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陳建仁估肝癌死亡降幅將提前達標!人體生物資料庫帶動精準健康起飛

康健雜誌
更新於 2024年11月29日11:20 • 發布於 2024年11月29日11:20 • 出處/康健雜誌 文/邱宜君 圖/photoAC
陳建仁估肝癌死亡降幅將提前達標!人體生物資料庫帶動精準健康起飛

如果有一台風險計算機,能在疾病發生前就提出警告,還有大數據能激勵人把自己照顧得更好、促成精準治療,我們或許都能活得更久、活得更好。「國家級人體生物資料庫整合平台」正在加速這個美夢成真,11/27舉辦的第3屆年會邀集產學研重磅專家演說,而《康健雜誌》主編暨「癌症問康健」頻道負責人梁惠明,是唯一一位受邀演講的媒體人。

1970年代的台灣被稱作「肝病之島」,肝癌曾穩居惡性腫瘤第1名,是殺手中的殺手。但最近20年趨勢改變,肝癌標準化死亡率持續走降。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2024年11月底,「國家級人體生物資料庫整合平台」舉辦第3屆年會,前副總統、中央研究院院士陳建仁指出,因為眾多科學家前仆後繼投入數十年心血,追蹤成千上萬筆資料,建構出精準的風險預防模式,找到精準療法,才能看到這個成果。

陳建仁估計,肝癌死亡率還會繼續降,女性和男性分別將在2032年、2046年達成50%降幅, 提前達到總統賴清德宣示「2050年癌症死亡人數減少50%」的目標。

台灣人與其他疾病的戰役,也有機會致勝。國家衛生研究院院長司徒惠康說,全台有37個人體生物資料庫,分屬於許多學研機構、醫療院所、地方政府,累計搜集超過100萬筆豐富的臨床資訊,並結合羅氏、默克、中外製藥等國際大藥廠,共同啟動「台灣精準醫療試辦計畫」。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國衛院院長司徒惠康在「國家級人體生物資料庫整合平台」第3屆年會致詞。圖片來源 / 邱宜君攝影

精準醫療試辦計劃助6種癌友獲得新藥

司徒惠康表示,「人體生物資料庫」是為了疾病的治療與藥物研發的目的成立,所有檢體與數據都是參與者自願無償的付出。針對肺癌以及5種常見消化系腫瘤,共17院所收集超過2,000名個案,做精準癌症靶點分析,很快讓患者可以獲得新藥。即使是還沒有在台灣上市的藥物,也能透過廠商贈藥方式,幫助病人有效延長生命。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大型生物資料庫分析得來的眾多科學數據,是台灣發展精準醫療非常重要的根基,目的是回饋到病人的診斷和治療,與國際藥廠接軌的同時,也能帶動國內生藥產業。」國家衛生研究院院長司徒惠康

陳建仁比喻,疾病像一座金字塔,重症和死亡者相對少,大部分都是輕症,一定要想辦法幫助輕症者不走向重症和死亡。當人邁入亞健康,以前根本沒辦法診斷,但現在已經有許多技術,可以在分子或細胞的層次就進行早期偵測,偵測到之後,也需要精準處理、有智慧的照顧,才能助人遠離疾病、恢復健康。

更理想的,是從人還健康時,就估計發生各種疾病的風險。生物資料庫就是從人的健康時期,就開始搜集所有危險因子和暴露資料、臨床資料、病歷、檢體等,對預後有很好的預測。陳建仁相信,21世紀體學(Omics)蓬勃發展,提供可以正確預測健康變化與疾病進展的生物指標,促成個人化醫學的實現。

前副總統、中央研究院院士陳建仁指出,精準健康的理想就是從人還健康時,就估計發生各種疾病的風險。圖片來源 / 邱宜君攝影

推動健康生活的最佳引擎:自我健康大數據

「醫學常需要預測病情發展,甚至要預測健康人發病的風險,這既是科學,也是藝術。」陳建仁說,好的生物資料庫不是只用一次,而是好好保存數十年以上,期間也要持續搜集,這都在需要政府同意、保護個資的前提下,為每個人提出能達成「健康極佳化、罹病極小化」的方案。

