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來點黑咖啡、拿鐵還是低因咖啡?你的喜好恐怕和心血管健康有關

康健雜誌
更新於 01月16日03:12 • 發布於 01月16日03:12 • 出處/康健雜誌 文/林慧淳 圖/Unsplash
來點黑咖啡、拿鐵還是低因咖啡?你的喜好恐怕和心血管健康有關

國外研究發現,你經常點哪種咖啡,可能和心臟健康有關,且個性不同的人,嗜喝的咖啡種類也不同,你愛喝哪種咖啡呢?

南澳大利亞大學的研究人員根據英國生物銀行中將近40萬人的數據,檢視他們的慣常咖啡消費量,並與其收縮壓、舒張壓、心率數據做比對,結果發現,比起一般健康成年人,有高血壓、心絞痛和心律不整的人喝咖啡時,選擇低咖啡因咖啡或完全不喝咖啡的可能性更高,這也意味著,心血管健康與否,會下意識影響到個人對於咖啡的選擇。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南澳大學精確健康中心主任赫佩根(ElinaHyppönen)認為,這可能是一種保護性遺傳機制的結果,因為每個人喝咖啡的原因本就不同,有人為了提神、有人喜歡咖啡的香味,但其實人們都沒有注意到,身體會下意識地根據自己的血壓高低來調節攝取咖啡因的安全水平。

也就是說,比起不喝或少喝咖啡的人來說,喝大量咖啡的人,基因上對於咖啡因的耐受度比較高,相反地,不喝咖啡或喝低因咖啡的人,更容易受到咖啡因的不良影響,也更容易罹患高血壓。

因此她建議:「如果你的身體告訴你不要多喝咖啡,請聆聽它的聲音,因為它的建議可能更符合你的健康狀況。」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從咖啡看個性

除了基因影響咖啡喜好之外,隨著個性不同,每個人嗜喝的咖啡種類也大異其趣。臨床心理學家德瓦斯拉(Ramani Durvasula)曾針對1,000名咖啡飲君子進行觀察,依個性特質分為:內向、外向、有耐性、完美主義、溫暖、警覺、敏感、喜愛社交等類型,並分析受試者對咖啡的偏好。

• 黑咖啡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嗜飲黑咖啡的人直來直往,喜歡以簡馭繁,有耐性,有效率。性格沉靜、可能較為情緒化,處事有時流於唐突,且我行我素。

• 拿鐵

喝咖啡喜歡加糖、奶、鮮奶油的人可說是暖女、暖男。他們會將手邊事情放下、慷慨花上自己的時間幫助他人。不過他們花在別人身上的時間太多,常疏於照顧自己。

• 低咖啡因、加豆漿,或其他特調咖啡

喜歡量身訂製咖啡的人是完美主義者,注重保健,會在咖啡的調製上做健康的選擇,相當注重規章與秩序。然而,控制慾強、過於拘泥細節使他們容易憂慮。

• 即溶咖啡

隨遇而安,有閒適性格,不拘小節。但太過鬆散的後果是有拖延傾向,也不善規劃。

• 調和式咖啡

能接受不同種咖啡豆混合使用的人喜愛嘗試新鮮事物、熱衷交友,想像力豐富。但有些小孩子氣,時而便宜行事。

研究者強調,個性與咖啡之間不宜全然畫上等號,向來喝黑咖啡的人也可能買一罐調和豆的即溶咖啡,總是點拿鐵的人或許是腸胃使然,多數人的生活中同時存在數種咖啡。

你愛喝哪種咖啡呢?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 健康 相關文章

春夏祛濕|濕熱、濕寒 祛濕方法大不同!4種不同濕氣重類型+調理花茶
am730
金像獎2025|走出至親「墮樓」死亡陰霾!谷祖琳曾陷抑鬱谷底,憑《爸爸》終圓夢奪女配角。台下緊擁谷德昭:成立思覺基金助同路人。
Medical Inspire 醫.思維
【雪耳好處】養顏滋補、減脂瘦身的「平民燕窩」 雪耳6大功效+美味糖水食譜推介
MamiDaily
你不知道的核桃好處! 研究:能抗發炎、降結腸癌風險
NOW健康(TW)
喉嚨痛也可能致命,出現6個情況別當作普通感冒
康健雜誌
每週星座運勢|2025年4月28日(一)~5月4日(日)
VOCO News
【專注力不足/過度活躍症】每69個小朋友有1個服用ADHD藥物 有助改善症狀 但仍要注意效用
MamiDaily
瘦身訂明確小目標!善用多巴胺飲食 快樂升級有助成功
NOW健康(TW)
【視網膜破洞】54歲古天樂自爆右眼視網膜破洞 不及時治療可失明!一文看清所謂何事
高燒 Gofever
停經無性生活,58歲婦拒做「子宮頸抹片檢查」竟癌變!醫示警8成女性曾患HPV病毒「染越久越易惡化」
幸福熟齡(台灣) ╳ 今周刊
駝背嚴重影響顏值!6招改善駝背方法:多睡高承托力床褥、1種簡單運動有效調整體態!
she.com
老翁疝氣至腸道壞死險丟命! 腹股溝腫脹、鈍痛要當心
NOW健康(TW)
不只提神!日聞薄荷15分鐘 可降低發炎、提升記憶力
中天新聞網
30多歲婦女摸到硬塊確診乳癌 「雙標靶藥物」助縮瘤保乳
台灣健康醫療網
別用棉花棒掏耳朵 醫曝「3大炸裂風險」有真實案例
中天新聞網
追求健康長壽有秘訣? 研究:50歲前應避開這5大風險
NOW健康(TW)
壓力大掉髮竟是梅毒! 醫師:這三類掉髮最常見
台灣健康醫療網
身心障礙者醫療輔具好貴? 台北市加碼補助最高2倍減輕照護重擔
台灣健康醫療網
腰酸背痛可能不是姿勢問題!中醫師解析「肌少症」元兇及改善方法
台灣健康醫療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