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為大地帶來雨水,但亦同時為我們帶來蚊蟲;尤其蚊患特別嚴重,需要預防。可是即使再小心,有時候進行戶外活動也難免會被昆蟲叮咬。到底不同種類的蟲咬,患處反應會有甚麼分別?下文亦為大家整理了六種常見夏天蟲咬,教大家分辨。
六種常見夏天蟲咬
白紋伊蚊
白紋伊蚊的活躍時間是早上八到九時和黃昏五到六時。該蚊子的叮咬會令皮膚會膨脹起一塊丘疹,丘疹的中間可見蚊叮的小孔並呈現凹陷。咬後一般會感到紅腫和痕癢,但如果叮咬伴隨發燒或腹瀉,就有可能是過敏反應,甚至患上登革熱、感染寨卡病毒,或併發日本腦炎。
吸血蠓
吸血蠓最常出沒在雨後花叢。吸血蠓又稱「蚊滋仔」,體型細小,一般以黑色一點並成群的形態觸動吸血。被咬後會瞬間呈不規則擴散狀丘疹,但叮咬處不會凹陷。被咬的最初數小時會非常痕癢但之後患處會縮小。被蠓咬一般不易併發其他疾病,但易有過敏反應。
跳蚤
跳蚤的叮咬一般會呈一直線或三角形排列的紅疹並在外圍呈白圈。跳蚤的叮咬跟白紋伊蚊和吸血蠓一樣,會紅腫痕癢伴隨過敏反應。
伸延閱讀:【蚊子】「惹蚊體質」真的存在嗎 那種人最吸引蚊子?
隱翅蟲
隱翅蟲的形態為黑色長條狀,腹部為黑色,有時會在晚上飛進還開著燈的屋子。一般隱翅蟲不會咬人;但如果拍死牠,昆蟲身上的「隱翅蟲素」毒液會令皮膚出現直線狀丘疹,並伴隨灼熱刺痛。如果有過敏反應,患處更會發炎、起水泡、潰爛甚至惡化成蜂窩性組織炎。
床蝨
床蝨又有木蝨或臭蟲之稱,一般會潛伏在床品、木板等地方。床蝨的活躍時間一般為網上並趁我們睡覺時吸血。初期被蝨咬時會出現圓形或三角形紅疹並不痕不癢,但隔數天後便會持續1至2星期痕癢。
禽蟎
禽蟎不常見,一般是跟鳥類接觸才會惹上。禽蟎多活躍於鴿子聚集或觀烏的地方。禽蟎又有「鳥蝨」的暱稱,喜歡在領口、袖口等地方叮咬。被咬後會呈一小堆紅點或小水泡,而且奇癢難當,感覺像有蟲在身上難爬,能困擾1至2星期。
被叮咬 如何止痕?
一般蟲咬的患處呈酸性刺激皮膚。如果想止痕,建議用如梘液、梳打粉和具薄荷成分的牙膏等鹼性物質「中和」患處。另外,亦可嘗試用冰敷消腫。但是若果痕癢位置有異常,還是建議盡快求醫;根據醫生指示塗抹抗組織胺等藥膏。
【本文獲 am730 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