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游泳減肥有效嗎?這些錯誤觀念讓你越游越胖!

VOCO News
發布於 02月11日07:49

炎炎夏日,游泳不僅能消暑,還被視為是一項CP值極高的減肥運動。不少人認為游泳能燃燒大量熱量,達到快速瘦身的效果。然而,許多人游了一整個夏天,卻發現體重絲毫未減,甚至越游越胖。究竟游泳減肥是否真的有效?哪些游泳方式才能達到最佳燃脂效果?

游泳減肥的真相:真的有效嗎?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Photo by Brian Matangelo on Unsplash

中醫診所院長陳世峰指出,雖然游泳可以幫助燃燒熱量,但它並不是最有效率的減肥方式。他解釋,要讓游泳達到瘦身效果,關鍵在於「速度」與「持續時間」。如果沒有長久運動習慣,一般人很難長時間保持高強度的游泳訓練,因此游泳減肥的門檻比跑步、騎飛輪等運動更高。

此外,體溫對燃脂效率也有影響。「體溫高,燃脂率就高,但游泳池內的水溫較低,使體溫上升不易,導致燃脂效率降低。」陳世峰說。因此,相較於跑步、跳舞等運動,游泳需要花費更多時間與體力,才能達到相同的減脂效果。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為什麼游泳後更容易覺得餓?

游泳減肥的另一大挑戰是游完後特別容易飢餓,導致進食過量,反而讓體重不降反升。這是因為游泳需要全身肌肉對抗水的阻力和浮力,使身體容易疲憊,於是人體會啟動「能量補償機制」,增加食慾來補充能量。

此外,低溫水環境也會刺激食慾中樞,使人不自覺攝取更多高熱量食物,如果不注意飲食控制,很可能游完一小時,回家卻吃進兩倍熱量,讓減肥計畫功虧一簣。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游泳減肥的三大誤區

誤區1——游泳是最燃脂的運動?

網路上流傳「游泳1小時可消耗1000大卡」的說法,但這並不完全正確。實際上,不同泳姿、游泳強度與個人體重,會影響熱量消耗。例如:

蝶泳是最費力的泳姿,持續1小時可能燃燒約1000大卡,但一般人難以長時間維持。

自由式相對較快且能持續進行,燃脂效果較好。

蛙式因為速度較慢,燃脂效果最低,無法有效減重。

研究顯示,若要達到顯著減重效果,游泳必須持續40-60分鐘,並保持穩定的高心率(達到最大心率的60-80%)。

誤區2——游泳能塑形,讓身材更勻稱?

很多人希望透過游泳雕塑身材,但低溫水環境可能會影響脂肪代謝。美國運動醫學期刊的一項研究發現,長時間在低溫水域游泳的女性,體脂率反而增加。因為身體為了適應寒冷環境,會囤積脂肪作為保護層,這也是為什麼北極熊、海豹等水生哺乳動物皮下脂肪特別厚的原因。

誤區3——每天游一下就能輕鬆瘦?

隨意泡泡水、偶爾游幾圈,對體重影響不大。想靠游泳減肥,需要每週至少游3次,每次45-60分鐘,並確保運動強度達標。以自由式為例,每小時應游2500公尺以上,並保持心率達100次/分鐘以上,才能達到理想的減脂效果。

如何正確游泳才能有效減肥?