有了精準大數據及人工智慧分析技術,在不久的未來,每個人都會擁有數十億筆資料和數不清的指標,「量化自我健康」是推動健康生活的最佳引擎,人們將習慣利用數位工具來管理體重、活動量、睡眠、生活飲食習慣等「自我健康參數」。

陳建仁預言,健康照護的型態,也將從現在以疾病治療為目的的「提供者驅動」,轉型為以疾病預防為目的的「消費者驅動」,IoT物聯網技術也將促成客製化的智慧型居家健康監控設備,從臥室、浴室、廚房到車輛,都有可能搜集線索,幫助人實踐健康生活、及早偵測疾病。

《康健雜誌》主編暨「癌症問康健」頻道負責人梁惠明(後排右一)受邀在「國家級人體生物資料庫整合平台」第3屆年會演講,是唯一一位受邀演講的媒體人。圖片來源 / 邱宜君攝影

癌症精準治療進入起飛期!康健癌頻主編受邀演講

前衛生福利部部長、行政院政務委員陳時中指出,國家級人體生物資料庫整合平台與癌症治療路徑都逐漸清晰,健保也開始部分給付。癌症治療是總統賴清德「健康台灣」願景當中非常重要的一環,預防、篩檢、治療都是政策重點。他強調,「既然路徑清楚、政策明白,資源一定不會少,現在就是起飛期。」

這次年會,學研單位及藥廠專家雲集,《康健雜誌》主編暨「癌症問康健」頻道負責人梁惠明是唯一一位受邀演講的媒體人。梁惠明上台分享採訪參與癌症精準醫療示範計畫的病友心得,精彩的訪談報導已經刊出2篇(第1篇第2篇),還有一篇病友心聲,也將獨家刊登於「癌症問康健」頻道。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 健康 相關文章

62%人每天排便也有便秘! 醫曝「這5項」才是判斷關鍵
中天新聞網
體重破百男腳底滲血嚇見「整層皮脫落」! 醫揭關鍵病因:恐截肢
台灣健康醫療網
美關稅釀國內缺藥? 食藥署端對策:新藥啟動精簡審查「快的話僅需 4 個月」
Heho 健康(台灣)
【護唇膏】護唇膏會致癌?教你這樣選購 有效安心護唇
高燒 Gofever
120 公斤男「鞋子滲血」!嚴重糖尿病足潰瘍 2 招預防
Heho 健康(台灣)
抹茶能瘦身嗎?研究顯示多喝抹茶好處多,每日一杯抹茶有助於降低心臟疾病 | Women's Health
Women’s Health
內視鏡超音波 消化道器官的「透視鏡」
台灣健康醫療網
教宗方濟各逝世享壽88歲 復活節才公開露面 曾染肺炎住院
Heho 健康(台灣)
每週星座運勢|2025年4月21日(一)~4月27日(日)
VOCO News
40歲女下巴歪、臉變形!長「骨軟骨瘤」影響容貌 手術重回正常生活
Heho 健康(台灣)
報告:美市售牙膏近九成含鉛 兒童專用產品未倖免
VOCO News
【母乳餵哺】應該親餵母乳抑或泵奶?親自哺乳9大好處話你知! 上班族媽咪正確泵奶防乳腺炎
MamiDaily
【偏方】祖母教把一植物放入陰道可避孕 孫女信以為真受感染險死
MamiDaily
不只有三高!傷口不易好、情緒差、失眠 恐因肥胖導致
NOW健康(TW)
更年期熱潮紅明顯、失智風險較高 醫揭用藥關鍵時間
康健雜誌
TIPRA鄭淩穗接棒理事長 領航公共關係產業迎向永續與公關科技新時代
台灣健康醫療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