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素】吃素控制血糖效果較佳?不適當吃素 小心營養不足!

高燒 Gofever
更新於 2024年09月27日12:55 • 發布於 2024年09月27日04:55 • 高燒 www.gofever.com.hk

糖尿病是一種慢性疾病,主要由於身體無法正確地利用血液中的葡萄糖(血糖)而引起。糖尿病除了和家族遺傳、年齡相關,亦和飲食習慣有很大關係。一般因飲食所致的糖尿病患者都有著高糖、高脂肪、高鈉和低纖的飲食習慣,故此不少人都以為吃素可以讓血糖變好。但是究竟素食正的有比較好嗎?閱讀全文了解素食的好處和控制血糖的關係!

素食 = 有效的血糖控制?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不少人都認為素食的油脂和飽和脂肪酸通常含量較少,所以對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更顯著,同時亦可以幫助膽固醇及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但植物性蛋白質始終比動物性蛋白質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質等含量較低;若沒挑選好每天所吃的素菜,確保營養均衡,素食者很可能會出現營養不均的問題!另外,如果素食者攝取過多糕餅、甜食或加工素食,也會因為熱量、糖分及油脂過多而為能夠有效控制血糖。

素食常缺乏的營養素

蛋白質
雖然肉、魚、蛋等動物類食物的蛋白質含量較高,但其實適量地攝取豆類、堅果和種子等高蛋白質的植物性食物,素食者亦同樣能有效地補充每天所需。以100克雞胸肉為例,蛋白質含量約為30克,而100克的黃豆蛋白質含量亦有36克之多!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伸延閱讀:【蛋白質】蛋白質來源除了肉類別無他選?一文認識植物性蛋白質

維生素B12
維生素B12主要協助人體形成紅血球、維持神經系統健康以及幫助DNA合成,若缺乏可能導致貧血、疲勞、肌肉無力、神經損傷、注意力不集中及情緒障礙等問題。動物性食物如牛肉、豬肉、鮭魚、鯖魚和雞蛋等都含豐富維生素B12,素食者可以選擇補充品和藻類、海苔、營養酵母、天貝、或強化穀物來補充。蛋奶素者則可以選擇雞蛋和牛奶。

維生素D
有60%至70%的人都缺乏維生素D,當中以素食者的比例最高。維生素D的主要功能為幫助維持骨骼的健康和生長、協助免疫系統運作和調節細胞的生長和分化等。要有效補充維生素D除了可以多曬太陽,亦可透過菇類和營養補充劑來補充。烹調時也可配適量油脂幫助維生素D的溶解和吸收。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鐵在人體的主要功能為氧氣運輸、製造紅血球、維持身體的正常代謝功能和抵抗感染等;尤其對每月也會來經、大量失血的女性重要。素食者要補充鐵可以嘗試多吃如菠菜、紅莧菜、紅鳳菜等深色蔬菜,亦可從紅豆、小麥胚芽、紅藜等未精製穀類獲取營養。不過須留意的是植物性食物主要提供的是非血基質鐵,較易受到草酸、植酸等成分的影響、影響吸收率。

伸延閱讀:【洋蔥】不要再抗拒洋蔥了!洋蔥可降血壓 是蔬菜寶藏!


除了可以在乳製品找到鈣之外,豆製品亦含豐富的鈣質。板豆腐、凍豆腐、豆乾絲等在加工時添加了硫酸鈣作為凝固劑,所以鈣質含量相當豐富。除豆製品外,芥藍菜、紅莧菜、菠菜、青江菜等深綠色蔬菜和黑芝麻、杏仁、亞麻籽、榛果、奇亞籽等堅果類食物,也是很好的鈣質來源。

有效控制血糖可以試著這樣做!

素食未必每個人也適應或喜歡。其實只要做好以下幾步,即使是葷食也能有效做好血糖管制!

