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在這很多「離別的故事/散落途上」的時代,香港人身邊總有朋友移民。離開的人思念故鄉,「如果說/如果不要說」,欲言還休……其實離港與否,動盪時刻人要學習的是接受無常,「不需要牽掛/不需要哀傷」,望有天「順從內心/不迷失於世界裏」。多年來,漂泊多地生活的歌手岑寧兒,此時完成一張只以廣東話歌唱,給香港人的專輯Home is…,對她來說,家是什麼?
香港是岑寧兒的出生地,但她之後去過很多地方,這些故事在很多訪問中也曾提及:在加拿大讀書,在北京跟李宗盛工作,為陳奕迅等歌手的巡迴演唱會做和音,生活上常常要來回港台兩地。構思這張專輯Home is…之前,她因為疫情在台北逗留大半年,對她來說是不短的時間,然後於2020年10月回到香港。
有天岑寧兒在好友、填詞人陳詠謙家中聊天,陳如此說:「岑寧兒,你都無做過一隻碟全部都是廣東歌。」岑寧兒說其實自己沒有一張專輯只有普通話或只有英語一種語言,很多時專輯中都有幾種語言,但剛好她在音樂節目中,認識了新的朋友,感覺香港現時做音樂的氣氛不太一樣,她又一直想做「家」為主題的創作,既然做粵語專輯,就談「家」,「全部都是你有一個念頭,然後你做一個決定,那就是所有事情的開始囉」。
離家、想家、無家、回家
而這個「Home is…」,來自她常常記掛的句子「Home is where your heart is」,意思是家乃心之所歸。這張專輯共有4首歌,主題分別是「離家」、「想家」、「無家」和「回家」,對應《風的形狀》、《勿念》、《無常家》和《這裡》,岑寧兒認為是人們在不同時候都會經歷的階段。從前她不會為一個特定的群組創作,讓歌「散」開去就好了,用什麼語言想這首歌,就用什麼語言唱,誰喜歡聽就聽吧,但這張專輯不同。
家,是她多年縈繞心頭常常思考的事,而她知道這也是最近在每個香港人心裏的事,她的歌是想着那些「同樣思考『家是什麼』的人,『家在哪裏』的人,或者『他一直以來成長的地方還是不是他想建立家的地方』的人」而唱的,她用廣東話唱給香港人聽。
第一首派台的歌曲《風的形狀》,由林家謙作曲和編曲,陳詠謙填詞。這首歌的旋律就如風撫摸人的臉龐一樣輕柔,編曲上則營造了一種遼闊的感覺,歌詞寫道「為了找人生/不同形狀/未知的/放手去擁抱一趟」。對岑寧兒而言,這首歌是回顧了她離家的狀態,其實不一定是要離開一個國家,離開成長的地方或熟悉的環境,又或離開舒適圈踏入未知之中,只要「你做過這樣的決定,就會有共鳴,說的是這一個瞬間」,就是要擁抱那個瞬間。
訪問期間,跟岑寧兒提起她唱歌的方法。常有人說她的歌聲很療癒,她卻一直不明所以,唱歌也不是想做到「療癒」的效果。《風的形狀》給人「療癒」的感覺,或許是因為岑寧兒不喜歡別人告訴她要做什麼,所以也不想講任何道理或下定義,亦不想告訴別人要做什麼,《風的形狀》不是鼓勵人離開,只是描述離開的感覺,陳詠謙非常了解她的想法,因此這首歌最後一句是「流淚的過雲雨/或遙望清朗/讓一切沒定案」。
《勿念》咿咿哦哦意外共鳴
另一首《勿念》引起很多人共鳴,是岑寧兒感到意外的。她選擇這個旋律做一首「想家」的歌曲時,也讓作曲人兼歌手陳蕾感到意外,旋律的高低起伏不多,常重複同一個音,岑寧兒說是「咿咿哦哦」,覺得很好玩。什麼情况人會「咿咿哦哦」?也許是「遙遙無期/何時再見/那裡/每一個」,想念一個人的時候吧,卻只能說句「勿念」,「始終我也適應了/不抱怨」,唯有等待,「下次/要吃吃喝喝/說說笑笑/與你看看月圓」。這也可以連結華人「報喜不報憂」的傳統,或者說話總是婉轉,總是不知怎樣開口表達感受的習慣。
