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孩子長不高?醫警告:別讓孩子做這「4件事」,當心生長板提早閉合

Heho 健康(台灣)
更新於 09月12日07:41 • 發布於 09月12日09:41 • 邱玉珍

生長遲緩不僅可能影響孩子的自信心,還可能導致其他健康問題,例如:身材矮小、早熟和肥胖等問題,進而增加罹患代謝症候群、高血壓和糖尿病風險。小兒科醫師表示,小孩要長得高又壯,除了遺傳之外,還要具備3條件,才能高人一等。

孩子長不高,遺傳扮演關鍵角色

不少父母憂心小孩長不高,只要坊間販售聲稱有助「生長」產品,均願意花大錢買給小孩吃,沒想到花了大錢小孩還是長不高。亞東醫院小兒部醫師高銓宏表示,小孩長高與否與父母基因有關,遺傳在身高發育中扮演著關鍵角色,約佔70%至80%。

高銓宏強調,生長遲緩是一個需高度關注的問題,通常定義為兒童在一年內身高增長不到4公分,或其身高長期位於身高百分位曲線的低位,即低於同年齡、同性別的平均身高標準。這種情況可能由多種因素導致,其中抽血檢查是基本的診斷方法之一,可以檢測是否存在生長激素缺乏或其他內分泌異常。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2重要關鍵 影響兒童生長發育

生長激素缺乏症與低出生體重兒是兩個影響兒童生長發育的重要議題,需透過專業醫學診斷和治療來確保孩子的健康發展。高銓宏指出,生長激素缺乏症通常需住院觀察並進行抽血測試,以評估孩子體內的生長激素濃度。若確診為生長激素缺乏,應考慮進行生長激素治療,尤其在青春期前治療效果最佳。整個治療過程需密切監控,以確保療效及安全性。

低出生體重兒(胎兒小於妊娠年齡,Small for gestational age, SGA),指的是出生時體重低於同齡寶寶的第10百分位。高銓宏表示,這些嬰兒需要密切監測生長曲線,確保其發育達到標準。對於低出生體重兒,診斷過程包括持續觀察生長情況及詳細評估營養狀況。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小孩生長遲緩 借助生長激素

除了透過營養補充來促進成長發育外,若有必要,也可考慮使用生長激素來促進正常生長發育,而治療效果通常取決於開始治療的年齡、治療期間的長短、治療劑量,以及家長與孩子的配合程度,因此醫生與家長間的緊密溝通與合作是非常重要的關鍵。

亞東醫院小兒部醫師高銓宏呼籲家長們,應該密切留意孩子的成長狀況,若對其生長發育有任何疑慮,應及早至兒童遺傳內分泌科評估與追蹤,確保孩子在關鍵時刻採取適當的治療措施。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家長可能對生長激素治療產生疑慮,高銓宏認為,注射後的持續追蹤檢查非常重要,可以確保治療的安全性和效果,無論是生長激素缺乏症還是低出生體重兒,接受各種治療都需在專業醫療團隊的指導下進行,確保達到最佳的成長結果。

醫揭小孩長高 3 祕訣

遺傳因素之外,其他環境因素如均衡飲食、充足睡眠、適當運動,是以及孩童的生長發育上的3大關鍵,每個環結必須緊緊相扣,只要有一個環結出現問題,就會對孩子身高的增長產生不良影響。

1. 運動

想要長高,不能不做運動,但也要做對運動類型才有幫助。一些彈跳性的運動如跳繩、打籃球、慢跑、足球,能讓骨頭有「垂直於地面」方向的衝擊力,有助於長高;而像是舉重、負重練習,反而會妨礙生長,建議在成長階段最好能避免。

2. 睡眠

晚睡絕對是長高殺手,當孩子時常錯過晚上 10 點到凌晨 2 點這段體內生長激素的高峰期,就會造成生長發育的減慢。想要孩子長高高,最好要求他們每天晚上 9 點前入睡,盡量不要熬夜。

3. 飲食

除了均衡飲食外,長高最重要的其實是蛋白質,蛋白質是骨骼與肌肉的原料,能製造骨骼,就會讓身高成長。富含蛋白質的食物像是牛奶、雞蛋、瘦肉、魚類、豆類、核果等,都是不錯的選擇。