  • 選擇如全穀類、蔬菜、水果、豆類和堅果等低GI(血糖指數)食物,以助穩定血糖水平,
  • 避免過量攝取如糖分和白麵包等快速消化的碳水化合物
  • 控制食物份量有助於避免血糖急劇上升。
  • 適量運動有助提高身體對葡萄糖的利用,幫助降低血糖水平;建議每周至少150分鐘的中等強度有氧運動
  • 維持健康的體重有助於控制血糖水平
  • 定期檢查血糖水平,遵循醫師的建議調整治療方案和生活方式
  • 適時檢查其他相關指標,如HbA1c、血壓和膽固醇水平
  • 壓力會影響血糖水平,學會有效的減壓和放鬆技巧有助於控制血糖。
  • 規律的作息有助於維持身體的生理節律,有助於血糖的穩定。

透過健康飲食、適量運動、控制體重、定期檢查和適當休息,可以幫助有效控制血糖。建議若想嘗試素食應循序漸進並和醫療專業人士討論、制定適合自己的血糖管理計劃。

#高燒生活 #吃出健康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 健康 相關文章

年紀大膝頭痛不能運動?醫生揭1種運動方式不傷膝 死亡率降44%
am730
水蜜桃功效|降血壓、防抽筋 6種食法點止咕嚕肉
am730
常滴眼藥水超傷眼!帶con過夜可致視力永久受損?醫生揭5大傷視力習慣
am730
預防霉菌方法 3招防春夏儲存食物發霉
am730
久待冷氣房忘喝水、還憋尿,她「細菌逆行感染腎臟」!泌尿科統計:夏天掛病號最多人「水喝太少」
幸福熟齡(台灣) ╳ 今周刊
檸檬水功效|去水腫除口氣 仲有預防心臟病等好處
am730
馬桶低頭族注意!如廁滑手機恐「養出痔瘡」 風險暴增46%
中天新聞網
從逃避治療到重返家庭!長效針劑穩住思覺失調 政府醫療攜手接住病友
台灣健康醫療網
感情想持久,個性互補好?相像好?研究:都不對!情緒波動程度才是關鍵
康健雜誌
急診主動脈剝離病例多!部桃醫建立專業醫療團隊 加強區域聯防迎戰
台灣健康醫療網
常見 7 類粽子熱量一次看! 營養師教 4 招延緩血糖上升
Heho 健康(台灣)
醫療事故|聖德肋撒醫院被曝去年壞冷氣無通報,冷凝水滴手術牀,外科醫生廖子良:環境災難級,病人會有感染風險
Medical Inspire 醫.思維
【Toast out】你的內在正在被烤焦嗎?解析韓國「Toast out」現象:高壓時代的無聲警訊
高燒 Gofever
每4人就有1人便秘!過度依賴瀉藥,恐讓大腸麻痺、便秘惡化
康健雜誌
防曬乳認真擦還是變黑? 皮膚科醫師盤點2大關鍵用法
NOW健康(TW)
別丟廚餘桶!醫激推水果帶皮吃:穩定血糖、逆轉代謝
中天新聞網
【鱷魚肉】補氣血、壯筋骨、潤肺止咳!紓緩鼻敏感及哮喘 6款鱷魚肉湯水推介!
MamiDaily
40 歲男揪出脊髓腫瘤「惡性度極高」!選擇質子治療可行動自如
Heho 健康(台灣)
血型不同也能換腎!「這1醫療突破」成功讓弟弟為姊捐腎延命10年
am730
睡眠時間|瞓太多影響記憶力 附各年齡層建議
am730
常腹痛、突變瘦!小心罹患罕見「上腸繫膜動脈症候群」 症狀、手術一次看
Heho 健康(台灣)
擔心醫美電波、音波不良反應!「3 關鍵動作」自我保護
Heho 健康(台灣)
酒癮也是一種疾病 專家籲:應同慢性疾病持續治療以獲療效
台灣健康醫療網
備戰運動會卻膝蓋不聽使喚 「1治療方式」讓他重擁夢想
am730
運動加均衡飲食 8歲腎病男童成功戰勝類固醇必胖魔咒
NOW健康(TW)
甜酸好滋味 番茄只要加1物 倍升茄紅素吸收率
am730
生理期私密處總是又腫又癢?醫:3狀況要留意!改用棉條、月亮杯有幫助嗎?
台灣健康醫療網
失智讓她迷失方向,卻不忘每天「等孩子放學回家」…2陪伴秘訣穩定患者情緒,母愛永不缺席
幸福熟齡(台灣) ╳ 今周刊
2/3個台灣「臭氧空污」橘爆!鄭明典籲留室內、戴「這款」口罩…平常用臭氧機殺菌消毒,也有危害嗎?
幸福熟齡(台灣) ╳ 今周刊
做醫美變「釋迦臉」? 慎選醫美器材 不讓美肌變危肌
NOW健康(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