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世界開始關注同性戀等LGBTQ人士的權益。一系列相關影視作品,包括早前本土大熱的《大叔的愛》及《丹麥女孩》等的出現,搏得大眾的目光。其實,性小眾群體的成員遠遠不止有同性戀。適逢11月8日是國際陰陽人團結日 (Intersex Day of Remembrance),今天Tutor Circle尋補小編就帶大家認識一下那七彩多元性別光譜裏面的另一成員:陰陽人。並逐一拆解對陰陽人的誤解及迷思!
節日來源
國際陰陽人團結日的代表標誌
2005年起,國際陰陽人組織(Organization Intersex International)將法國陰陽人巴賓的生日11月8日訂定為國際陰陽人團結日。生於1838年法國的巴賓(Herculine Barbin)是首位書寫自身痛苦生命經驗的陰陽人。她被當成女孩撫養長大,最後卻被迫以男性身份生活。她於所任教的學校愛上一位年輕的女性教師並因此失去工作。她最終以自殺結束了生命時,她一生的回憶錄就在她身旁。
後來,法國思想家傅柯(Michel Foucault)在公共圖書館發現了巴賓的回憶錄,陰陽人的生命故事才重新被看見。國際陰陽人團結日,就是希望藉着紀念巴賓的同時,希望社會關注陰陽人的處境及權益。
誤解1:雙性戀?
LGBTQ - 性小眾群體
陰陽人跟雙性戀其實是兩碼子的事。「雙性戀」是指戀愛上喜歡男生及女生;而陰陽人(Intersex),又稱雙性人,則是指根據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辦事處的報告,「陰陽人」性別特徵包括染色體、性腺、性激素或生殖器的變異導致「不符合男性或女性身體的典型二元概念」。 換句話說,即是「不完全是男生或女生」,至於心理跟生理性別偏向男還是女則因人而異。
迷思1:半男半女?
印度的「海吉拉」(Hijra)
這種說法不完全正確。陰陽人先天擁有兩性的生殖器官,卻並非都是發育完整。有些人男性生殖器官發育完好,女性的卻不完整,有些則相反;也有一些是只有單性生殖器官,卻基因上擁有兩性染色體。許多人還是嬰孩時期的時候父母替他們做了決定,移除了某個性別的器官。當孩子長大,開始知道自己的心理性別的時候,假若心理性別與被父母早年「塑造」的生理性別不符,箇中的痛苦實在難以想像。有趣的是,在印度這個普遍應為保守的國家,其實早在4,000年前己經接納以女性角色生活的雙性人為「海吉拉」(The Hijra),概念源自印度教神濕婆(Shiva)、黑天神(Krishna)等的化身。古印度人相信他們會帶來幸運和象徵新生,而直至今天新生嬰兒的家庭也會邀請「海吉拉」到家裏給予祝福。
迷思2:他/她?
小編認為,會想這個問題的你會想去尊重雙性人,是很好的想法!要給你一個讚!
要知道該稱呼為「他」還是「她」,可以先跟對方交談一下,了解對方背景或是認為自己是哪個性別,再以相應稱呼叫他/她。每一個雙性人的背景也大不相同,他們也值得主流社會的認同。
香港的陰陽人平權大使:細細老師
細細老師
有了解過本地LGBTQ群體的人應該都聽過細細老師。「細細老師」陸月明在1965年出生時,她的性器官具備男性和女性的特質,有一條比其他男孩小的陰莖,上面沒有洞,而女性陰道的位置則有個小洞排尿。自行八歲起,細細老師接受了二十次生殖器官重建手術。試想像:一個小朋友在身體上如此敏感的部分被不斷地做改造手術,心靈和身體上的折磨旁人未能理解,是怎麼樣的感受?細細老師成長期間飽受歧視、欺凌,甚至性侵,因而曾患上抑鬱症。於是,好不容易撐過來的細細老師決定站出來,致力為同路人發聲。細細老師主張應在合適的年齡(最低13歲,最好16歲)根據雙性人小朋友的性別意識來決定性別的方向,而非跟據社會因素、甚至父母喜好去決定。
總結
象徵性別光譜的彩虹
偏見源於恐懼,而恐懼則源於未知。早年社會對性的討論比較忌諱,對性別模糊的人士鮮有認知,自然而然的也造就了社會對非二元性別(non-binary gender,不只有男或女)的人有許多的偏見和歧視。小編希望趁著11月8日國際陰陽人團結日 (Intersex Day of Remembrance),透過了解過雙性人的背景和生活的難處之後,你會認識及接納這個社會裡面稍為跟你有一點不同的成員。
Follow us on:
Facebook: Tutor Circle 尋補
Instagram: @tutorcircle
Website: https://www.tutorcircle.hk/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