1. 選對泳姿

自由式:連續快速移動,燃脂效果最佳。

蝶泳:雖然消耗熱量高,但難度大,適合進階者。

蛙式:燃脂效果較差,適合作為放鬆運動。

2. 控制游泳時間與強度

每次游泳應持續40-60分鐘,不要中斷。

避免在岸邊長時間停留,以維持體溫。

採用間歇訓練法,例如200公尺快游後休息15秒,重複5次。

3. 飲食控制

游泳前:可攝取少量碳水化合物,如香蕉、燕麥,避免空腹游泳導致低血糖。

游泳後:避免立即大吃,建議補充優質蛋白,如雞胸肉、蛋白、豆類,以促進肌肉修復。

避免高熱量零食,如炸物、甜點,以免游泳燃燒的熱量全數補回。

4. 熱身與拉伸

游泳前應充分熱身,避免肌肉受傷或抽筋。

游泳後應拉伸全身肌肉,以防運動後肌肉變硬或變粗。

更多 健康 相關文章

延誤急救|烏克蘭漢倒臥荃灣西站外,休班醫護求援稱遭港鐵拒借AED機,延誤急救惹爭議。
Medical Inspire 醫.思維
患者一路北上找床「屎漫腹腔」敗血亡!高雄衛生局:查無此案
中天新聞網
【兒童健康】1歲仔不願進食又喊又嘔 生長曲線墊底 新手媽使渾身解術無效︰只能電視送飯?
MamiDaily
打針、抽血前必看! 「暈針」是什麼?該如何避免?
VOCO News
高雄患北上150公里找到床「滿腹屎亡」!成大斗六分院回應
中天新聞網
懷孕不是女性一人的事!劉以豪無精症、柯佳嬿喝中藥?專家談男性不孕
台灣健康醫療網
LIVE/急診大塞車!衛福部15:30說明最新因應對策
中天新聞網
為胰臟癌爭取生機!胰臟癌「1用藥」加入一線治療 有效延長存活時間
台灣健康醫療網
愛穿緊身褲害「私密處腫大3倍」 醫嚇傻:飄惡臭又流湯
中天新聞網
愛滋病毒新感染人數破千! 「U=U」常被質疑是真的嗎?專家從實證解析
台灣健康醫療網
醫院大塞車...醫護人員負荷過重!邱泰源親上火線
中天新聞網
落髮、精神不濟竟是「胃不好」惹禍?醫揭「2原因」致1維生素不足
台灣健康醫療網
上班族半年體重激瘦46公斤 男子靠減重成功逆轉慢性病
NOW健康(TW)
65以上國人逾七成「失智症」 醫:除了精神症狀,還有行為障礙
台灣健康醫療網
常聞到腳臭味!女一檢查驚「巨大黴菌球」塞爆鼻竇
中天新聞網
「激戰時突然軟掉」很常見!泌尿醫:大家不好意思講而已
中天新聞網
走路偏斜竟是肺癌腦轉移! 肢體無力等神經症狀別輕忽
NOW健康(TW)
不用秤體重!醫曝「4徵兆中2」代表脂肪燃燒中 放屁變多也算
中天新聞網
一上班「接2、30床病患」!急診醫無奈離職:環境很危險
中天新聞網
尿液潛血陽性就是血尿?醫:尿中有沒有紅血球是關鍵
台灣健康醫療網
ICU塞爆!重症患者等無床位 護理師連上13小時崩潰:做到很想哭
中天新聞網
沒有醫不好的癌!名醫蔡松彥從罹癌院長變抗癌專家、自創抗癌餐盤:4種改變就能克服
幸福熟齡(台灣) ╳ 今周刊
不是老化!常發呆、腳軟、反應慢…8症狀揪出「晚發性癲癇」:血糖不穩、亂吃安眠藥恐誘發
幸福熟齡(台灣) ╳ 今周刊
輕生成全球青少年第四大死因!背後原因一次看
台灣健康醫療網
【精油】精油安全你要知!用錯分分鐘放鬆變擔心!
高燒 Gofever
耳鳴、耳悶有什麼不同?差異、就醫時機一次看!僅單側耳有症狀要注意
台灣健康醫療網
台灣女子臉上斑點反覆雷射無效 就醫檢查竟是基底細胞癌
VOCO News
小心交互作用!鈣片、抗生素別一起吞 藥師:會使藥效降低
中天新聞網
天冷更容易脹氣!醫推喝「溫湯、暖薑湯」提升消化能力
中天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