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血糖過高破壞血管恐變「糖尿心」 糖友記住控糖ABC口訣

新城八大家
更新於 2023年09月19日01:50 • 發布於 2023年09月19日01:50

心甜,當然是一件美好的事情。但因為血糖過高,而誘發的心血管疾病就不容忽視。糖尿病會悄悄地破壞患者的血管,甚至出現「糖尿心」,分分鐘危及性命。糖尿病患者比一般人會更易,亦會更早患上心臟病或出現中風的情況。雖則無法完全根治糖尿病,但積極接受藥物治療,便可好好控制血糖、血壓和膽固醇,不再傷「心」!

治未病-醫療專科-糠友須知-血糖-糖尿病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糖尿病患者更早有心臟病

根據資料顯示,糖尿病患者比一般人會更容易,以及更早患上心臟病或出現中風的情況。若身體長期處於高血糖水平,便會加速心血管粥樣硬化,導致血管收窄,甚至減少血液供應到心臟肌肉,從而誘發冠心病,甚至心臟衰竭等情況。

再加上,糖尿病有機會影響患者的神經系統,遲緩患者對疼痛的感覺,使患者未能及早察覺胸痛、心絞痛或其他相關的病徵,耽誤接受治療的機會。一般而言,糖尿病患者較常同時出現多條心臟血管病變,令心臟受損加劇。縱然,糖尿病無法完全根治,但積極接受藥物治療,並且好好控制血糖、血壓和膽固醇,便可有效地降低併發症出現的機會。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治未病-醫療專科-糠友須知-血糖-糖尿病

長者跌倒恐致骨質疏鬆性骨折 曾生育女性更高危

糖尿病患者用藥策略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一般而言,醫生會按照患者的病情,先處方口服降糖藥物,以減低患者的血糖水平。不過,有部分患者,可能需要服用兩至三種口服降糖藥物,甚至注射胰島素,以控制病情。近年,亦有研究顯示SGLT2抑制劑,可減低糖尿病患者因心血管疾病而入院及死亡的風險。

雖然,每位患者的病情各異,用藥策略亦各有不同,但積極改善生活習慣,加上管理體重,配合三低一高零反式脂肪的飲食模式,並進行適量的運動,舒緩壓力,在多方面的配合下,好好控制血糖,以降低糖尿病誘發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重拾健康生活。

治未病-醫療專科-糠友須知-血糖-糖尿病

拉筋一寸命長十年? 揀啱時間拉筋少病痛

糖尿病ABC口訣

最後,糖尿病患者須謹記以下口訣。「控糖指標ABC,你我都要清楚啲」。A是指糖化血紅素(此數值能反映過去三個月的平均血糖值); B是指血壓;而C則是指膽固醇。

治未病-醫療專科-糠友須知-血糖-糖尿病

如果,糖尿病患者可維持糖化血紅素低於7%,血壓少於130/80mmHg和低密度膽固醇少於 2.6mmol/L,便可有效地減少患上糖尿病併發症的機會。即使HbA1c只下降 1%,就足以降低糖尿病患者出現心臟衰竭及心肌梗塞的風險。因此,糖尿病患者須持續監測血糖值,及接受每年最少一次的 HbA1c檢查。想知多點,請向你的醫護人員查詢。

治未病-醫療專科-糠友須知-血糖-糖尿病

蔣頌恩博士

香港浸會大學持續教育學院護理教育部講師

註冊護士

圖片來源:Pexels

更多健康資訊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 健康 相關文章

【大灣區生活】港人北上「醫」、食、住、行4大指南!
高燒 Gofever
1 歲嬰染A流高燒!住院 4 天病逝 孩童流感常見併發症一次看
Heho 健康(台灣)
腹瀉疫情反彈!單週 30 萬人次就醫 群聚大多是諾羅
Heho 健康(台灣)
柯文哲恩師、台灣心臟外科先驅朱樹勳辭世 享壽87歲
Heho 健康(台灣)
為何青少年自殺率高? 醫揭3大關鍵因素
Heho 健康(台灣)
70歲翁腹痛就醫竟確診肝癌!醫警示:這類人風險最高
Heho 健康(台灣)
急診「等嘸床」?醫曝台灣ICU病床人口比「世界第一」
中天新聞網
為何今年急診壅塞如此嚴重?該怎麼改善? 急診醫師分析原因與解決方法!
台灣健康醫療網
錢和休假都不到位!公會盼提供津貼 解決護理師離職潮
中天新聞網
廚房PM2.5濃度恐比戶外高!夫妻「開自助餐20年」雙雙罹肺癌
中天新聞網
有圖!發癢、紅斑、龜裂…搞懂「老後常見皮膚問題」!呵護肌膚4解方:多補充「這些營養素」
幸福熟齡(台灣) ╳ 今周刊
耳鳴、耳悶有什麼不同?差異、就醫時機一次看!僅單側耳有症狀要注意
台灣健康醫療網
天天吃麵包傷身?研究含二級致癌物 醫:洋芋片更危險
中天新聞網
高血脂盛行率已達3成! 血脂要看哪些檢測指標?怎麼做才能有效控脂?
台灣健康醫療網
【兒童成長】 點解小朋友要攬毛公仔、枕頭被仔入睡? 認為有生命 具有強大陪伴力量
MamiDaily
1月泰國就增3例新型M痘 潑水節4月登場!行前最晚「這時間」應打疫苗
台灣健康醫療網
天冷3動作易導致心血管疾病,室內溫度控制在這區間最安全
康健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