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

【實地視察】環大嶼鋪「塑木」山徑 關注組籲聯署反對

風火山林
發布於 2024年03月21日06:43 • Iris Wong

政府於2021年宣佈,擬透過連接現有山徑網絡,於大嶼山興建全長100公里的環嶼遠足徑。政府委託顧問公司進行研究,並於去年8月發表報告。報告中建議,使用「木材塑膠複合材料」(簡稱塑木)來維修山徑。本刊記者隨郊遊徑石屎化關注小組,到大嶼山大山路段視察,當局將路段鏟起,用塑木重新鋪設階級,更設有欄杆。關注組擔憂,塑木山徑令塑膠污染入侵郊野,有關工程也可能破壞環境,促請當局以手作步道的方式,使用天然物料維修山徑。 記者:Iris Wong 攝影:華嘉昌

天然資源當垃圾 塑膠扮木砌梯級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土木工程拓展署已完成環嶼徑中兩段的山徑,第一段是大澳虎山段,其改善工程已於2022年10月完成。另一段是位於大嶼山東北面的山徑,相關改善工程亦已於2023年12月大致完成。兩段山徑總長度約1.2公里,建造費用約為1,700萬元。

位於大嶼山大山的一段以「塑木」鋪設的山徑。

記者於本月7日到位於大嶼山大山的一段以「塑木」修建的行山徑考察,發現已修闢路段較原來的小路開闊近三倍,安設闊度、高度統一的塑木梯級及加設扶手,路旁近半米的植披被剷除,除遺下一些碎沙石外,每隔一段路也有大石堆積。郊遊徑石屎化關注小組成員羅榮輝(Teddy)推測,這些大石很可能是在平整路段時被挖掘出來,其後被棄置在路邊。他認為,相比起利用天然物料的手作步道方式,塑木梯級工程未有善用天然物料,不但浪費資源,亦增加工程成本及碳排放。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一半塑膠一半木 回收可行性成疑

土木工程拓展署回覆本刊查詢,試行採用的「塑木」,是由環保物料生產商將回收所得的塑料和木料,加工成為複合材料,再製成預製梯級組件,當中塑料和木料的比例各佔50%,可以回收再造。Teddy擔憂運用外來的塑膠物料,會為郊野帶來塑膠污染,回收的可行性亦成疑,怕日後材料老化後會被棄置在山野。本刊曾去信負責設計及生產「塑木」的恆木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查詢有關塑膠污染問題及物料的回收可行性事宜,至截稿前沒有回覆。

試行採用的「塑木」,當中塑料和木料的比例各佔50%。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環嶼遠足徑包括郊野公園及非郊野公園部份,現時使用塑木的山徑,為土木工程拓展署負責的非郊野公園部份。關注組擔憂塑木山徑會進一步入侵郊野公園。漁農自然護理署回覆查詢時表示,署方建造和維修山徑會因地制宜,盡量就地取材,使用現場環境可收集到的材料如天然石塊、碎石、沙泥和木頭等,配合自然環境和地勢修路,務求保持郊野自然風貌。其實漁護署一直以後都有與民間團體合作,以手作步道方式維修山徑。Teddy表示,製作手作步道時,現場被棄置在路邊的大石都是有用的天然材料,能用於修路。關注小組強調,他們並不反對開闢山路,但應以善用資源和保護環境為原則。現時當局把整條路剷起重鋪,又清除路旁植物,不但破壞泥土穩定,也會導致水土流失。反觀手作步道的方式,只集中處理有問題的山路,如路況理想則不會強行重鋪,避免破壞穩定的山徑。他以不少古道為例,手作步道只要鋪設維護得宜,可以用上百年仍能保持穩定,不會帶來危險。

塑木山徑的旁邊,有大量被棄置的大石,其實都是有用的天然材料,能用於修路。

公式化山徑損體驗 行山人士或另闢小路

郊遊徑石屎化關注小組發起人曾小強(Stone)則表示,認為設置欄杆就等於安全是落伍的想法,他認為人的思維才是導致危險發生的主要原因。他回想自己參與山野拯救的經驗,大部份意外起因都是體力不支及迷路等,甚少因為山徑路況而發生意外。雖然土拓署回覆指,會在「陡峭或懸崖邊的遠足徑」上加置欄杆,但記者視察當日發現,不論路況塑木梯級旁邊均有加置欄杆,並以石屎基座固定在泥土之中。Teddy質疑有關做法,他認為只要路徑有足夠闊度,行人便不太可能會跌落山坡,他提議可在路邊放置大石作路緣取代欄杆,提示行山人士不要超越路徑範圍,累了也可以坐在梯級上休息。Teddy指,山上設置的設施越多,就需要越多維護,路徑若沒有得到適切維護,日久失修反而更危險。

梯級旁邊均有加置欄杆,並以石屎基座固定在泥土之中。

Stone強調香港的郊野充滿吸引力,亦有助吸引旅客,但塑木梯級有損行山體驗。作為越野跑手,他認為山野的吸引力在於山徑路況的多元性,一式一樣的預製組件限制了梯級高度,無法因地制宜地建設梯級,環嶼遠足徑長達100公里,若統一以「塑木」梯級建設,跑手就要長期持續用同一組肌肉運動才能走畢全程,令行山體驗降低,更帶來隱憂,行山人士可能會因此另闢小徑,加速水土流失、破壞環境。

作為越野跑手,Stone認為塑木梯級有損行山體驗,行山人士更可能避開梯級,另闢小徑。
Stone認為塑木山徑的去水溝太小及設計欠缺,排水功能成疑。

關注組:塑木梯級工程快 破壞更快

顧問報告中指出,塑木山徑比起手作步道有不少優勝之處,關注組卻認為報告偏頗,甚至是「不合格的功課」。他們指出,報告中提到手作步道的物料不能「自製圖案及顔色」,也不能「回收再造」,反觀塑木就可以,這是奇怪的比較,也忽略了手作步道的其他優點,例如善用天然物料及減少對環境影響。報告中也提及手作步道的缺點在於缺乏當地材料、及施工時間長。但Teddy就反駁,以大山一段路為例,很多天然材料被丟在路邊,可見並非材料不足。而施工時間方面,Teddy認為,天然步道無法及時維護,原因是資源分配問題及人手不足。無可否認,手作步道施工需時較長,但他強調「快不一定好」,如果很快地破壞了郊野,就不能再逆轉。關注組正在社交平台發起網上聯署,至3月22日截止,其後會向有關部門提交聯署信,反對以塑木修建環嶼徑。

Teddy(左一)認為塑木山徑工程雖快,但快不一定好,可能只是破壞得更快。
顧問報告中比較了塑木、水泥、及天然材料的優缺點,但關注組認為有關比較不合理。

土拓署:工程已完成 沒有計劃再推展

土拓署回覆表示,以上環嶼徑改善工程已經完成,100公里的環嶼遠足徑亦已大致駁通,署方正研究增設環嶼遠足徑的配套設施,如洗手間及觀景台等,目前沒有計劃推展研究報告中建議在餘下地區的小型山徑改善工程。在完成改善工程後,上述兩段山徑會交由民政事務處作日常維修管理。

關注組正在社交平台發起網上聯署,反對以塑木修建環嶼徑。

▼ Follow 風火山林
Website:https://hikingwindfire.com/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hikingwindfire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hikingwindfire.hk/

查看原始文章