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黑眼圈】熊貓眼是如何「煉成」?

活好的 So Fit So Good
發布於 10月28日03:27

一對炯炯有神的眼睛予人精神感覺,相反圍住深深的黑眼圈便予人疲倦感,甚至顯老;但一對黑眼圈「熊貓眼」是如何「煉成」,成因如何?又如何消除預防呢?

黑眼圈又稱「熊貓眼」,即上下眼瞼呈青黑色,由於眼周皮膚薄,皮下青色血管容易呈現出來,或皮膚上色素沉積令皮膚變深、變暗形成黑眼圈。造成黑眼圈的成因仍包括: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疲勞過度:熬夜就寢時間較晚,容易造成睡眠不足,而一旦睡眠不夠的話,皮膚會較暗沉、蒼白,容易看見眼皮下的深色組織和血管,而且眼皮也容易腫脹,形成眼袋;或用眼過度,使眼下的血管擴張、血液及水分積聚而成。

疲勞過度(@Andrea Piacquadio_pexels)

年齡增長:隨著年齡增長,老化導致皮下脂肪或膠原蛋白流失令皮膚變薄,令皮下血管更容易顯現。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色素沉積:過度曬太陽,陽光會促使身體生成黑色素,讓肌膚顏色變深,包括導致眼周旁的色素沉澱,而形成黑眼圈。另外,皮膚炎症、遺傳等原因使色素沉澱在眼下。

缺乏水分:上班族經常望住電腦,又掛住做而忘記飲水,令體內水分不足,也會衍生黑眼圈的;缺水令眼皮容易暗沉、眼窩凹陷,令貓熊眼更明顯。

慢性鼻炎:長期的鼻敏感、鼻塞、鼻竇炎等影響眼部的血液循環,造成血管擴張或增生。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長期的鼻敏感、鼻塞等影響眼部的血液循環,造成血管擴張或增生。(@Andrea Piacquadio_pexels)

過敏或乾眼症:若身體有過敏反應,或患有乾眼症,都可能造成黑眼圈。過敏時,身體會產生組織胺,會感到搔癢、發紅、眼睛腫脹等,血管還會擴大,故眼皮下血管變得明顯。另外,若因痕癢而經常捽眼,只會導致發炎、腫脹,或者造成眼球表面的微血管破裂。

預防黑眼圈

充足睡眠: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根據「美國國家睡眠基金會」(National Sleep Foundation)指出,成年人(18至64歲)建議睡足7至9小時,而年紀小的兒童,需要的睡眠就更多了;因此,每天早睡早起、睡眠充足。同時亦減少使用電子產品,避免用眼過度,尤其睡前遠離手機。

攝取充夠水份:應每天喝足夠的水,若運動後或因腹瀉而消耗水份,更便額外多喝水,避免因缺水而形成黑眼圏。

注意防曬:紫外線也是造成皮膚老化與黑色素沉積的頭號凶手,減少陽光照射;出門前,除了在臉部要防曬外,眼周也需要防曬,為了眼睛健康,請戴上防曬效果佳的太陽眼鏡,避免強烈的陽光在眼周附近留下黑色素。

及早處理敏感症:及早治療過敏性鼻炎、異位性皮膚炎、濕疹等敏感問題,避免經常揉眼睛。

適當的眼部熱敷,可促進血液循環。

(綜合參考資料:台灣睡眠醫學學會、hello醫師)

原文刊登於活好的So Fit So Good
記得同時留意我們的FacebookInstagram & Youtube 啊!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 健康 相關文章

酒店妹染愛滋「民心慌慌」!北市男性篩檢人數暴增 至11/30前開放「隨到隨檢」
中天新聞網
職場霸凌每個人面對方式不同!常見4類型 了解自己學習拒絕、尋求幫助
台灣健康醫療網
皮膚缺水「冬季癢」 藥師授「3不5藥」保養肌膚
台灣健康醫療網
「體溫」也是關鍵!氣溫低國家「罹癌死亡」機率更高
中天新聞網
【豆腐】除了肉類 豆腐也是不錯的蛋白質來源!附健康簡單豆腐食譜
高燒 Gofever
一週至少3起!1歲童染RSV 傳染力超強「比流感高2倍」
中天新聞網
遠距科技再升級! 深入「偏鄉健康照護」為長者打造樂齡生活
台灣健康醫療網
蜂蜜是好糖?穩定血糖、降膽固醇,尤其這2種蜜好處最明顯
康健雜誌
健檢發現甲狀腺結節怎辦? 醫告訴你原因&治療方式
台灣健康醫療網
【節氣|小雪】氣候漸轉入嚴寒 忌食燥熱防內火 吃栗子防寒養腎 曬太陽有壯陽氣
活好的 So Fit So Good
小雪「人體陽氣漸衰」!中醫師激推「杜仲黃耆蔘雞湯」保暖驅寒、強健筋骨
中天新聞網
今「小雪」報到!有「心血管疾病者、抵抗力較差者」應多注意舊疾復發
中天新聞網
美國逾25萬人的研究揭示:多吃這「2種脂肪酸」可降低14種癌症風險!
Heho 健康(台灣)
乳癌治療變重擔 癌友:望健保挺身而出
台灣健康醫療網
健保12/23起廢止停復保!「不分身分」全都需持續繳保費
中天新聞網
血尿警訊要知道! 無症狀「顯微血尿」容易障眼難發覺
NOW健康(TW)
滴雞精真的能補身體?營養師揭「關鍵營養」才有效
Heho 健康(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