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11月20日,國際太空站(ISS)的第一個元件曙光號(Zarya)功能貨倉(FGB),在轟隆聲中從哈薩克一望無際的草原發射升空,進入距地表約400公里高的軌道,成為國際太空站建造的起點,也寫下人類航太史的新篇章。20年過去,花費超過1500億美元(新台幣4.7兆元),國際太空站如今的大小如同一座足球場,是人類在太空中規模最大、最複雜的建設,更成為夜空中第3亮的發光體,以時速2萬8000公里、相當於F1賽車90倍的速度繞行地球,同時可容納7名太空人工作和生活。
20日晚間,為了紀念太空站建造20周年,現正居住於國際太空站中的3名太空人,分別是來自俄國的普羅科皮耶夫(Sergey Prokopyev)、德國籍的格斯特(Alexander Gerst)與美國女太空人奧儂─錢塞勒(Serena Aunon-Chancellor),也特別與地球連線,在臉書、推特等社群平台直播,回答網友提出的問題。
從對手變成隊友
在冷戰時期,太空曾是美蘇兩大強權競逐鬥法的戰場,但國際太空站的建造則象徵著美、俄展開合作、攜手探索太空的里程碑。國際太空站的構想最早由美國總統雷根(Ronald W. Reagan)在1984年提出,加拿大、日本和歐洲太空總署(ESA)於1988年加入計畫,到了1993年,時任總統柯林頓(Bill Clinton)邀請俄羅斯合作,一同建造太空中最大的實驗室。
造俄國的曙光號升空後隔月,美國製的團結號(Unity)節點艙也進入軌道與曙光號連接,兩個元件由地球上相隔數千公里的工程師設計製造,卻在太空中完美接合。在16國共同合作之下,國際太空站的規模日益擴大,經過數十次太空飛行,實驗艙、服務艙等元件也陸續升空組裝,成為太空站的一部分。英國天文學家湯普森(Mark Thompson)表示,探索太空需要大量的資源,只有各國互相合作才是唯一解。「讓這堆足球場大小的巨大金屬在數萬公里高的軌道運行,是令人難以置信的壯舉,不只表現在工程上,更是政治意志的展現。」
曾讓200多位太空人曾漫步太空
國際太空站在2000年11月迎接首批「住戶」,自此之後不間斷地載人飛行,來自多國的太空人紛紛以此為基地,進行太空站的日常維護與各項實驗,18年來,已有來自18個國家、超過230名太空人登上國際太空站,包括華裔的盧傑(Ed Lu)與焦立中(Leroy Chiao);此外,逾100國的2500項實驗在此進行科研調查,還有7位太空旅行的遊客曾到此一遊。
在太空環境中進行實驗,有助於人類發展醫學、生物學和天文學等領域的尖端科技,「太空站的一大優點是,它是在無重力的環境下運作」,湯普森說,人們因此可以在太空站進行一些地表上無法操作的實驗,並回頭應用在地球生活。例如,為太空站設計的濾水循環系統,現今廣泛應用於第三世界國家,挽救數百萬人的性命。
國際太空站「退役」後由誰取代?
各國政府在太空計畫上耗費鉅資,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每年花費高達30億美元(新台幣約926億元)的預算運作國際太空站,俄羅斯更販售要價2000萬美元(新台幣約6.2億元)的太空旅行「門票」補貼經費。隨著國際太空站即將在2024年功成身退,湯普森認為未來的太空探索將朝商業化的趨勢發展,未來更可望出現由企業發射的商業太空站,「我們必須經常進入太空中,才能進一步發展科學。」
《 更多優質新聞,請前往風傳媒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