1年內跑4次急診,加上平常經血量多還伴隨血塊,曾經1個月來2次生理期,讓她相當困擾。而廖小姐去年又無意間摸到腹部有顆腫塊,就醫才知長了2顆3公分大的子宮肌瘤,且不到1年期間子宮肌瘤迅速增長至6公分。她後來接受「腹腔鏡子宮全切術」治療,術中又發現罹患嚴重子宮內膜異位症,所幸手術順利摘除子宮並確認肌瘤為良性,讓她恢復健康。

婦女易有子宮肌瘤困擾 40至50歲發生率高達5成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根據統計每4位女性就有1位罹患子宮肌瘤,女性30歲以上子宮肌瘤發生率為20%,到了40至50歲的發生率卻高達50%以上,烏日林新醫院婦產科醫師方仁蔚表示,雖然多數肌瘤屬於良性,但症狀嚴重者恐影響生活品質,因此民眾可透過手術改善症狀,並確認病理組織是良性或惡性。

方仁蔚提到,「子宮切除術」在台灣屬於常見手術,可分為「子宮全切術」將整個子宮及子宮頸切除;「子宮次全切除術」僅切除子宮體,保留子宮頸,其主要治療女性常見的良性腫瘤如子宮肌瘤,解決經期過多、腹痛、頻尿等症狀,也能用來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症。

方仁蔚補充,若是民眾患有子宮頸癌或子宮內膜癌,常常需要透過切除子宮以防止癌症擴散並提高治療效果,更重要的是可提供癌症的期別和類型,依照病理結果評估是否搭配輔助性放射治療、化學治療或荷爾蒙治療等後續治療計畫。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婦女若無生育需求 採腹腔鏡子宮全切術助根治症狀

「對於像廖小姐這樣的患者,腹腔鏡子宮全切術不僅可有效根治,手術時間約2至4小時,傷口僅有4個小切口降低疼痛感且加速復原,更能減少復發機率。」方仁蔚說明,比起單純切除肌瘤的手術,選擇腹腔鏡子宮全切術的出血量較少,因此對無生育需求的女性而言,是相對安全的選擇。

方仁蔚提醒切除子宮的女性,會經歷生理和情感上的變化,將不再有月經且失去生育能力,對於大部分的女性來說,性生活並不會受到影響,但若是在切除子宮頸的過程中切除太多陰道,會導致陰道過短,恐影響性生活。如果卵巢連同被摘除,則會面臨更年期狀態,諸如熱潮紅、失眠等問題,因此術後需要遵循醫師的建議進行護理,包括注意飲食、不要提重物和定期回診,以確保最佳的恢復效果。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 首圖來源/烏日林新醫院提供

查看原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