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北市30多歲男「無出國」染麻疹!今年第6例 匡列102人

中天新聞網
更新於 2024年12月04日17:36 • 發布於 2024年11月29日07:16

又新增1例麻疹本土病例!北部30多歲男性11月13日及15日因出現發燒、疲倦、噁心、關節痛等症狀就醫,後續出現咳嗽且仍有發燒並於11月20日出現紅疹及結膜炎等症狀,於11月23日再次就醫,經通報後檢驗確診。

疾管署今(29)日公布國內新增1例麻疹本土病例。非當事人照片。(示意圖/常春月刊)

疾管署今(29)日提到,因個案於暴露期間無出國史,故研判為今年第6例國內感染病例,可能感染來源調查中,目前掌握就醫接觸者共計102人,預計監測至12月12日。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疾管署說明,台灣今(2024)年累計13例麻疹病例,年齡介於20至40多歲,6例為本土病例(含2起群聚),另7例為境外移入病例,其中2例感染國家為馬來西亞、2例為航空器群聚感染、其餘3例分別為泰國、柬埔寨及越南。今年本土及境外移入病例數高於2020-2023年同期的0-2例,均為五年同期最高。

今年上半年全球麻疹疫情驟升,主要集中於歐洲、東地中海及非洲等3區署,其中又以歐洲最為嚴峻,規模趨近於2019年之爆發高峰;整體疫情於3月達高峰後逐漸下降,目前已回到往年同期水準。

鄰近國家部分,泰國今年疫情嚴峻,8月起達每月千餘例之規模,截至9/2累計報告4,408例病例;越南胡志明市則於9月起疫情爆發,目前每週報告200餘例,正處高峰;菲律賓、印尼、馬來西亞疫情則同往年水平。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疾管署再次呼籲,接種疫苗是預防麻疹最有效的方法。(示意圖/Pixabay)

疾管署提醒,麻疹為高傳染性疾病,出疹前後4天均具傳染力,請醫師提高警覺,於病人就醫時,若發現麻疹疑似個案,應儘速通報,且無需等待檢驗結果即送驗檢體,以利及時採取防治措施,且勿待自行檢驗結果陽性再行通報,以避免延誤防治時效。民眾如有發燒、鼻炎、結膜炎、紅疹等症狀,應儘速就醫,並主動告知醫師相關旅遊及接觸史。

疾管署再次呼籲,接種疫苗是預防麻疹最有效的方法,家中如有年滿1歲幼兒,請儘速至衛生所或預防接種合約院所接種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混合疫苗(MMR),並避免帶未滿1歲或未接種MMR的幼兒至流行地區,民眾出國期間應留意手部衛生,進出公共場所或人多擁擠的地方建議佩戴口罩,並注意呼吸道衛生及咳嗽禮節等個人衛生行為,回國後如出現疑似症狀,請戴口罩儘速就醫並告知醫師相關旅遊史。相關資訊可至疾管署全球資訊網,或撥打免付費防疫專線1922(0800-001922)洽詢。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更多 健康 相關文章

靜電電到彈起 常觸電或是身體警號
活好的 So Fit So Good
肌少症超可怕,坐下就爬不起來!40歲後肌肉快速流失,補充6食物找回肌力
幸福熟齡(台灣)
低溫來襲手腳冷吱吱!小心是腦中風警訊 醫曝危險因子
NOW健康(TW)
熟齡女教師不正常出血長達一年 朋友催促就醫才驚見癌細胞找上門
台灣健康醫療網
噁!情侶吃冰棒驚見「一整隻完整蟑螂」 衛生局要查了
中天新聞網
別再說太累沒時間運動! 專家教「久坐族10招」輕鬆就能起身動起來
台灣健康醫療網
【即食麵】即食麵煮完的水可以重用?即食麵這樣吃更健康?一文解答所有迷思!
高燒 Gofever
屈公病進入台灣!全球開春確診飆破5000例「痛到身體彎起來」,誰最危險?
康健雜誌
小朋友坐姿東倒西歪?可能是「肌肉張力低下」!含飯不吞、吐舌也是警訊
台灣健康醫療網
婦科名醫劉偉民發文疑涉性暗示惹議!支持者:別亂做文章
中天新聞網
抖肩舞王「山鷸」誤闖辦公大樓! 動保處救援重返野外
NOW健康(TW)
泰國出現「變種猴痘」!疾管署示警出遊6周前應打疫苗
中天新聞網
糖尿病出現蛋白尿當心是腎病變! 中西醫合併治療遠離「沉默殺手」
台灣健康醫療網
運動、低碳飲食太拚變「養病」!醫揭「增免疫力」4大關鍵習慣
台灣健康醫療網
牙齒決定我們會不會得「失智症」?日本研究證實:注意2件事,當心失智風險飆最高3倍
幸福熟齡(台灣)
環保走塑|膠飲管強勢回歸,美國總統特朗普推翻紙飲管:「用幾下就斷裂,簡直荒謬!」
Medical Inspire 醫.思維
流感高峰期!營養師授5大飲食秘訣 助感染者迅速痊癒
NOW健康(TW)
肌肉流失恐增加罹患失智症風險?最新研究告訴你失智症警訊與如何預防 | Women's Health
Women’s Health
增購疫苗今日開打!金門240劑被搶光 民怨「根本打不到」
中天新聞網
愛美Z世代最怕滿臉痘疤!搭配PLT複合式療法有新解
台灣健康醫療網
情緒快到臨界點?心理師傳授「情緒容器」四招 化解負能量!
台灣健康醫療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