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新冠病毒疫情呈上升趨勢,近日感染個案已連續六天在 6000 宗以上。據悉,原定本週日 ( 2022 年 8 月 28 日 ) 舉行的新鴻基地產香港十公里錦標賽,以及將於本年十月底舉辦的維港渡海泳,主辦單位昨日均收到當局通知,未獲豁免「限聚令」,即《預防及控制疾病(禁止羣組聚集)規例》(第 599G 章),按條例規定,除獲豁免者外,禁止在公眾地方進行四人以上的羣組聚集。
因兩項活動均未獲豁免,需要臨時「叫停」。政府消息人士指,由於兩項賽事涉及參加人數較多,加上參賽者在比賽時需要除口罩,有機會引致傳播病毒的風險;消息指,政務司司長昨日已根據條例,不對兩項均會聚集人群的大型賽事作出舉辦豁免,變相未能舉行,並已告知田總和泳總,指示現時不建議舉辦五百人以上的活動,亦不會批出豁免。
現在會先交由相關總會內部再探討,研究能否改期,於疫情放緩時決定再辦。但據知,香港田徑總會正嘗試「上訴」。
連續多日 5、6千宗新冠病毒感染個案(來源 :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
「天水圍 10K」近年屢經叫停、延期、復辦
被跑手稱為「天水圍 10K」的新鴻基地產香港十公里錦標賽,近年屢經波折 2019 年警方向香港田徑總會發出反對通知書,幸田總上訴得直才可順利於 2019 年 10 月 27 日舉辦。在 2020 年因新冠肺炎疫情肆虐所以比賽停辦,延至 2021 年 6 月 27 日復辦,名額亦限在 1500;而 2021 年在疫情期間算是亦順利舉行,在該年 8 月 29 日假天水圍天影路復辦,該次賽事共有 1,500 個名額(精英組:300 名,非精英組:1200 名),去年田總因應政府最新的防疫要求,要求所有跑手必須已完成接種兩劑政府認可的 2019 冠狀病毒病疫苗方可參加比賽
2019 年上訴後可舉辦
2020 年賽事取消,延至 2021年 6 月 27 日
原來延至 2021 年 6 月 27 日的賽事舉辦日期再延至 8 月 29 日
今年 2022 年的賽事名額增至 2500 個,大會的防疫要求比去年還要繁複,除了要求所有跑手除了符合政府之「疫苗通行證」疫苗接種時間表最新指引,亦必須於比賽日前 48 小時內完成大會指定新冠病毒核酸檢測,方可領取選手包及參加賽事。而於比賽當日到場前,跑手亦須自行進行快速抗原測試(RAT),並必須自行保留測試的相片紀錄至少 14 天,以作日後供有關部門有需要時翻查之用。賽事開放報名後,突然增加防疫要求,參加者須打齊三針疫苗。
可以,是次賽事依然被叫停,據知,田總正嘗試「上訴」。
2022 年 8 月 24 日下午 1 時 最新消息 :
田總正式宣佈取消賽事,並透露他們早於五月已向政府有關部門申辦,「並一直積極與政府部門商議及全力配合各項防疫措施要求,包括跑手必須接種疫苗、賽前病毒檢測及分批起步安排等。「可惜政府部門最終大幅削減參賽名額。田總認為所有已報名及已缴費跑手應有同等參賽機會,但這一建議未為政府接納。」 田總表示所有受影響的參賽者將獲全數退回已繳付的報名費。
泳總:曾提出讓參賽者分批出發
中國香港游泳總會原本打算十月底再次舉辦維港渡海泳,泳總亦一直感到樂觀,並計劃將參賽名額從一千五百人增至二千人。會長王敏超表示,明白確診人數持續上升,理解當局的決定為免疫情再擴散。他們曾提出過讓參賽者分批出發,以滿足當局的防疫規定,但據知當局亦不容許,須等待疫情緩和,或一年以後,才再次舉辦。
去年 (2021 年)維港渡海泳起步盛況 (來源 : 維港渡海泳 ) 2022 年 8 月 24 日中午 1 時 最新消息 :
王敏超今早電台證實,當局通知稱因應疫情,大型活動最多容許500人參與。他指,泳總曾向當局提出反建議,將 2,000 名參加者分開 4 個不同時段出發,藉著減少人數聚集以放寬參加人數,卻被拒絕。泳總對此感到失望,表明會繼續約見相關部門再商討,因活動需要大量人力物力支援,包括人流控制,維持紀律外,亦有救生和醫療需要,直指如最多只有 400人參與是浪費資源。
王敏超強調去年復辦渡海泳時有約 1,500 人參與,也沒造成大型爆發,重申泳手賽前須核酸檢測呈陰性,符合疫苗通行證要求,下水前及上水後也要戴口罩,已符合當局防疫要求。他亦指出如將賽事再延至 12 月,泳手表現或受天氣影響。
渣馬、毅行者 似乎「凍過水」
據了解,當局最新決定與近日疫情升溫有關,指示現時不建議舉辦五百人以上的活動。消息人士表示,會交由相關體育總會再作研究,能否在比賽時間和參賽人數作出修訂,「賽會可研究會否待疫情放緩時再辦,又或縮減比賽人數,但以長跑比賽為例,由於涉及封路,若然參與人數太少,是不符合成本效益。」
如果「天水圍10K」賽事臨時被「叫停」,而年度大型賽事渣打香港馬拉松,原訂於本年 11 月舉行,至今亦未有消息,相信亦很大機會未能如期舉辦。至於由樂施會主辦的毅行者,亦一直計劃在本年 11 月復辦,據了解他們的申請亦一直未有回音,料情況亦不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