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3步驟洗愛玉絕對成功!台灣特產解便秘,熱量比寒天還低 | Women's Health

Women’s Health
更新於 06月14日11:28 • 發布於 06月14日11:18 • Grace Hsieh

[image mediaId='bfc2ce7b-91d1-42fc-aa42-4297ce984411' id='41557bd5-de84-456c-bc08-32e89f7be09a'][/image]

[image id='943e4e38-d557-4d9b-bcb1-48d1638e9b0e' mediaId='156b22b2-3a7d-4ae9-93a1-70e42f25e539' align='center' size='medium' share='false' caption='' expand='' crop='original'][/image]

全世界只有台灣有愛玉?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根據維基百科指出,愛玉籽又稱為愛玉、玉枳,為台灣特有亞種。但也有學者認為尚缺乏證據證明愛玉是台灣特有種,因此無法斷定。

愛玉野生種多分布在台灣中央山脈海拔1000以上的高山,不能施肥或噴灑藥劑,非常嬌貴。最特別的是只靠「愛玉小蜂」授粉,但這種小蜜粉對環境敏感,幾乎飛不出海,因此造就大家對愛玉是台灣獨有特產的印象。市售愛玉也常見使用薜荔或大果藤榕做出的類似產品。

洗愛玉影片請看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instagram align='center' id='Bzo_tANDVJ3']https://www.instagram.com/p/Bzo_tANDVJ3&hidecaption=true[/instagram][image id='2e7aaaa3-d5a1-4ebc-b861-64296596b8e9' mediaId='7c065413-2fa8-4e45-a2e1-3131070ef65d' align='left' size='medium' share='false' caption='' expand='' crop='1x1'][/image]

Women's Health 美力圈SAY

每100克的愛玉,含水量高達99.3克,不含糖份,而且熱量才2大卡,比寒天熱量8大卡還低。其實愛玉籽本身不便宜,因此市售愛玉可能會添加洋菜、果凍粉,自己手洗還是最安心喔!只要用天然果糖或蜂蜜調味就很健康。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editoriallinks id='dd2800c5-0310-47f9-9eee-a1ff3ecd23e2' align='left'][/editoriallinks]

感謝食譜提供:IG @oneone_68

*本文由 Women'sHealth Taiwan 報導,未經授權同意不得轉載*

加入Women's Health Taiwan美力圈 Line@官方好友,定期給你時髦女子必知道的運動飲食、美妝生活大小事!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 健康 相關文章

MBTI大解析》I人比較內向?跟你想的不一樣!
康健雜誌
記住這「13時間點」一定要喝水!營養師曝功效:偏頭痛、想減肥都有用
中天新聞網
驚!連肝膽科名醫也慘罹肝癌 醫嘆:「長期吃花生」放置室溫害的
中天新聞網
心臟好不好看面相能知道? 中醫點名觀察這4部位異狀
NOW健康(TW)
哈佛研究「一天一杯含糖飲料」就算運動也沒用!22歲男天天喝險洗腎
中天新聞網
減肥要吃雞胸肉「減脂餐」!營養師公開3款「減脂餐」食譜,「加這個」好吃又甩體脂 | Women's Health
Women’s Health
「國民天菜」高麗菜可抗6種癌!驚人功效曝:穩血糖、護心又防骨鬆
中天新聞網
高麗菜料理3秘訣!把握1秘訣炒出清脆口感的「高麗菜」,高麗菜低GI助減肥還能防心血管疾病 | Women's Health
Women’s Health
吃豆腐就能改善脂肪肝?醫生掛保證:喝豆漿也可以
中天新聞網
急診患者滿到大廳!台大醫院院長曝:壅塞是日常 非新冠疫情造成
中天新聞網
「133低醣飲食」瘦身法,以菜配飯瘦身減脂、還能擺脫三高 | Women's Health
Women’s Health
減脂神器「杏鮑菇」助排便又能瘦身,6大功效一次看!加碼3道杏鮑菇減脂料理 | Women's Health
Women’s Health
吃納豆改善便秘!「芥菜高麗菜納豆炒飯」發酵食品加膳食纖維,給你滿滿清腸能量! | Women's Health
Women’s Health
婦右手沒力,竟與《淚之女王》同病! 機警醫這樣做救回一命
台灣健康醫療網
罹癌者五年存活率逾6成! 醫院推「以家庭為中心」強化癌友照護 
台灣健康醫療網
慢性便祕恐罹大腸癌?年長者便祕怎解?
台灣健康醫療網
海拔過2100m注意!醫:「高山症要小心」 常運動者也會發生
台灣健康醫療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