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上半年受到疫情影響,可別以為只有人們活動上因此受限,許多美味的食材也出現產業供銷問題,譬如石斑魚。台灣也是石斑魚養殖產業盛地!在出口外銷上,石斑魚可是海鮮中名列前茅,前幾個月外銷情況受影響,國內的石斑魚反而正是好「食」機!魚肉嫩口的石斑魚,如何在養殖、外銷間備受喜愛?餐桌上常見的石斑魚,口感超推薦!
石斑魚,台灣養殖魚業外銷之寶!
台灣養殖魚產業中,除了烏魚、虱目魚等,石斑魚同樣也是養殖產業優良股!台灣的石斑魚屬養殖出口的重點魚類,國內石斑魚約 7 ~ 8 成作外銷出口。根據農委會資料顯示,外銷地以中國、香港地區為主,其他則有日本、馬來西亞等國。而漁業署與關務署曾統計, 2018 年 1 ~ 9 月的石斑魚出口值約為新台幣 31.9 億元,由此可推估每年至少可創造新台幣 40 多億元的外銷收穫。
依自由時報的報導指出,2020 年 1 ~ 4 月份石斑魚外銷出口較 2019 年同期出口量減少 58.3 %。顯見 2020 年因新冠肺炎 (Covid-19) 疫情,對於外銷石斑魚影響幅度大,但民眾反而有更多機會接觸到國產石斑魚。
Photo:wikimedia
農委會的資料說明,全球的石斑魚種類有超過 400 種,而台灣已有記錄有約 50 多種。例如市面上常見的青石斑魚、龍膽石斑、赤點石斑魚、七星斑、花點石斑魚以及黑點石斑魚等,石斑魚為石斑魚屬,野生喜愛生長於溫暖的海水水域,多以岩石等沿岸為活動範圍,近十多年來野生捕捉量越來越少,養殖石斑的魚產業發展則越趨興盛。
如何挑選、辨認美味石斑魚?
石斑魚,魚身帶黑褐色斑點與褐色斑塊,魚背鰭則有較粗的刺,由於魚肉較細緻,經濟價值與料理應用高,部分更屬高級食材。一般挑選品質較好的石斑魚,以活魚或捕撈後經急速冷凍的新鮮度較佳,魚身須帶有彈性、魚眼透亮不混濁,而魚鰓則新鮮的狀態最優。
石斑魚蛋白質優,多種營養在裡頭!
石斑魚具有豐富的蛋白質,每 100 公克約有 20.2 公克,良好的蛋白質適合細胞組織與傷口修復、增加肌肉組成與維持飽足度。其魚肉細嫩,貼合老人與小孩的適口度,且魚肉中含有 DHA 、 EPA 等幫助腦部發育、血管保養所需的營養素,礦物質鉀、磷、鎂、鈣等無形補充,維護活動力不容小覷。
保留肉質細嫩的優勢,越簡單的烹調反而能強調魚肉鮮美,但切記烹調前的採買保存或前置處理,魚身的內臟與血水要完整去除,除了用清水洗去血水,再搭配廚房紙巾將污血仔細擦除更能防腥臭味。
不論是以綠白蔥絲或醃樹子清蒸,還是選用細薑絲或味噌調味製作的鮮魚湯,都能享用到清甜嫩口的肉質,台灣養殖魚產業的一塊寶,別錯過石斑魚,趁此時享受肉質入口化開的好滋味,也為台灣美味的海鮮再力挺一下!
食材:
石斑魚 產季・盛產地: 全年皆有/養殖主要產地:屏東、台南、高雄 營養特色: 蛋白質、鉀、磷、鈉、鎂、鈣、葉酸、EPA、DHA、膠質等 挑選守則: 魚眼明亮不混濁 魚肉具彈性而肥美 魚身完整無損傷 新鮮無怪異腥臭味 魚鰓狀態新鮮 料理撇步: 1.魚肉保存:去除內臟和魚鱗,沖洗並擦除血水,減少腥味。 2.烹調:避免魚肉過度久煮,使肉質轉硬。
石斑魚|推薦料理
>>延伸閱讀:如何煎出完整、不破皮的香煎白帶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