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腎友注意3症狀!慎防心臟衰竭 透析病友尤其小「心」

NOW健康(TW)
更新於 2022年09月29日08:53 • 發布於 2022年09月29日07:59 • 陳郁茹 報導
▲每年9月29日為世界心臟日,國民健康署與中華民國心臟基金會今(29)日共同辨理記者會,出席者包括敏盛醫療體系總院長陳文鍾(左1)、國民健康署副署長魏璽倫(左2)、中華民國心臟基金會副執行長趙庭興(右2)、台北榮總腎臟科醫師黎思源(右1)。(攝影/陳郁茹)

【NOW健康 陳郁茹/台北報導】心臟疾病長年位於國人10大死因之中,其威脅不容小覷。世界心臟聯盟(World Heart Federation)為喚起民眾對心血管健康的重視,將每年9月29日訂為世界心臟日。而國民健康署與中華民國心臟基金會今(29)日共同辨理記者會,以「用『心』照顧每顆心(Use Heart for Every Heart)」為主題,呼籲大家採取積極性的作為,用心打造屬於自己的健康。

國民健康署副署長魏璽倫表示,心臟疾病長年位居國人10大死因第2位,根據衛福部統計,2021年心臟疾病死因超過2萬人,平均每24分鐘就有1人死於心臟疾病,因應9月29日為一年一度「世界心臟日」,該如何維持心臟的年輕與健康,已成為國人都應重視的課題。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台灣近70萬人心已過累 心臟衰竭致死率高

中華民國心臟基金會監察人、敏盛醫療體系總院長陳文鍾指出,心臟疾病包含先天性心臟病、心肌梗塞、高血壓、心臟病等,而心臟衰竭是所有心血管疾病演變的最後階段,因此致死率最高。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敏盛醫療體系總院長陳文鍾表示,心臟衰竭是所有心血管疾病演變的最後階段,因此致死率最高。(攝影/陳郁茹)

中華民國心臟基金會副執行長趙庭興進一步說明,心臟衰竭的病友是由於心臟結構或功能異常而導致,以全球盛行率3%來算,台灣近70萬人心已過累。

陳文鍾則強調,各年齡層的民眾都應重視自己的心臟健康,若有「累、喘、腫」3大症狀應盡快至心臟內科透過心臟超音波、血液檢查方式,進一步診斷是否有心臟衰竭。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心腎相連!5成心衰竭者會患腎病 透析病友則小「心」

台北榮總腎臟科醫師黎思源坦言,心臟與腎臟2者的關係相當密切,心臟疾病因供應腎臟的血液不足會導致腎臟病變,腎臟疾病也會因體液與電解質不平衡使心臟負擔增加稱為「心腎症候群」。

趙庭興也提到,患者一旦發生心臟衰竭,約5成病友會罹患慢性腎臟病,若心臟衰竭合併末期腎衰竭者,則有6成以上病友1年內死亡。由此可知,心臟或腎臟只要其中一方發生病變,即會影響另一器官。

▲中華民國心臟基金會副執行長趙庭興指出,心臟衰竭的病友是由於心臟結構或功能異常而導致,且約5成病友會罹患慢性腎臟病。(攝影/陳郁茹)

黎思源透露,大多數透析病友對心腎症候群並不熟悉,容易輕忽心臟衰竭共病的嚴重性。根據「2022台灣腎病年報」資料顯示,新發透析病友中,3年內新發生併發症比率前3高,分別是缺血性心臟病(21.3%)、消化性潰瘍(19.5%)及心臟衰竭(19.3%),且每年透析死亡者中近5成伴隨心臟衰竭,透析病友不可不慎。

採手術治療、藥物控制 病友現只需定期追蹤

黎思源當場還分享1名透析病友合併心臟衰竭案例,他描述現年52歲的陳先生是名上班族,自2016年開始接受腹膜透析,時間長達6年,但透析3年後於2019年開始出現走路、爬樓梯會喘,有時走沒幾下就喘不過氣的困擾。

回診後轉至心臟內科檢查,診斷出患者除心臟瓣膜問題外,也患有心臟衰竭。由於活動力變差,漸漸影響工作,經評估後進行手術,術後持續藥物控制,現在症狀改善許多,已回到職場,目前只需每個月定期追蹤。

▲台北榮總腎臟科醫師黎思源(右1)透露,大多數透析病友對心腎症候群並不熟悉,容易輕忽心臟衰竭共病的嚴重性。(攝影/陳郁茹)

針對透析病友的情況,黎思源提醒,面對併發症不用過於擔心,只要積極配合治療,都有機會改善。同時也呼籲,發現心臟衰竭問題時可透過雙向轉診方式,及早發現及早治療。且目前心臟衰竭有多種治療可選擇,建議病友可與醫師討論,除藥物治療外,病友也應同時進行低鈉飲食、監控每日尿量及體重變化,醫師會依據每個病友的狀況,給予適當的治療方式。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 健康 相關文章

【飲食營養】印泰日式咖哩有咩唔同? 台營養師拆解熱量陷阱
活好的 So Fit So Good
「看」起來健康是真健康?預防醫學觀念正在普及 活得久也要活得好
台灣健康醫療網
【產婦謬誤】產後用束腹帶、塑身衣以為可幫子宮歸位 醫生破解:子宮沒有移位毋須歸位
MamiDaily
5月是美國的「國家自慰月」!宣導DIY無害且安全 泌尿醫警:千萬別亂塞東西
中天新聞網
【節氣|立夏】夏季正式來臨 飲食宜增酸減苦 養生應勿躁靜養
活好的 So Fit So Good
6旬婦吃海鮮被蟹殼割傷 被提醒「順便做乳癌篩檢」竟意外發現罹癌
中天新聞網
16歲少女腋下多汗還飄濃烈狐臭 「微波除汗」助擺脫煩惱、重拾人際關係
台灣健康醫療網
240萬台人有腎病!腎臟醫江守山點名喝「現磨咖啡」可逆轉腎衰竭
中天新聞網
腸病毒中標後該怎麼吃?營養師推「吃4類食物」補充水份最重要
中天新聞網
單側鼻塞是「鼻竇炎or鼻敏感」?醫依症狀教判斷方式
am730
心房顫動無明顯症狀!接受微創手術 可望降低中風風險
NOW健康(TW)
全台灣逾2百萬人有氣喘!醫揭「不同型別與相對應治療方式」
中天新聞網
喉嚨整天卡卡的!中年婦「支氣管擴張症」塞滿痰 這樣做改善症狀
台灣健康醫療網
不同年齡層害怕看牙的原因不同!如何安撫孩子、減少兒童對牙科的恐懼?
am730
6旬婦下肢冰冷、痠痛!檢查驚見「血栓」再晚恐截肢
中天新聞網
不再難吞又嗆傷! 長者「吸食凍狀飲」喝水更安心
台灣健康醫療網
她不菸不酒沒有家族史 久咳不癒以為「長新冠」一查竟罹肺癌
中天新聞網
【兒童發展】孩子分離焦慮哭鬧不停 6個步驟減分開不安感
活好的 So Fit So Go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