做這 4 件事,會提早讓生長板閉合

除了先天身高遺傳限制之外,若是孩子在青春期來臨前就出現第二性徵,也就是所謂的性早熟,就會讓生長板過早閉合、影響成長。醫師提醒若不希望孩子的青春期太早啟動,爸媽要注意 4 件事:

1. 少吃精緻食物和速食

務必少碰油炸類、精緻甜食與速食,皆有可能會抑制生長激素的分泌,讓孩子長不高。

2. 預防孩子肥胖

體重過重的孩子容易有性早熟的表現,因為脂肪細胞會轉成性荷爾蒙,繼而影響發育。

3. 別太早食用補品

像是雪蛤、鹿茸、蜂王漿(蜂王乳)這類含有女性荷爾蒙的食物,都可能干擾孩子的內分泌系統,刺激生長板提早密合。

4. 避免接觸環境荷爾蒙

生活中如果太常接觸環境荷爾蒙,如:塑化劑、介面活性劑、油漆或亮光漆等,也會催化孩子早熟。而孩童容易接觸到的塑化劑多半來自飲食,像是以塑膠碗、塑膠袋盛裝熱食,或使用塑膠杯裝飲料等等,最好可改用不鏽鋼或玻璃容器。

高銓宏

文/邱玉珍、圖/巫俊郡

諮詢醫師:亞東醫院小兒部醫師高銓宏

參考資料:https://heho.com.tw/archives/139342

>>點擊加入 Heho 健康好友 獲取更多健康新知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 健康 相關文章

側睡、趴睡、平躺,哪種睡姿最好?一圖看懂優缺點
康健雜誌
中年男腹痛、腹瀉以為腸胃炎...吃藥都沒用 醫揪「阿米巴原蟲」搞鬼
中天新聞網
打工仔multi-tsking需要大量記憶力?營養師醒腦飲食貼士 每日補充肌肽提升記憶力
Medical Inspire 醫.思維
肝癌男狂吃地瓜葉「8顆腫瘤奇蹟消失」!醫曝:營養價值超高
中天新聞網
【情緒健康】入秋情緒感低落?季節性情感障礙作怪
活好的 So Fit So Good
這6個保健食品怎麼吃?魚油、維他命C、葉黃素都在飯後吃、膠原蛋白記得空腹吃 | Women's Health
Women’s Health
酸痛貼布亂貼恐引發「胃出血、腎衰竭」危機!譚敦慈示警「6小時是極限」
中天新聞網
為母則強|兒子出生患短腸症無法用口進食,前港姐曾瑞珊為救子「活體移植」小腸!
Medical Inspire 醫.思維
國內高血壓盛行率 26.8%!每年至少施行 1 次 722 計畫,預防心血管疾病
Heho 健康(台灣)
聞到瓦斯味,千萬別「這樣開窗戶」恐爆炸!瓦斯外洩怎麼辦?快記好「禁關推離」4步驟保命
良醫健康網
燕麥奶不是奶!恐害血糖飆升 營養師曝:讓人餓更快、吃更多
中天新聞網
「我為你付出那麼多」!自我犧牲背後的心理真相與隱藏的受害者情結
台灣健康醫療網
大江生醫「白醋栗」驗出禁用農藥、城市綠洲「餐具」溶出雜質
中天新聞網
他連吃三天羊肉爐痘痘爬滿臉 醫列進補注意事項:「這些人」注意
台灣健康醫療網
「三叉神經痛」苦不堪言!醫用「高頻熱凝神經阻斷術」緩解疼痛
中天新聞網
她感冒後「粉紅尿」1天就恢復,不痛、沒發燒竟腎臟病變!解析尿色:紅、橘、棕、黑原因都不同
幸福熟齡(台灣)
藜麥怎麼煮?藜麥不僅含有高蛋白質還能助減肥!10個藜麥料理食譜 | Women's Health
Women’s Health
「電子鍋煮飯」3步驟請記下!教你在家怎麼用電子鍋煮出媲美日本等級的好吃白飯 | Women's Health
Women’s Heal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