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認識一間企業的發展,也可以同一時間了解到香港的歷史。扎根香港逾150年的太古集團,先後因應香港各種變革而開展多種業務,變相也見證着香港的蛻變。太古集團的各項業務,包括航空、煉糖、飲料、航運及地產,都是與港人生活息息相關,讓太古發展歷史傳承下去,無疑也有著讓港人回顧香港歲月的功能,因此,集團於2011年成立太古歷史檔案部,而太古歷史檔案中心亦在2021年12月中正式開幕,館內有逾1,200件旗下公司的歷史文本和藏品,中心平均一年處理200個資料查詢,去年便有超過4,000名訪客參觀,查閱檔案作資料搜集以研究。香港太古集團太古歷史檔案部總監施清相信,歷史檔案被使用,才能發揮到價值,因此,檔案中心在未來或有更多社區工作,回饋社會。
在英國成立的太古集團自1870年來香港發展,至今已逾150年,陪伴著香港從小漁港蛻變成今天的國際大都會。位於鰂魚涌的太古坊康橋大廈內的太古歷史檔案中心,展示逾1,200件有關太古集團在香港發展的歷史檔案,不少也反映著香港歷史變遷。太古歷史檔案中心佔地6,300方呎,所在地正是昔日太古煉糖廠入口旁,即是太古約在140年前於香港開始工業發展的地方,中心設有環境控制倉庫、互動展覽區,以及寬敞的活動空間,可為訪客帶來互動體驗。
致力讓大眾認識香港歷史
施清指出,太古集團對於歷史檔案管理早有概念,在上世紀70年代,倫敦總部已將歷史檔案交給倫敦大學的亞非學院使用,太古歷史檔案中心成立的契機,是源於太古集團在2016年籌備200周年及在香港成立150周年的慶典,當時各部門的同事均發現難以尋回歷史資料,由此思考到需要成立一個歷史檔案部門,讓公司職員可參觀、了解公司歷史,亦有利公司長遠發展。於是在13年前,施清與數名同事由零開始,「摸着石頭過河」,當時只得一張枱和一張凳,她當時雖在太古集團工作近20年,但沒有檔案管理的知識,幸得公司請來專家帶領,差不多每周一次需要收集資料,並透過系統分類管理,資料及收藏品由太古旗下公司直接回收,部分由前員工家屬捐贈,更有來自員工口述的歷史等。剛開始向這些公司收取檔案時,他們因不了解歷史檔案管理的用意,會反問她要甚麼檔案,因此一開始收集時,要經詳細解釋和介紹後才可收集道歷史檔案。待2015年收集到可觀數量的檔案,才建議公司成立內部的歷史檔案庫,然後才有今天的太古歷史檔案中心。至今天已有兩個團隊,其中4人是歷史檔案管理的專員,負責收集及管理資料。
太古集團在19世界已於港島東區開展業務,在鰂魚涌開設煉糖廠、太古船塢,當工業式微,集團把煉糖廠及船塢業務轉型為地產業務,把鰂魚涌發展為今日的商住社區。集團又收購了可口可樂裝瓶業務,入股國泰航空,太古歷史檔案中心的設立,正是成為這些歷史的保存與流傳的平台。
施清提到,太古歷史檔案中心在成立後首兩年,參觀者主要為集團各公司的同事,例如新同事認識集團歷史、有前來進行團隊建立(Team Building)、有設計師或市場部的同事來尋找靈感。未來,將會朝著回饋社會的方向發展。她表示,如果資源許可的話,都歡迎辦學團體或對歷史有興趣的相關人士申請參觀,除了開放太古的歷史檔案中心予公眾參觀外,檔案部的團隊亦會設查詢服務,讓公眾人士查詢相關的歷史檔案,當中不乏有研究歷史的教授、學生、作者查看中心的歷史檔案、在閱覽室搜集資料等以作研究等。盼在未來可多做社區相關的工作,如與學校合作,讓更多人士可到此參觀。
展品印證香港的變遷
