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長都不希望子女當大花筒,不懂珍惜亂花錢。所以爸爸媽媽都想幫小朋友建立正確的金錢觀,掌握所需的知識及技能去做負責任的理財決定,對他們的日後成長尤其重要。不過,正所謂「知易行難」,很多家長認同理財教育的重要,但亦表示在教子女理財方面有挑戰。有見及此,以下有5個方法,一同陪子女搣甩大花筒。
撰文:投委會|圖片:投委會、Shutterstock|編輯:Ruby
調查指家長教育孩子理財有難處
投資者及理財教育委員會(投委會)於今年進行的「親子理財調查」發現,在1,203名子女正就讀介乎幼稚園到大專院校的家長之中,有不少家長指出他們在教導孩子理財時遇到的各種挑戰,其中三大難題包括容易心軟答應子女的物質要求(63%)、與其他家庭成員的理財教學方法不一致(58%),以及年齡較大的子女更容易受到朋輩影響(45%)。
5招教子女好好理財
其實理財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教孩子理財並不如所想般困難,家長可以參與考以下的五大要訣,與子女輕鬆愉快學理財。
要訣一:實物講解
讓子女看看實物可能比費盡心思講解更容易令他們理解。例如家長可以利用真實鈔票及硬幣,教導年幼子女辨別香港的各種貨幣的面值;也可以讓較年長的子女使用八達通,或看看如何使用自動櫃員機的提款卡及信用卡等來認識各類型的電子貨幣 。
要訣二:實踐機會
家長要相信孩子女的能力,不妨多給他們實踐機會。以零用錢為例,可以給子女適量的零用錢,讓他們自行分配。家長可以鼓勵子女記錄收支,了解自己的錢用到哪裡,即使他們可能會亂用或遺失金錢,但這也是子女從錯誤中學習的機會。
要訣三:遊戲或活動
寓教育於娛樂的活動及遊戲最適合小朋友,能令他們輕鬆愉快地學習,提升小朋友對理財的學習動機。家長可利用投委會的親子理財教育資源,例如最新推出的《錢家講故事》數碼親子理財學習資源,以互動玩學方式與子女打開理財對話,輕鬆又愉快地學習金錢管理概念及技巧。
《錢家講故事》分為兩個系列-《錢家管錢錢》及《錢家醒你》,分別適合4至7歲及8至11歲小朋友。透過親子理財故事及生活情境,小朋友可以一邊聽故事、一邊利用互動功能選擇不同情節,與家長討論不同的結果。完成故事後,小朋友可挑戰網上小遊戲及練習,鞏固理財概念,寓學於玩!
立即試玩 投委會《錢家講故事》:www.ifec.org.hk/kidstoolkits
要訣四:以身作則
小朋友習慣「有樣學樣」,尤其模仿父母的行為。如果家長本身是理財有道的人,在培養子女健康的理財習慣上,你已成功了一半!在日常生活中,家長應多與子女「談錢說愛」,向他們灌輸正確的金錢觀,早日發展「理財」這項重要生活技能。
要訣五:多鼓勵與讚美
透過適當的獎勵能幫助小朋友建立良好的理財習慣。當子女表現良好的時候(例如定時儲蓄、記錄開支),可以以一些非物質性的獎賞,如睡前的故事時間、假日的戶外活動等嘉許孩子,鼓勵他們持之以恆保持良好的理財習慣。
以上資料由投資者及理財教育委員會(投委會)提供
投委會《親子理財頻道》www.ifec.org.hk/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