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成功幸福沒有標準答案!妳第一個要照顧的是自己

台灣健康醫療網
發布於 2024年09月06日13:00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
成功幸福沒有標準答案!妳第一個要照顧的是自己。

【不必為了想擁有「metime」自責】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真希望我可以一個人靜一靜。」

「好想找個沒有人的地方住一個月。」

女兒啊,我不知道妳記不記得,這些都是妳這陣子最常說的話。在公司裡,妳不時被叫去參加各種會議;在家裡,妳忙著打理大小事情。為了維繫人際關係,妳必須應對無數的電話與邀約,抱怨在所難免。我完全理解那種想逃到沒有人認識自己的地方,好好休息一個月的心情。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幸好不是只有妳這樣。至善是個上班族,也是兩個孩子的媽,她坦言,覺得自己的獨處時間不夠,在不得已的情形下,開始瞞著家人請假。她因為個性內向,如果在外面耗盡能量,需要一些時間獨處,才能讓自己恢復活力。可是結婚生子後,根本沒有這樣的充電時間。

幾經思考,她決定瞞著家人請假,早上先假裝出門上班,等到孩子上學,再回家享受一個人的時光。她原本只打算請假一天,現在卻變成定期活動。起初,她覺得很對不起家人,但開始擁有獨處的時間後,不僅使她的日常生活煥然一新,也讓她與家人的相處更自在。

或許不是人人都能理解,但我可以體會至善的感受。一般家庭中,媽媽的時間形同公共財產。媽媽一說要休息,孩子就想找媽媽玩,幫忙顧孩子的父母則會說想要休息一天,丈夫也會拜託她做平日才能做的家事。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媽媽的時間」順理成章成為家人共同使用的時間。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擁有「獨處時間」不是自私的事

年紀不同,看待「獨處」的角度似乎也不同。二十多歲時,獨自一個人會感到不安,因為此時正值人際關係養成期,人們只想成為群體的一部分,渴望從中獲得肯定。而每天困在工作與人際關係裡的三、四十多歲族群,獨處等於「徹底休息」,人們只想在沒有人的地方,不受干擾地享受獨處時光。到了五、六十多歲時,獨處成了一種「寂寞」,子女陸續離開自己的身邊,不知道該用什麼來填補空蕩蕩的時間與空間。可是對於老年來說,一個人形同「孤獨」,這是人們在必須獨自承擔死亡的生命課題前,感受到的孤獨存在。

「獨處」的色彩因年齡而異,這是一生中不可避免的事。再親近的人也不能和自己成為一體,所以每個人都很孤獨,因為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人可以完全理解我、與我感同身受。然而,為了不孤獨,特意與人見面,只會讓自己更孤獨。妳應該曾因孤單,加入多人聊天室,隨便找人見過面吧?在那之後,想必孤獨感變得更加強烈。原來那只是再一次確認,沒有人能完全理解妳的心。

想要排解孤獨,一、兩個朋友就夠了。孤獨是一種主觀的情緒,不會因為朋友多了幾個,就不會感到孤獨。有沒有人理解妳、聽妳說話,對孤獨的影響反而更大。所以四十歲以後,相較於致力拓展人脈,和親近的人建立深厚的關係會更好。最好的方法就是,妳先跨出那一步,比如主動問候自己珍惜的人,找時間和他們共處等。我想,應該沒有比這更有益精神健康的方法了。

此外,妳必須承認孤獨是人生的同行者。孤獨是一種無法消除的基本情緒。感到孤單時,與其想著逃避,不如把時間用來傾聽內心吧!如果妳像對待最好的朋友一樣對待自己,就不會在一個人看電影、一個人吃飯的時候感到孤獨了。仔細感受內在的情緒,認同它、為它打氣。如此一來,妳就會在不知不覺間喜歡上獨處的時光。

最後,我想跟妳說,妳的時間屬於妳自己。要做的事堆積如山時,想要擁有獨處時間這種話確實容易令人覺得自私,但妳如果不告訴別人,這是屬於妳的時間,家人、同事就會把它據為己有,恣意使用。他們沒有惡意,只是覺得這件事理所當然。為此,就算過意不去,也要把時間花在自己想做的事情之上,特別是獨處時間絕對不能讓步。唯有花時間獨處、傾聽內心的聲音,妳才能做好自己想要做的事、好好愛人。期盼妳永遠記得這個事實。

本文摘選自《給我40歲的女兒》,商業周刊。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 健康 相關文章

喝茶養生好處多!2個黃金時間喝茶最好、5種人要小心
康健雜誌
獨家/2個月前檢查沒問題…爸突肺癌末且轉移!醫嘆:單靠照X光不夠
中天新聞網
政治漫畫家魚夫因肝癌辭世!專家推做「1」檢查,及早揪出沉默殺手
Heho 健康(台灣)
日本新冠、流感疫情嚴峻!關東、東北、北海道最嚴重
中天新聞網
台大性騷名醫爆「重回婦產部」 院長:再出現警衛會處理
中天新聞網
為什麼長輩喜歡把東西擺在外面? 「情境線索」如何幫助記憶
台灣健康醫療網
他腹痛就醫驚見「腸道堆滿大量糞便」 腸道破裂險喪命
台灣健康醫療網
腰椎滑脫寸步難行!保守治療無效 患者接受手術才獲解
NOW健康(TW)
冬天手腳冰冷、呼吸道疾病好發 中醫「三九貼」去寒、改善體質
台灣健康醫療網
母跌傷需長照,4手足卻不聞不問!他咬牙一肩扛起…律師4招解難題:「這樣做」對孝順孩子才公平
幸福熟齡(台灣)
剖腹產vs.自然產怎麼選? 網友熱議優缺點及潛在風險
NOW健康(TW)
冬天易便秘如何解?英國醫師推4食物助排便 「它」還能降大腸癌風險!
台灣健康醫療網
【睡眠困難】孩子夜裏總是睡不着 常常失眠點算好?10個實用小技巧讓孩子輕鬆入睡
MamiDaily
避免失智者被漏接! 台灣失智症協會提4建議:呼籲新制應彈性
台灣健康醫療網
雙腿痠痛麻木竟是腰椎滑脫?醫用「1術式」,助患者擺脫跛行
Heho 健康(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