「坐下」「站立」背後智慧
這兩首歌較具體,迴響較大,從MV的點擊率已看到,《勿念》有過百萬人聽過。之後兩首歌《無常家》和《這裡》,是關於內在狀態的。《無常家》是從「無家」這個主題創作出來,但不是關於無家可歸,「或者耀輝(周耀輝)寫的『無常』才是你屋企,是要學習(接受)的,我無常家,亦無這個需要,我覺得他想表達這是一個自由來的」。歌曲中很多意象,「拈一朵無名花/找遍地無常家/在無年無月出生也不驚怕」,即是當你有些依戀(attachment),若願意放下的話,是一種自由。還有兩句,岑寧兒特別喜歡,前段有「隨便到世界到處也坐下」,後段有「隨便到世界到處也站立」,她說︰「兩個很簡單的動作,坐下是放鬆、自在的狀態,站立是用力的,但我都可以站起來。」那個智慧是——放下對「家」的執著而獨立。
最後一首歌是《這裡》。岑寧兒說有些氣味會令人產生歸屬感,「為了擁有/類似家的感覺/讓線香點起一縷寄託」,她喜歡線香,自從在加拿大開始到哪裏都會點上,「我必須要有些跨越地域、恆常的事情,去給自己熟悉感,因為我是不斷在適應新環境」。岑寧兒對自己的歌也會有歸屬感,她最初是為不同歌手在演唱會唱和音,後來受關注便發表自己的創作,她說︰「我回去唱我自己的歌時,就覺得真好,我有我的歌可以『回來』,即是我的歌是屬於我的角落,那麼無論在哪裏練習這些歌也沒關係了。」
一個呼吸就可回家
講「回家」,岑寧兒請來家人和如家人般的人創作,例如作曲和編曲是表哥陳哲廬(Jerald)。這首歌其實是20年前、10多歲的她唱過demo的歌,也是陳詠謙第一次填完整歌詞的歌,20年後再做此歌大家有什麼改變?錄音時岑寧兒很感動,「我們幾個還在這裏,做我們喜歡做的事情,我還在唱歌,他(陳詠謙)還在填詞,他(陳哲廬)還在製作音樂和編曲」。做喜歡的事,就有回家的感覺。岑寧兒在唱歌上的執著,或許解釋了她療癒人心的力量來自什麼。「我覺得我都幾執著『自然』囉。」她因為會自己寫歌,一直以來都覺得「故事是自己的」,唱歌才會舒服,「我覺得感染力同說服力都是來自真誠的表演」。所以每一首歌她都會花很多時間消化和內化,讓歌曲唱起來不着力,很自然和輕鬆。
當然她也曾翻唱別人的歌,例如Bedtime Story專輯中就翻唱了張國榮的《我》,「我就是我/是顏色不一樣的煙火」。Bedtime Story是岑寧兒回顧兒時的專輯,她錄音唱《我》時,想起8歲的自己,是「很做自己」且完全不介意與人不同的小朋友,「我覺得在我們學懂其他人是怎樣的之前,我們都只會做自己」。她也感恩家人在成長中很重視她喜歡什麼,所以「是否鍾意那件事」她是放到很前的,而這也足夠令她去做任何事,「任何事你都可以答:『我鍾意囉』,就完的了,我覺得是大晒」。
只聽歌,或許會因為岑寧兒的聲線而覺得她是溫柔的人,但訪問後記者覺得她也是個倔強的人,那些療癒的感覺,她說或許是來自療癒自己,也大概來自她願意去做自己。她說每首歌,「你一定要思考對你來說,這首歌是講什麼,你想藉這首歌傳遞怎樣的態度」。《這裡》的態度便是告訴自己,身體也可以是我們的屋企,「自由地呼吸/回家」,一個呼吸就可回家,認識到自己有呼吸和心跳,因為活着就有更多可能,「你的精神回到你這裏,就是精神回家,是照顧自己的方法,如果魂魄在外面飄浮,可能你會很累也不知道」。●
文:胡筱雯
美術:張欲琪
編輯:梁小玲
facebook @明報副刊
電郵: feature@mingp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