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蘋聞追click】膠樽洗淨拆蓋冇人跟 市民政府回收商都有責任

蘋果日報
更新於 2018年11月01日12:54 • 發布於 2018年10月31日16:02
環保署去年年底推出「三紙兩膠」宣傳,其中「兩膠」即是只有一及二號膠可放入回收桶,並要除去樽藍、招紙並沖洗乾淨;但因信息混亂,兩個月後變陣,只要是飲品膠樽及個人護理用品膠樽即可放入回收桶。(社內相)
根據食環署統計數字,去年公共回收桶收集到770噸塑膠,平均每日就有逾2噸。許頌明攝(社內相)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碧瑤粉嶺工場工人以人手分揀出較乾淨的膠樽作回收處理,但未見按環保署建議,個別拆去樽蓋及招紙或沖洗。許頌明攝(社內相)
同一袋廢物中混合膠樽、膠袋、廢紙、發泡膠、食物渣滓等。許頌明攝(社內相)
所有可回收的物料會壓縮成磚裝等待運走。許頌明攝(社內相)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李昌隆指每日收集數量龐大,除非見到有明顯液體殘留或是「唧唧泵」等混有金屬的容器,否則不會要求同事個別處理,「逐個擰會關節炎」。朱家駿攝(社內相)
李昌隆表示,過去每月可收到10噸廢膠,但「三紙兩膠」推出後,現時集中收集膠樽,令收集量大跌至約6噸。朱家駿攝(社內相)
【蘋聞追click】膠樽洗淨拆蓋冇人跟 市民政府回收商都有責任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公共三色回收桶已放置二十年,環保署去年年底再推出「三紙兩膠」宣傳,鼓勵乾淨回收,但《蘋果》近月跟進膠樽回收,無論市民、三色桶外判清潔商抑或指定回收點,均無按指引清洗、除去樽蓋及招紙。有回收商稱出口再造時已有機器處理雜質,乾淨回收無必要,亦與會否污染原材料無關。環保署回覆指建議旨在培養市民養成優良回收習慣。

因應內地收緊進口洋垃圾政策,環保署去年12月急忙宣傳「三紙兩膠」,其中「兩膠」即是只有一及二號膠可放入回收桶,並要除去樽藍、招紙並沖洗乾淨。但因信息混亂,署方在推行兩個月後急忙變陣,改推「三紙回收、膠樽優先」,只要是飲品膠樽及個人護理用品膠樽即可放入回收桶。

根據食環署統計數字,去年公共回收桶收集到770噸塑膠,平均每日就有逾2噸。《蘋果》近月直擊回收承辦商碧瑤收集街上三色桶的廢物,發現啡色膠樽桶內的膠樽絕大多數無按指引拆蓋及招紙,同時混有應分開處理的膠袋、各類金屬器皿,甚至食物渣滓。

所有三色桶膠樽會送到碧瑤粉嶺工場,由工人人手分揀出較乾淨的作回收處理,但未見按環保署建議,個別拆去樽蓋及招紙或沖洗。由於廢物中殘留未洗淨的含糖飲料、食物渣滓等,工場裡仍然充斥臭氣,與署方理想中的乾淨回收大相徑庭。所有可回收廢物會壓成磚狀,暫存在戶外等候運走。

北區回收中心同樣以收集廢膠為主,主要服務附近街坊及屋苑。中心負責人李昌隆表示,過去每月可收到10噸廢膠,但「三紙兩膠」推出後,現時集中收集膠樽,令收集量大跌至約6噸。

記者到場所見,大部份膠樽送來時均有事先清洗,少部份更會除去樽蓋及招紙,但更多的是連蓋及招紙直接壓縮等待送走。李昌隆指附近街坊乾淨回收意識高,但每日收集數量龐大,除非見到有明顯液體殘留或是「唧唧泵」等混有金屬的容器,否則不會個別處理,「逐個擰會關節炎,所以同事未必會做到咁多」,加上招紙無易撕設計,「要用剪刀或cutter,做起上嚟有啲危險。」

李昌隆指出口回收商有機器去做破片、清洗、分類,分開處理反而會更麻煩,「張紙輕飄飄大風吹咗,樽蓋咁細起地下踩到會跣親」,加上份量少,「要說服回收商幫幫忙骾咗佢」。他稱「有肉食」如一、二號膠當然有人接收,其他膠因份量不足的則無人願意處理,「除非你立例話其他唔收嘅膠料唔用得,又冇喎」。

香港環保廢料再造業總會會長劉耀成表示,當初與環保署商討時亦有考慮建議會否擾民,但認為市民若能做到乾淨回收,可節省清洗及除蓋等工序,有助降低成本。他亦指出,乾淨回收主要是減少對市民的滋擾,「尤其工廠隔籬係民居,洗乾淨先冇咁臭」,與會否影響回收品質無關。