太古集團1870年開始在香港扎根,於1882年及1907年在鰂魚涌開設太古煉糖廠和太古船塢,形成太古工業城,當時更為僱員提供宿舍,設有診所及醫院、電影院、飯堂及遊樂場,成為了一個自給自足的小社區。除有基本生活娛樂設施,更於1923年成立太古義學,為員工子女提供免費教育,比港英政府的免費教育早行了48年。
為配合社會發展,當太古煉糖廠和太古船塢結束後,鰂魚涌地皮在1970年代逐漸發展成現時的太古坊及太古城。太古城當時被喻為「明日之都」,因集團在構建太古城時,將之前工業城的社區概念帶入,有辦公室、大型商場和零售消閒設施,住宅單位更引進景觀平台,並將住宅與街道、車輛分隔。
太古的歷史檔案中心旨在透過提供實體參觀及舉辦不同活動,讓太古旗下公司鞏固與持份者的關係,強化公司品牌形象、並提升員工凝聚力及實踐企業社會責任。太古歷史檔案中心展廳內擺放逾1,200件展品複本及數碼影像,展廳中央的活動展櫃講述著歷史故事,除了導賞團外,參觀者可以透過觸控熒幕上的數碼相簿,或檢索展櫃中各種無線射頻識別(RFID)設備所儲存的相片或短片,自行探索不同的太古故事。展品會以太古集團的業務包括國泰航空、太古地產及太古可口可樂系列作分類。例如在國泰的歷史檔案中,有大量印刷品,如機票、登機證及行李牌,以及機上安全須知和海報,還有昔日放在乘客座位口袋的航班資料手冊,載有上世紀五十年代初時期機上服務的圖解指南,可以看到一張1948年由香港飛往澳洲悉尼的國泰機票,當時售價為2,200元,然而當年普通工人一個月薪金不過60元,即使是經理級都只得400元,故機票價可謂天文數字。又可以看到一張由機長手寫的飛行通知,末處印上「閱後請傳鄰客一覽」,相對現今通過電子屏幕上展示航班資料是完全不同方式,也見證著社會的變遷。
藏品中有售樓書,一本1989年半山的樓盤售樓書,採用立體設計,可逐頁翻閱樓盤中不同樓層及室內的設計,更配有白天及晚上的景觀作參考。又可以看到1976年太古城價目表,顯示著678呎連天台的單位售價為181,500元。
在保存及復修收藏品方面,有一幅4.5米長、2.8米闊,接近120年歷史的巨型絲綢掛幛,現時是中心內最大型的藏品,該掛幛在1906年由廣州著名商行裕記號贈予太古,祝賀當地一個新碼頭落成,曾公開展示,在進行復修工作時,安排美術專家為作檢查、評估及清潔,並復修至其舊有良好狀態。
研究數碼保育
施清說,歷史檔案中心並非博物館,有些檔案紀錄「一件不漏」,例如通訊、新聞稿、董事會會議記錄;但部分收集回來的物品,例如太古可口可樂、國泰航空等推出的贈品則不會全系列一件不漏地保存,需視乎儲存空間及收集目的。
為進一步提升參觀者的體驗,場內有數碼互動裝置,包括展廳內名為「鰂魚涌的衍變」的擴增實境(AR),參觀者手持裝置移動時,便可看到集團多年的發展。透過數碼化及AR等方式,可讓參觀者更易理解。檔案中心下一步會探討加入AI以提升現有資料搜索功能及保存的效率,並會考慮增加4K或沉浸式的體驗,但未必可將所有檔案都數碼化上載網站。
撰文:鄭敏琴 攝影:張展銳
=====================================
深入閱讀政經生活文化,更多內容盡在:
Website:www.capital-hk.com
Facebook:www.facebook.com/CapitalPlatformHK
Instagram:www.instagram.com/capital.ceo.entrepreneur
LinkedIn:www.linkedin.com/company/capital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