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醫學通識】ADHD學生如何應對新學年挑戰?藥物治療助穩定情緒、減少衝突

Health Concept
發布於 2024年10月07日10:00 • Health Concept Editorial
adhd學生如何應對新學年挑戰-藥物治療助穩定情緒-減少衝突

隨著新學年的開始,對於患專注力不足及過度活躍症(英文簡稱ADHD)的學生而言,往往容易感到緊張焦慮。面對突然變得規律的學校生活,以及排山倒海般的課業壓力,家長可如何幫助ADHD學生適應,並處理與朋輩相處的挑戰?精神科專科醫生潘雲平醫生為家長分享幾個應對錦囊,幫助ADHD學生更好地迎接新學年。

開學環境變化 易帶來壓力、焦慮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潘醫生指出,ADHD的小朋友在開學前常常感到焦慮,原因來自環境的變化和未知的因素。例如,誰將擔任班主任、哪些老師授課、同學和座位的安排等細節,都可能讓他們感到壓力。特別是對於曾經有過不愉快學校經驗的學生來說,這些轉變更容易引發憂慮。此外,暑假期間未完成的作業、新學期的大量課業和補習壓力,也可能讓學生感到焦躁,潘醫生表示:「特別是部分ADHD學生,對自己要求很高,焦慮指數就更高。」

提早調整生活規律與學習時間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潘醫生強調,幫助孩子提前適應學校生活是非常重要的。家長應該在開學前兩至三星期開始調整孩子的作息時間,逐步加入學習活動,如安排暑期作業時間,讓孩子跟上學習進度。建立每日計劃表和清單,也有助於孩子更清楚地掌握待完成的任務,避免遺漏或拖延。

另外,要持之以恆地培養良好生活習慣。潘醫生指應按照孩子的能力製定時間表和功課量,而不是強求他們在短時間內完成大量作業。與孩子共同討論學習計劃,讓他們參與製定的過程,能提高配合度。此外,家長還可以利用不同顏色的文件夾,來區分不同科目,幫助孩子有效整理學習資料。也可利用有視覺提示功效的小卡片,以及計時器,再配合奬勵計劃,讓孩子能更準確掌握進度之餘,也鼓勵小朋友參與其中。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藥物治療提升專注力 減低情緒爆發機會

對於ADHD學生來說,藥物治療能有效提升專注力和執行能力。潘醫生建議,家長可在開學前兩周,開始調整孩子的服藥時間,這樣能更好地幫助孩子適應新的學期。藥物能幫助孩子減少拖延,提升完成作業的效率,「處理事情變得輕鬆,也會增加小朋友的自信心,變得願意參與及配合學習的過程。」

根據每個學生的需求,家長可以跟醫生商量去選擇不同時效的藥物,靈活調整假期和開學後的藥物使用時間。藥物還能幫助孩子控制情緒,減少在學校發生情緒爆發的情況,讓他們在學校能保持心境平靜。

情緒穩定有助提升社交能力

ADHD學生在學校裡,較大機會受到同學、朋輩間的排擠。潘醫生解釋,這些學生可能因注意力不集中或衝動行為而被同學標籤為「麻煩」或「搗蛋鬼」。例如,互動時分心,沒有聽清楚對方的說話或遊戲規則;聊天時心直口快,時常插咀,可能無意中傷害了他人,衝動起來甚至引發肢體碰撞。這些問題都可能影響他們與同學之間的關係。

為了改善這些情況,潘醫生建議當社交遇上困難,ADHD學生可主動與老師、社工及家長分享。另外也可接受專業的社交技巧訓練,學習如何與同學有效溝通,處理衝突和情緒管理技巧。第三,準時服藥也能幫助他們控制衝動行為,增強專注力,從而提升社交能力。

擔任聆聽者 緩解學生情緒

家長在照顧ADHD學生的過程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當孩子情緒低落或爆發時,潘醫生提醒,家長首先要保持冷靜,處理好自己的情緒,然後再去安撫孩子,「最重要擔任一個好的聆聽者,避免責難小朋友,先完整聆聽孩子的故事,讓他們抒發情緒。」

家長可以通過與孩子建立共情,說出他們的感受來打開對話,例如「媽媽見到你握緊拳頭,很嬲,你應該很辛苦,度過了不容易的一天。」這樣的語句有助於孩子表達他們的情緒。當孩子的情緒平復後,家長可以再和孩子一起探討問題的解決方案,並教導他們一些紓緩情緒的小技巧,如深呼吸、喝水或使用壓力球來放鬆。

家校應定期溝通 保持一致管教方法

最後,潘醫生強調,家校合作對於ADHD學生的成長至關重要。家長應該與學校保持定期的溝通,瞭解孩子在學校的表現和進展。雙方需要盡量保持一致的管教方向,避免給孩子帶來混淆。學校也可以幫助監督學生的藥物反應,並在有需要時提供支持,如讓孩子在學校的社工室服藥。

總結來說,ADHD學生要迎接新學年,家長需要提早幫助孩子適應規律的學校生活,並配合適當的藥物治療和情緒管理策略。同時,家長與學校的合作至關重要,才能幫助孩子在學習和社交上取得更好的進步。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 健康 相關文章

愛穿緊身褲害「私密處腫大3倍」 醫嚇傻:飄惡臭又流湯
中天新聞網
1月全球屈公病已破5千例!國內境外移入也創5年新高 症狀、預防一次看
台灣健康醫療網
「這8種人」比一般人更容易得到慢性腎臟病! 醫教護腎守則
台灣健康醫療網
諾羅病毒太猖狂!醫無奈:有噁心嘔吐…診所「直接發碗」
中天新聞網
不一定是青春痘!妙齡女「臉部泛紅、大爆痘」竟是玫瑰斑
中天新聞網
一抬頭就天旋地轉,竟是「耳石脫落」惹禍!醫揭如何判別「症狀」:5動作自救,自己也能讓耳石復位
幸福熟齡(台灣)
急診室大爆滿!醫界發文求救 邱泰源盼醫院先調整住床比例
中天新聞網
67歲男運動養生「堅持1件事」險害沒命 染流感喘不過氣送加護病房
台灣健康醫療網
輕生成全球青少年第四大死因!背後原因一次看
台灣健康醫療網
「激戰時突然軟掉」很常見!泌尿醫:大家不好意思講而已
中天新聞網
注意!台中婦「去越南旅遊」染麻疹!衛生局公布超商足跡
中天新聞網
心房顫動治療新突破!「1技術」30分鐘改善心悸困擾
台灣健康醫療網
氣爆後一週仍失眠、心悸是PTSD徵兆!嚴重恐需住院治療
中天新聞網
告別產後肥胖!專家分享瘦身秘訣 找回曼妙身材不是夢
NOW健康(TW)
40歲女玩大胃王遊戲「肚子都是胃」 慘住院5天才消化完
中天新聞網
耳聞被綁長輩說住在這裡,不如乾脆早死,一點都不自由!後來機構一把火就把約束帶都燒了
幸福熟齡(台灣)
天冷更容易脹氣!醫推喝「溫湯、暖薑湯」提升消化能力
中天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