事實上,環保署多年來一直有宣傳乾淨回收概念,但公共回收桶各式廢物依舊混雜的情況,反映普遍市民對問題根本無關注。碧瑤回覆查詢亦表示,政府在「乾淨及正確回收」宣傳的廣泛性及效果不足,如三色桶就經常淪為垃圾桶,降低可回收物質素,令影響回收率。

不過根據立法會文件,碧瑤與政府簽訂的兩年期回收合約,價值逾2200萬元,平均每年逾1000萬元,但最終亦未有按環保署指引處理膠樽。據了解碧瑤辯稱由於回收量多,同時人手所限,未能做到逐件仔細分類,同時因工場不設排污設備,所以不會沖洗。

原來建議可跟可不跟,環保署無正面回應成效,但指當初商討安排時,業界普遍支持去除樽蓋及招紙的建議,認為可「便利回收處理商的後續工作,提升回收物料的質量及價值」,又指「三紙回收、膠樽優先」及乾淨回收宣傳教育,目的是培養市民養成優良回收習慣;亦有與食環署聯繫,共同檢視及改善回收合約的條款及安排。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 新聞 相關文章

武漢研究所發現新的蝙蝠冠狀病毒 類似新冠病毒
商台新聞
校巴撞人群11死13傷事故 調查組倡對5人追究刑責
on.cc 東網
消息傳政府調整2元優惠 議員斥政策失焦
商台新聞
男子徒步前往越南 失聯超過4個月
on.cc 東網
東方日報A1:建造業債主拍門 老牌保華申清盤
on.cc 東網
啟德體育園|網上聲稱放售開幕禮門票  羅淑佩:警方正調查
am730
台南2歲男童全身傷「重拳毆破胃」虐死 狠父遭重判18年
中天新聞網
2元乘車優惠|消息:限每月最多240程 即日均約8程
商台新聞
荃灣西站外烏克蘭漢暈倒亡 休班醫護指控被拒借AED機 港鐵:有盡力協助
am730
日本二手奢侈品店Otakaraya 在香港開設首間海外門市
am730
台遊客紐食肆點餐 收據印有歧視字眼
on.cc 東網
悚!陝西7旬翁暈倒 遭自家飼養豬隻「圍攻啃咬」致死
中天新聞網
觀塘地盤MMA|金門:4工人打鬥其中2人輕傷 絕不容忍暴力將紀律處分 (更新)
am730
小區升降機急跌B2樓再衝頂33樓 業主爆頭當場身亡
on.cc 東網
巴士司機直接送院搶救 昏迷六旬乘客仍不治
on.cc 東網
鄭慕智:部分青年仍受殖民思想影響 需加強國家認同感
商台新聞
慈雲山茶餐廳油煙槽搶火 無人受傷
on.cc 東網
特朗普指示限制中國在美戰略領域投資
商台新聞
二元乘車優惠|狄志遠:10元以上車資以兩折計算對偏遠地區長者不公 「德政變成失政」
am730
雞蛋供過於求 農業部擬提高產地價格
on.cc 東網
機場入境女子行李藏可卡因 涉販毒當場被捕
on.cc 東網
柏林大屠殺紀念館外持刀襲擊 1遊客重傷 疑犯被捕
國際 on LINE
今日多雲天氣清涼 早晚有一兩陣微雨 日間最高氣溫17°C
on.cc 東網
馬鞍山9歲仔籃球場被打傷 10歲男童涉襲擊被捕
on.cc 東網
名廚 Gordon Ramsay餐廳發生失竊 近500隻招財貓被盜 總值逾2萬元
國際 on LINE
華艦警告實彈演練最終沒實施 澳洲稱未獲滿意解釋
on.cc 東網
啟德體育園|開幕門票二手平台標價2000元 鄭泳舜指門票實名制炒賣或涉欺騙
am730
在英迷昏10女後性侵!陸留學生稱「沒反應讓我更興奮」
中天新聞網
二元乘車優惠|消息:每月限乘240程 10元以上車資以兩折計算
am730
2元乘車或改日限8程 10元以上車資2折 議員指可解決補貼無底洞
on.cc 東網
沙田火炭路兩車相撞一車翻側 一女乘客不適送院
on.cc 東網
華蝙蝠身上發現新病毒類似新冠 美學者稱毋須過度反應
on.cc 東網
民主黨解散|李家超無回應 民建聯斥咎由自取 葉劉:失去社會代表性(更新)
am730
近80載寒暑世易 大型基建留保華足迹
on.cc 東網
將軍澳尚德邨男子遭推跌暈倒 親友發文緝歹徒籲街坊小心
on.cc 東網
多地官員學習DeepSeek 義烏商戶AI生成片做跨國生意
on.cc 東網
四旬中國遊客日本長野縣滑雪場失蹤 森林雪堆中尋獲屍體
國際 on LINE
羅淑佩:有信心體育園開幕後的人流管控措施
商台新聞
《東方日報》今日要聞
on.cc 東網
政府修例嚴懲僭建 測量師倡先由專家確認單位結構免誤墮法網
on.cc 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